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和所有的人一样,叶剑英的性格也有多面性。不论是谨慎也好,果敢也好,都是其中的一个侧面。有文章说叶剑英非常善于抓住机会,收拾残局。据说他很欣赏广东潮州韩愈祠中一副对联:“凭栏望,韩夫子庙,如此江山,争让昔贤留姓氏;把酒吊,马将军墓,奈何天地,竟将残局付英雄。”
事实上,叶剑英在处理林彪事件和粉碎“四人帮”过程中的镇定、勇敢和大义,的确让人刮目相看。挽狂澜于既倒必须有超胆识,大智慧,非常人敢为。这和下围棋一样,高手比拼,在收官一役,不管你前面走得如何,此时才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命门,能有处变不惊的心态,才有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妙手。做到此,需要的是定力。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叶剑英是一个定力不凡的人。
1977年,叶剑英整整80岁了,身为耄耋之人,身为党的副主席,他依然保持着一种谦虚的清醒。1977年4月28日是他的生日,他即兴写下了一首生日诗———《八十书怀》,诗中流露的情感,令人喟叹:“八十毋劳论废兴,长征接力有来人。导师创业垂千古,侪辈跟随愧望尘。亿万愚公齐破立,五洲权霸共沉沦。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
这首诗曾在当时传诵一时,也作为他的代表作品,成为后人研究他思想的重要出处。诗中有豪情,有警示,也有希冀。对自己的评价和心态把握得也周正细微,但毕竟是应时、应景之作,真正代表他品性,可能对后人有所启迪的,却是他的另外一首诗,《题画竹》:“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晚年的叶剑英身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会委员长,是党和国家重要**之一,但是,他经常引证的古语还是“满招损,谦受益”,他用来约束自己的格言还是“力戒骄傲”4个字。他用一生在实践自己的修行,同时,也要求孩子们和他一样,谦虚为人,胸有成竹。
做人和做事,叶剑英把它辩证地统一在一起,把它作为人生一大要义,叮咛于子女。次女叶向真一直认为,父亲身上有很重的儒家思想,仁义和博爱,包容和自省,坚持而不固执,随和而不糊涂。这可能是他人生的底色,这种随和的个性,使他的活动空间宽大不拘,人脉广布。叶向真说:“他并没有说是哪个哪个一定特别特别得好。比如说蒋介石,他对蒋介石在黄埔提出的训练要求是很佩服的,蒋介石说平时要当战时看。就是说训练的时候要有敌情观念,和你在真实的战场上一样。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到了真正打仗的时候,你就不会慌张,不会乱,这是很辩证的一种训练方式。他说蒋介石提的这个很好。”
叶剑英的确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大丈夫。早在1973年,他就提出来,不能忘记在历史上跟我们合作过或帮助过我们的人,他说:“不能用则提,否则踢。”1979年3月,叶剑英在上海接见了原国民党军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将军的儿子和儿媳。1946年,叶剑英在北平军调处3人小组工作时,就住在总布胡同孙连仲的住宅里。回忆往事,叶剑英深情地对孙家后人说:“孙将军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忠厚老实人。你们见到令尊令堂,给我带个信,欢迎他们方便的时候回来看看。”
原北伐军“铁军”第四军军长张发奎将军,在北伐期间,曾经是叶剑英的“老上级”。1980年3月,张将军在香港病逝。叶剑英得知消息后,立即给张发奎将军的家属发了唁电。唁电说:“惊悉向华将军逝世,不胜哀悼。乡情旧谊,时所萦怀,特电致唁,尚希节哀。”这封唁电使海外人士甚为感动。叶剑英赠送的花圈和所发唁电,被张将军的亲属摆放在灵堂的显要位置上。
1986年10月22日,叶剑英走完了他89年的生命历程,他在最后的时候,嘱托家人,叶落归根,死后把他葬在广州红花岗,让他和广州起义时牺牲的战友们永远在一起。
放眼高歌气吐虹,也曾拔剑角群雄
“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这两句诗的作者是叶剑英,家庭的影响和学校先进的教育,使得叶剑英文武兼修,相得益彰。“放眼高歌气吐虹,也曾拔剑角群雄。我来无限兴亡感,慰祝苍生乐大同。”这首诗气宇开阔,心志高远,少年肝胆,昂扬不凡。写这首诗的时候,叶剑英18岁。
