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为什么,十岁的玥儿总是会看到一个影子。
那是一个赤红色的,模糊的影子,像是一团光火,又像是一片血雾。一开始她害怕极了,即便义父是当世最负盛名的方士,且为她想了很多法子,可玥儿还是会看到那个血一样的影子。
最终,义父也是无可奈何,只说这是她的命。
时间久了,玥儿知道它的无害,便不再害怕了,她甚至尝试着在四下无人的时候,同那影子说话。
“影兄。”她总是这样调皮地呼唤,“皇帝陛下东巡已至琅琊,义父说要上书给陛下,以求出海寻访不老仙药。”
影子从不会有回应。
玥儿喋喋不休:“明日皇帝陛下巡游,我们也去看看吧,用我新学会的隐身法,就能近近地看了!”
玥儿年纪虽小,却跟着义父走南闯北去了许多地方,亦读了不少经卷,早已对功如丘山,神武盖世的始皇帝怀有无限的崇敬。
次日,她趁着父兄出门,家中仆役们不备,使了个障眼法,悄悄溜了出去,一路行至驰道。
夹道观望者无数,山呼声震耳,近处早已没了立身之地,玥儿捏了个隐身诀,小心翼翼地穿过人群的缝隙,企图再靠近,再靠近一些。
正当她琢磨着该往何处下脚时,车马声近在耳畔,震得地面尘土飞扬,两侧的百姓不由挨得更近更紧,挤得玥儿脚下一滑,隐身诀捏不稳,半吊子的巫术也失了效,小小的身子就此现形。
“呀……”玥儿摇摇晃晃,被挤出人群,一头滚跌至道上。那些跪拜于两侧的黔首百姓也忍不住为这个不知哪来的毛丫头发出惊呼。
四周护卫闪亮的刀锋瞬间出鞘,玥儿吓坏了,除了哭,什么都不知道了。
“退下!”这时,一个清亮的声音骤然响起。
那声音并不高,却使得周围瞬间安静下去,连方才拔剑出鞘的卫士们,也退立一侧,垂手而立。
“你没事吧?让你受惊了。”那个声音很温和,温和得让玥儿忘记了疼痛和恐惧,只想看一眼那声音的主人。
声音的主人翻身下马,蹲下身,将她轻轻扶起。她看清了他的面孔,年轻的,清俊的,一尘不染的。
十岁的她还不知道该怎样形容这样一张脸,但她却隐隐感到,这个人连同他温和的笑容,会是她一生挥之不去的梦影。而她透过那笑容,恍若看到一片云深雾缈的江天。
“别怕。”他笑着站起身,转而向侍立的护卫道,“送这个孩子回家。”
那护卫领了命,将她带离官道,她听得那护卫小声道:“你这女娃娃真是命大,亏得遇见的是公子扶苏。”
公子扶苏。这个名字像是一颗种子,悄悄地在她心底埋下,等她再度察觉时,已盘踞成蔚然如网的薜荔云萝。
义父的上书令始皇帝龙颜大悦,皇帝遣其携数千童男女出海寻仙访药。那一天琅琊驰道上的惊魂也随着筹备出海的忙碌,被渐渐淡忘了。只不过,玥儿下定决心,下次一定央求义父带她去咸阳看一看,看看那座冷肃而庄严的都城,兴许还可以见到那位温柔又静雅的皇长子。
“影兄,你去过咸阳吗?义父说我故乡在函谷关西,那里离咸阳已经不远了。”
“影兄,义父说皇帝陛下住的咸阳宫可大啦,公子扶苏是不是也住在那里?”
“影兄,皇帝陛下可威风了。可是,公子扶苏为什么看起来就很亲切?”
影子近在眼前,却永远缄默。但在义父和兄长们忙于寻仙访药之事时,能够聆听与陪伴她的,也只有这个影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