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书签

设置

手机阅读

扫二维码

传奇阅读客户端

下载手机版

点击这个书签后,可以收藏每个章节的书签,
“阅读进度”可以在个人中心书架里查看。

第三世界大战3

小说:钢枪在手 作者:胡志金字数:3333更新时间:2015-12-10 20:23:56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铜罐铎兵工厂迁址重庆,大驳船载着兵工厂的机器设备顺江而下,选址重庆杨家坪鹅公岩,大部分车间在抗战时期的岩洞里(至今依然可见)。据这个厂的老工人回忆,那时候的杨家坪基本上还是旧中国的农村面貌,到处见得到一汪汪的水田和穿长衫的与留长辫的前清举人。然而,中国枪炮厂的前进步伐是任何人也阻挡不了。靶场设在一个叫天鹅宝蛋的山崖下,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天鹅宝蛋还见得到山间小**上挑粪行走的农人。春天里,翩飞的蝴蝶在山野间飞飞停停。靶场红砖围墙外处是一小块一小块的庄稼地,蛙鸣声昼夜鸣叫,颇一番田园风光。即使是在靶场内,也有该厂的工人开辟的小水田。靶场里绿树与葛藤布满了山崖,红砖围墙内小蛇穿梭,弹壳堆积如山。靶场里从来没有停止过猛烈的射击。军工企业的靶场成了杨家坪的一景,只要红砖围墙外的警戒灯一亮,不到五秒钟你就会听到震耳欲聋的重型武器的轰击声。

  官清走在去兵工厂上班的**上时,妈妈娘不再糊涂了,四周是雄壮的《歌星祖国》的歌声,到处是我们一定要**的战斗口号。从华蓥山深山靶场昼夜兼程赶回的一辆重武器牵引车,缓缓开进兵工厂厂大门,持枪的警卫肃立起敬,他们在秋天清晨的光线里一再被军绿映出枪刺的俊俏面影,给行进中的官清莫大的支持和鼓舞。官清加快了脚步,向车间走去。

  官清要把一早的热血献给祖国,献给兵工厂和他的家人和孩子。在官清看来,新旧社会两重天,这种认识是对的;现在的官清不愁不愁穿,只为兵工厂搬好靠模铣,将一件件轻机枪机匣铣得铮明瓦亮。1942年的蒋介石于百忙中身披大麾,将官清铣削好的一件轻机枪机匣拿在手上,端详了很久,默默点头离去,不置可否。

  

  “站住,请出示你的证件!”

警戒兵工厂的是一支由本厂小学落榜生组织起来的子弟兵,他们穿着深蓝色警裤戴军绿色解放帽,领章是帽徽和两支步枪架着的齿轮,青年战士们持本厂生产的半自动步枪,连长就是著名的红鼻子连长。

  每天清晨,东方的启明星还放着长长的光亮,红鼻子连长就巡哨出发了,他身后带着两个肩背半自动步枪的战士,他的一只大手总是按在手枪套上,准备随时抽枪击发。金黄色的手枪套,给人以威武不屈的感觉,手枪的枪把上系着小小的红绸。红绸总是在清亮亮的晨风里微微飘动,无与伦比的美好。红鼻子连长每次把枪**枪套时,故意在枪把的底端亮出美丽的红绸,取出手枪时又将手枪擦得黑亮。这时,走在厂区大道上的红鼻子连长有意将红绸只露出小小的一绺,这样的感觉是无与伦比的,也是任何人没有的。

  看到红鼻子连长朝他迎面走来,官清联想到了昨天夜里发现的天上的一个小红点,那是浊U——2型高空侦察机,官清说不准。现在又联想到中央**广播电台今天清晨播送的新闻,更重要的是张麻子说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一定要爆发的表情,官清心情顿时沉重起来。

  官清不认识红鼻子连长,但很面熟,感觉很亲切。官清一经看到红鼻子连长,心里就踏实了许多,他相信自己不会是孤军作战,在他的前面和后面都有我们的大部队。官清越往向前走,心里越有了想跟连长握手的想法。官清这辈子从来没有跟任何人握过手,官清自抗战时期从铜罐铎轻枪部随厂来到杨家坪这个地方后,近二十年过去了,他看见过很多人握手,但没有一个人与他握过手。现在,当官清大踏步快走到红鼻子连的面前时,马上发现了对方眼里的敌意。官清就要走进工厂其中的一个厂门了,厂门两边站着两个持枪的年轻士兵,同样用敌意的目光盯着他。官清心里升起莫名其妙的一种不安和疑惑虑,好像蒋介石声称的所谓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打响,三发红色信号弹正在升空。

  “请出示证件!”口令声再次响起。

  红鼻子连长早已拍马赶到,双手剪在身后,两腿呈八字站开,目光炯炯。

  他的左右两侧站着一个面目英俊的青年士兵,而哨位上那个战士表情更加严峻,持枪立正,目光直视官清。

  官清掏出了证件。证件在兵工厂叫通行证,内外有别。官清摊开通行证,晃了一下,正欲收回放进荷包里,被红鼻子连长喝住了。

  “请等一下!”

