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传统,谱写了传奇篇章
贺龙在桑植的始祖是一位名叫贺崇先的传奇英雄。贺崇先精于兵法,而且勇武异常。明末随农民起义武装余部从湖北钟祥贺家湾来到湖南。不久,贺崇先从军,清廷授其为湘西九溪卫兵马指挥使之职,在慈利县九溪卫落户。后来,贺崇先率全族从九溪来洪家关定居下来。贺家全族男女一百多人,保持祖传分房不分家的习俗,一口大锅里吃饭。开餐或**时,以敲钟为信号,其纪律严明,如正规军队。到了贺龙曾祖那一辈,人口实在太多,这才不得已各自为炊。贺龙常说:“我们是军家,有**传统性,祖传是分房不分家的。”意思是,一口大锅里吃饭的人,不用分亲疏,要团结一致,保持和发扬祖德。贺家的祖训还有一条是“对待他人,要平等团结,和平共处”。
贺崇先的四世孙、贺龙的堂曾祖父名叫贺廷璧。
贺廷璧秉承军家传统,自幼练功,成为名震一方的武者。1854年,太平军攻入湖南。心中充满大义精神的贺廷璧第一个响应,他率领数千农民起义军攻破桑植县城,杀掉县官,开仓放粮,深得广大饥民的热烈拥护。1855年,清政府派兵镇压,贺廷璧率义军奋勇抵抗清军。两年之后,不幸被捕。清政府要将贺廷璧**,其夫人刘氏闻讯奔赴刑场。军家贺氏有铁血风尚———“不能让英雄的头颅落在地上!”那天,那个鲜血弥漫的上午,刘氏庄严地跪在贺廷璧面前,双手掀起上衣前襟。刽子手残忍地砍下贺廷璧的头颅,刘氏轻轻托住,然后坚强地站起来,将英雄丈夫的头颅捧回洪家关,蘸着血泪将仇恨刻进家族的记忆。“贺廷璧造反,刘氏兜头”的悲壮故事在桑植家喻户晓。有人把这个故事编成戏剧《刘氏兜头》在各地演出,歌颂这一对英雄的夫妻。这个故事在贺氏家族代代传颂,给贺氏后人留下了深远影响,自然也渗入了贺龙的血液里。
贺龙的曾祖父贺廷宰是一位秀才,在家乡教书,同时操练武功。玉泉河,水流湍急,乡民出入多有危险。素来急公好义的贺廷宰决定要修一座便民桥。为此,耗去很多财产,但屡修屡塌,直到他逝世时,大桥仍未修成。
贺龙的祖父贺良仕是个武举人,有一身骑马射箭的硬功夫,为骑射民族出身的清廷看好。但贺良仕没有依附朝廷,更没有成为统治者的鹰犬。相反,他本着“平等团结,和平共处”的祖训,继承父志,不断变卖家产继续修建洪家关大桥,以致家产耗尽,大桥才得以完工,取名风雨桥。
到了贺龙的父亲贺仕道出生的时候,贺家的财产只剩下了3亩薄田一头耕牛,生活已是十分贫困。贺龙出生时,贺家因为风雨桥已变得一贫如洗。贺龙的父亲贺仕道务农兼做裁缝,为人直爽,继承家传武艺,爱打抱不平,敢与土豪劣绅对抗,人称“贺拳师”。
贺龙排行第四,他有3个姐姐、两个妹妹、1个弟弟。他一家三代11口人,靠3亩薄田和父亲的手艺维持生活。
贺龙小的时候,父亲经常给他讲贺廷璧反抗官府拯救穷人的故事,教育他要不畏强暴,坚持正义。在苦难中长大的贺龙,逐渐领悟“扶贫济困造福百姓”的家族精神,越来越憎恨吃不饱穿不暖的奴隶生活。
1916年3月16日深夜,年仅20岁的贺龙在辛亥二次**的召唤下,带领贺勋臣、王占彪等21名青年,以菜刀为武器,刀劈了芭茅溪镇的反动盐局。不久,他被义士们推举为桑植讨袁军总指挥。
从贺崇先到贺龙,已历八代。但尚武家风丝毫未减。贺龙年少时练功的大刀,长近3米,重达60公斤,一般人拿不动,更舞不起来。
追随贺龙,为**舍生忘死
南昌起义失败后,贺龙奉中共中央命令组建了中共湘西北特委。1928年2月29日,贺龙回到洪家关扩充武装,壮大**力量。凭着“两把菜刀”的英雄名望,当地青壮年纷纷聚到他的旗下。当时流传着一首歌谣:“扩红一百,只要一歇;扩红一千,只要一天;扩红一万,只要一转”,可见其感召力之强。在老家,贺龙不到三个月便聚集了3000多英雄儿女,在那座先人修成的风雨桥头,他宣布起义。这就是中国**史上有名的桑植起义,党所领导的“贺家军”成为红二方面军最基本的队伍。
在土地**时期,桑植这个8万人口的山野小县,先后有3万多人参加了红军,其中一万人战死沙场,三千人跟随贺龙元帅转战南北。全县八分之三的参军比例,八分之一的战死比例,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
这激怒了国民党反动派。
洪家关,因为**,在历史上曾三次遭受血洗。第一次是1919年,贺龙带讨袁护**驻防桑植,因开展破除迷信、保境安民活动,触怒了当地反动势力,他们对洪家关进行疯狂报复。贺龙的堂侄贺连元家先遭劫难,匪徒抓住贺连元的妻子郭三妹,先
向她头部猛砍一刀,然后割掉右耳,接着又朝她身上乱砍21刀,扔进河中。两个儿子和大女儿全部被砍死,出生6个月的小女儿被活活摔死。屠杀进行了一夜,贺姓族人遇难30多人,受害48家。在贺龙率部参加南昌起义之后,洪家关又两次遭受敌人大规模血洗,一次发生在1928年土地**时期,敌人对洪家关进行了疯狂的烧杀屠戮。最后一次发生在红军长征开始后,在“诛灭贺龙九族,鸡犬不留”的叫嚣声中,“铲共”队和“清乡”队所到之处,十室九空。
据不完全统计,红军长征走后,洪家关外逃他乡的就多达36户,贺氏族人被杀害的多达89人。然而,敌人的屠杀不能摧垮贺龙故乡人的**意志,在桑植、在洪家关,“跟着贺龙闹**”,是一句湘西人引以为豪的喊了数十年的口号。“要吃辣子不怕辣,要干**不怕杀,跟着贺老总闹**,脑壳砍下来碗大个疤!”贺龙,是湘西乡亲们的光荣。
贺仕道,贺龙的父亲,1920年在桑植为贺龙运枪,被敌人刀劈而死;贺文掌,贺龙的弟弟,1920在桑植被敌人抓去活活蒸死,年仅15岁;
贺英,贺龙的大姐,1933年牺牲在长湾;
贺戊妹,贺龙的二姐,1933年牺牲在长湾;
贺满姑,贺龙的大妹,是游击队长,1928年被捕,桑植县城校场被剥衣解肢,一刀一刀割死;
贺文新,贺龙的堂弟,护旗兵班长,1928年为了向贺龙送紧急情报活活累死途中;
……
洪家关,仅贺氏一族就有100多名烈士,留下了80多个寡妇。据相关资料记载,贺龙的近支宗亲几乎全部被敌人杀掉,年纪最大的80岁;最小的贺学如,出生仅仅50天,就被活活摔死。
中共湘鄂西特委代理书记兼湘鄂西苏维埃联县政府主席周逸群曾对贺龙说:“你们贺家是英雄家族,将来**胜利了,要好好研究。”(来源/《沈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