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宪植(1910-1989年),湖南双峰县荷叶镇人。1937年在武汉新华日报社工作;1941年在延安学习并在**会部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全国妇联工作,曾任全国妇联第一届、第二届副秘书长,第四届全国妇联副主席,第五届**常务委员。她是曾国藩兄弟后裔中第一个中**员,她的父亲以上5代先祖都是秀才出身,可谓书香门第。
曾宪植出生在礼教森严的封建大家庭,幼承庭训,天资颖异,13岁即考入徐特立任校长、开风气之先的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在校长引领下,她不仅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能唱《薛仁贵回窑》、《击鼓骂曹》等京剧名段,还是学校篮球队的投篮高手。
1926年末,乘国民**军北伐之势,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决定在全国招收女兵。当年军官学校招收女生,在国际上也属罕见,**称之为“惊天动地”的大事。曾宪植毅然离家出走武汉报考军校,并以优异成绩成为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批女兵。
1927年2月,曾宪植来到军校。代校长邓演达首先要求女兵们收起漂亮衣裙换上简洁的军装,同时要求同学们爱国爱民,“要特别以文为本,作**的先锋”。当女兵们荷枪实弹、英姿勃发地在路上喊着“一二一,一二三四”跑步前进时,人们诧异地驻足观看,发现这些打着黑色人字型绑腿的居然是女人!于是七嘴八舌议论:“女孩子当兵,真了不起!”曾宪植说:“我们在街上跑一趟,前面后面都是男生队,等于宣传女人在哪一方面都可以和男子平等,无形中做了男女平等的有力宣传。”
在校期间,曾宪植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西征,抬担架、给伤员换药洗涮,不怕脏和累。连长称赞她说:“名门出身的小姐,能够上前线,茹苦含辛,真不愧为英雄女兵。”1927年夏天,曾宪植升任军官教导团准尉文书,参加了广州起义。
起义失败后,曾宪植和叶剑英到了香港。1937年,曾宪植和叶剑英结为夫妻。1938年曾宪植生下叶选宁,叶选宁还没满周岁,曾宪植就把他送回荷叶老家。抗战胜利后,叶选宁和他外公曾昭和到了长沙,住府后街。1950年,叶剑英从广州去北京开会,经过长沙,找到曾昭和,把叶选宁带到北京。
在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镜头里,有一张见证历史的珍贵照片:孙中山夫人宋庆龄紧随毛主席、朱德之后,沿着台阶缓步登上**城楼。搀扶着宋庆龄上**的,就是曾宪植。**,曾宪植当过全国妇联副主席等职。
“文化大**”的时候,曾宪植在河北衡水五七干校经常被拖去“陪斩”。1975年,叶选宁到衡水去看曾宪植,看到曾宪植被折磨得非常虚弱,就给毛主席主席写了封信,要求接**妈去看病。毛主席在叶选宁的信上批复:拟同意他的请求,请恩来同志予以安排。周总理看到批复,马上安排了车把曾宪植接回了北京。
“一间简朴小屋,一张小矮桌,小板凳四张,会客、居家靠它,一个蜂窝煤炉,取暖、烧饭兼用。”这是同志们对曾宪植住了几十年的妇联机关宿舍的描述。直到1989年去世前,她的房间内只有两张照片摆在明处:一张是她17岁当女兵的英姿;一张是她27岁时在香港怀抱唯一爱子的合影。(文/方小宁、刘建勇,来源/《文化交流》、《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