  红鼻子连长走过来将通行证拿到手上,仔细辨认了一阵通行证上的照片,还有那颗红五星,抬起头来凝眸面前的这个中年工人,还给了他。官清离开了岗哨,走在清新整洁的厂区大道上,他一**琢磨着。看来,第三次世界大战可能已经打起来了,官清几乎每天都听到这样的消息,说在**的蒋介石天天都在盼第三次世界大战早点打起来,美国人好帮助他**。这个问题,官清很早就跟楼上张麻子讨论过,双方各执一词。

  1942年春天,从乡村出来修铁**的官清进了21兵工厂,这时正是抗日战争到了紧要关头的时候,设在三个长约三公里涵洞里的轻枪部,实际是制造捷克式轻机枪的兵工厂。官清操作的是一台铣床,专门铣削各种轻机枪机匣的机器。成百上千的机匣经淬火、发蓝再淬火组装然后交月亮洞里的总装部,总装部再将各车间交上来的零部件组装成一支成型的轻机枪,经反复浸油、拆装、最后在靶场试射、封箱用大驳船运走。滚滚长江之上是刀劈斧斫的万丈悬崖,没有人知道这里在制造轻机枪。抗战胜利后,铜罐铎兵工厂迁到重庆杨家坪这个原本一片片水田的所在。兵工厂全设在防空洞里,官清仍然操作那台靠模铣床,铣削的还是机匣,不过有了从原苏联引进的半自动步枪。官清每天6点起床,6点半朝工厂走去,他的身姿镌刻在了行进的**上。主厂房是50年代苏联专家设计的。主厂房密密麻麻布满了机床。****的各种轻重武器的零部件都在这里进行切削加工,由生冷若冰霜的钢铁变成一支支打得响的战斗武器。

  上班后的官清,官清为高速铣加足了机油,然后一手捏着一小团棉纱,一手摁动了机床开关,马达开始轰鸣起来,气动夹具吃的一声夹住了工件,两把赶铣刀成功地切入。官清的愉悦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他把人世间的一切烦恼都置之度外了,完全没有了与人的纷争,完全没有了跟任何人的不愉快。官清是一个不善于跟人交流的人,他几乎没有上级,更没有下级,没有什么朋友,也没有其他来往。只有这个时候的官清,才真正感觉到自己是兵工厂的主人。官清身心欢畅。

  现在,兵工厂的机器嘎嘎地欢叫着,如同在扭断一个恶人的翅膀,又像是在为奔向美好生活的前奏,铿锵而激越。

  官清在加工完第一件生活之后,熟练地操起身边的另一件生活,一排排的生活整齐排列着,这是官清在旧兵工厂养成的习惯。**白色的涤水油从一根铜管顺流而下朝两把赶铣刀倾泻,加以冷却。每天8个小时的工作就这样拉开了序幕。渐渐地,站的时间久了,官清已经成了条件反射,脑子里就有了其他的想法,他想:收音机里天天都在广播蒋介石要**,这是怎么回事?万一蒋介石真的打回来怎么办?

  这时候,主厂房里渐渐地有了机器轰鸣,官清抬眼看看,他的四周已经有人开动了机器。大功率的电灯泡数百盏,一条一条地闪着人的影。机器呈各种形状,厚达数十公分的钳桌坐满了打毛刺和对样板的女工,官清身后便是的堆积如山的弹匣半成品,生产工人端上钳桌给检验员检验的弹匣数以千万计。

据**透露:我们的老大哥就是如此将各种武器送上战场的。地域辽阔的俄罗斯曾经是无数中国人的榜样,那时候的苏联歌曲至今还有中国人缘,颇有苏联情结的同志大有人在。官清一字不识,他将轻机枪机匣铣削的光彩照人,回到家里还会将叶子烟裹得像12•7毫米子弹。地大物博的中国在如此工作条件下,把一件件军工武器加工得无懈可击,精益求精,出落得如同出嫁的姑娘,是苏联女工包括苏联专家始料不及的。中**工企业既有苏联的影子,更延续了中**工企业的民族精神,那就是张之洞、李鸿章。

  官清在1942年10月的铜罐铎兵工厂见到过蒋介石。

  这个军工企业制造的79式步枪、24年式重机枪在抗日战场发挥了精度高射程远的特点,极大地弑伤了日军。蒋介石身披黑色大麾,从官清操作的机床边走过,面无表情,蒋的前后左右簇拥着大小小的官员不下一百人,个个满脸弑气。蒋介石嘱枪托改短二寸;刺刀加长二寸……

  这些表述应该说是对的。冲杀在正面战场的**,已经反馈到兵工厂的信息是:我们的武器在射击精度上远远逊于日军;战场上双方都杀红了眼,蒋介石作为**最高统帅和盟军重庆大本营前线总指挥,对我军在前线浴血奋战是深有所感的。

  胡志金说:

        

2
  • 88传奇币

  • 588传奇币

  • 1888传奇币

  • 5888传奇币

  • 8888传奇币

  • 18888传奇币

立即打赏

当前剩余0传奇币 充值

  • 1

  • 2

  • 3

  • 4

  • 5

  • 全部

今日剩余可投推荐票0

立即投票

忘记密码?注册新帐号

使用合作网站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