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外、蹩、沉、西、坐、背、乌龙、绞水。
儿时玩唱。
打板毽的唱名谣。
毽子,中国最经典的民间儿童玩具之一,北京称为“翔翎”,武汉俗呼“毽哆”,哆,duo1,借字,一作毽垛。
踢毽子是老少咸宜的体育运动,也是一种古老的游戏。据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证明,踢毽子起源于汉代,六朝唐宋渐成风气,至清末尤为盛行,是时人们将其与“书画、下棋、放风筝、养花鸟、唱二黄”等雅事相提并论。
毽子在湖北、武汉地区也很流行,李惠芳《中国民俗大系·湖北民俗》第376页上有专门介绍“踢毽子”的条文。
毽子由上下两部分组成,过去很多孩子都做过。制作过程并不复杂,先用一块布片裹住一枚铜钱(俗呼纫钱),然后将布头从铜钱中间的孔中翻上来,再拿鸡毛竖插在钱孔中,并用线把外面的裹布扎紧扎好,一个毽哆就做好了。后来铜钱不大好找了,就用一种有孔的小铁垫圈替代,这种小铁垫圈武汉伢称之为“挖矢”,“挖矢”是英文“Washer(垫圈)”的音译。
宋朝高承在《事物纪原》中介绍云:“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此处讲的毽子做法,和当年武汉小伢们做的毽子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
毽子就因材质不同而分若干种,有鸡毛毽子、纸毽子、绒毽子、布毽子、草毽子等,甚至还有将汽水瓶盖子串在一起,将蒜苔(武**叫蒜苗)须须扎在一起当毽子打的。
千百年来,在我国民间毽子的踢法多若繁星。宋代文献记载有“里外廉、拖抢、耸膝、突肚、佛顶珠”等各色打法和名称。清代阮葵生《茶余客话》“踢毽”条说:“其中套数家门,凡百十种”。这些有的被人传承下来了,有的则被人遗忘,有的古今差异很大,有的只知其名而不知其动作要领。
武汉民间毽子的玩法主要有三种,一曰“板毽”,用板子击打毽子;一曰“踢毽”,一曰“花毽”。
“桥、外、蹩、沉、西、坐、背”等,则是武汉儿童板击毽子的一**作和称呼,属于唱名谣,或自唱自打,或自打他唱。
桥:抬起右腿,从大腿向内击打。桥,疑为“翔”的变读。
外:抬起左腿,从大腿向外击打,动作有点像侯宝林相声中讲的“张飞騗马”。
蹩:**e1,抬起右腿,从小腿处向外击打。
沉:往下蹲,从臀部往上打。疑为“蹲”的变读。
西:蹲式,从左腿往上打。
坐:蹲式,双腿并拢,从腿下往上打。
背:站立,从背部往左上打,雅称“苏秦背剑”。
乌龙:动作同“背”,另左手向后挥去,毽子从中穿出。
绞水:动作同“乌龙”,但左手向前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