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摸官,二摸财,三摸四摸打起来。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子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去泡茶叶。茶也香,酒也香,十个鸡蛋甩过江。江那边,放大炮,江这边,放小炮。姑娘姑娘你莫哭,还有三天到你的屋,姑娘姑娘你莫笑,还有三天到你的庙。庙上有对大白鹅,一飞飞到杨家河。杨家河有个恶鸡婆,恶鸡婆的姑娘多,吃我的碗,跶我的锅,还要摸我的后脑壳。
先祖母谢秀英老人传唱。
“张打铁”是中国最经典的传统童谣之一,又名“打铁歌”、“击掌歌”等。张为纲《“张打铁”的研究》:“张打铁”,这是我国南方很流行的一首儿歌,属于手的游戏歌谣(详见1937年4月3日《歌谣》第三卷第1期第15版)。
两孩相对而坐,边唱边击掌。击掌之前,先互相摸手掌,唤作“一摸官,二摸财”,接着就是“三摸四摸打起来”。
开头一作“一摸光,二摸财”、“一摸金,二摸银,三摸四摸打手心”。
《张打铁》最早见于明代李介立的《天香阁随笔》:“天启时,南直有童谣曰:‘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还要家去学打铁。’皆连臂而歌,手作打铁势”([明]李介立编撰《天香阁随笔》,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出版,1983年版)。“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的年号(公元1621-1627年),也就是说,此谣最早的版本距今快四百年了。
清人徐珂在《清稗类钞》中也提到这首童谣,并介绍有人讲过此谣具有谶纬性。“湘有童谣,传自明季,其辞曰:‘张打铁,李打铁,打把翦刀送姊姊。姊姊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去学打铁。打铁一,苏州羊毛好做笔。打铁两,两个娃娃拍巴掌。打铁三,三两银子换布衫。打铁四,四口花针好挑刺。打铁五,五个棕子过端午。打铁六,六月不见早禾熟。打铁七,七个果子甜蜜蜜。打铁八,八个娃娃砌宝塔。打铁九,后花园里好饮酒。打铁十,十个癞子戴斗笠。打铁十一年,拾个破铜钱。娘要打酒吃,仔要还船钱’。仔,小儿也。或曰,张、李者,即献忠、自成之谶。其打铁一以下,均暗兆顺治以后年号,然乎?”。([清]徐珂编撰《清稗类钞 · 迷信五 · 湘中童谣》,中华书局,2003年8月)
此谣有多种版本,这是武汉传唱最广的一种。
歇:歇宿,歇夜。
恶鸡婆:母鸡在育雏时,显得十分恶躁,因而坊间把那些凶悍、霸道、喜欢与人争吵的女人比喻为恶鸡婆。
吃我的碗:用碗吃饭,即吃我的饭。
跶:da2,摔物,借字。
后脑壳:壳,ko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