叶剑英养女戴晴在她的文章中曾提到,叶剑英比较欣赏苏曼殊和辛弃疾的词,尤为看好辛词,这大概是气息相同吧。在工作和生活中,叶剑英也常以诗明志,以诗抒怀。1970年的端午节,他遥望汨罗江,凭吊屈原,以“行廉志洁”来鞭策自己:泽畔行吟放屈原,为伊太息有婵娟。行廉志洁泥无滓,一读**经一肃然。在党内,写诗论文的人不少,但毛主席少有评论,这大概出于见仁见智之分。但毛主席对叶剑英的诗是蛮欣赏的,这也是事实。他曾说:剑英善七律,董老善五律。
1964年秋,叶剑英到大连开会,住在棒槌岛宾馆,海阔天空,鸥鸟翔集,潮起潮落之间,硬朗的海风吹来了一路灵感,他有感而发,写下一首七律,名为《怀远》:忧患元元忆逝翁,红旗缥缈没遥空。昏鸦三匝迷枯树,回雁兼程溯旧踪。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景升父子皆豚犬,旋转还凭**功。诗意兼祧前人,后袭来者,保持着叶剑英一贯的风格。叶剑英吟成这首诗后,写在一张纸条上交给董必武共赏。1965年10月16日,《光明日报》刊载了这首诗,颇引人关注。可能没有人想到,在关注者中就有毛主席。
1965年12月底,毛主席喜逢72岁寿辰,儿子毛岸青和媳妇邵华前往祝寿。言谈中,毛主席应儿子儿媳之请,特地书写了这首叶诗相赠。令人叹奇的是,毛主席是背写的,而且,有意将原诗名《怀远》改为《远望》。1976年12月28日,毛岸青、邵华将父亲录写《远望》影印件送给叶剑英,并给叶剑英写了一封信说:“父亲对伯伯是很尊敬的,对伯伯的诗也是十分喜爱的。”喜爱的原因,毛主席并未说明,
但可以感觉到的是,叶剑英是一个有文采而非文人的元帅。后来,叶剑英将此诗收入自编的诗集时,便改名为《远望》,并将其诗集命名为《远望集》,封面上用的正是毛主席的手书。
严关过尽艰难在,全心全意一为公
叶剑英和陈毅同为文武兼备的“儒将”,都擅长写诗,常常以诗会友。
1954年,叶剑英调入中央,投身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事业。陈毅也于这一年调入中央,担任**副总理。这年12月,在中共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他们相聚在一起。陈毅以鲨鱼皮包赠叶剑英,叶剑英即席戏作诗一首:
故人赠我以皮包,何以报之芒果好。
芒果迢迢在远方,何以致之将铁鸟。
1966年“**”开始后,在林彪、**一伙煽动下,全国掀起了“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浪潮。11月29日,叶剑英和陈毅出席了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召开的军队院校师生大会。叶剑英在讲话中,针对一些错误行为提出了严肃批评。他说:“把**当成敌人的堡垒来冲,把**战士当成敌人来打,还有哪一种错误比这更错误的啊!”陈毅在会上说:“不要把工作有错误、缺点的也当成黑帮,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去斗,要区别对待,不要把路线斗争扩大化、简单化。”林彪、**一伙,对叶剑英和陈毅的上述两次讲话十分恼怒,还挑动某些群众组织批判他们。对此叶剑英特意赠陈毅《虞美人》词一首:
串连炮打何时了,官罢知多少?赫赫沙场旧威风,顶住青年小将几回冲!
严关过尽艰难在,全心全意一为公,**宏图大道正朝东。
这首词是投向林彪、**一伙的匕首,是献给陈毅的友谊花环。陈毅被这首大胆针砭时弊、坦荡直抒胸怀的词章打动了,于是提笔在叶剑英词旁边批了四个大字:“绝妙好词!”
1970年,陈毅因患了肠癌住院。在陈毅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叶剑英几乎每天都来探望。1971年12月19日,叶剑英满怀深情地写下《慰陈毅同志》诗一首。诗前有“毅公卧病,诗以慰之”八字。诗曰:
君子坦荡荡,于人日浩然。赣南危不屈,福建错能悛。斯人有斯疾,闻道可闻禅。信回天有力,前路共巨艰。
1972年1月6日,陈毅逝世了。叶剑英多次去向陈毅遗体告别,每次都痛哭失声,泪如雨下。痛彻的思念,满腔的义愤中,他构思了一首五言绝句《悼陈毅同志》:
鬼蜮含沙射,元良息仔肩。
儿曹当鹤立,接力竞无前。
粉碎“四人帮”的胜利喜讯,是叶剑英对九泉之下的老战友陈毅的最好纪念。(文/肖伟俐等,来源/《帅府家风》、《教师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