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草发青,我跟姐姐放风灯。大鹞子,小八卦,摇头摆尾云里爬。东一扯,西一拉,飞到天上走人家。月亮屋里一杯酒,太阳屋里一碗茶。上不怕,下不怕,就怕风雨来打架。打湿了我的衣,吹破了我的褂。快点扯,快点拉,快收索线快回家。
先祖母谢秀英老人传唱。
风灯:旧时武汉把风筝称为“风灯”。风筝是一种古老的玩具,源起于我国春秋时期。清人高鼎写过一首名为《村居》的诗,里面讲的就是放风筝“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古时,南方地区把风筝叫做“纸鹞”,北方地区把风筝叫做“纸鸢”,“鹞”和“鸢”都是鹰类猛禽。在武汉,“鹞子”也曾是风筝的代名词,放风筝,旧时也叫“放鹞子”。
民俗传云,放风筝可以放走一年的晦气,清明是放飞风筝的集中时节,也是最佳时节。
草发青:发青,泛青。春天到了,荒草长出了新芽。
大鹞子:鹞子是鹰科鹰属的小型猛禽,翅阔而圆,尾较长,这里指鹞子造型的风筝。
小八卦:指八卦图形的风筝。
扯、拉:放风筝时,需要不停地扯拉,使风筝与空气产生相对运动,从而获得平衡和上升的动力。
风雨打架:指狂风暴雨。
索线:放风筝用的线;索,略粗一点的线。
本谣描写生动,尤其是“飞到天上走人家”,在太阳月亮家里饮酒喝茶,极富美好的想象力和韵味,也很有生活气息,堪称童谣中的唐诗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