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下来看歌剧《波希米亚人》——这是意大利**歌剧院演出的《波希米亚人》……说实话,起先我对歌剧是抱有成见的,我很怀疑我是否能把一台我基本上听不懂的戏剧从头一直看到尾,即使是鲁契亚诺·帕瓦罗蒂的名声也没有抵消掉我对歌剧的厌烦情绪,再说普契尼的声名与罗西尼、威尔第相比又稍逊一筹了。
然而当第一幕落下我准备起身走掉的时候(这是原定的),我听到下一幕的剧情简介……我不否认,是其中提到有一位美艳的妇女将出场又把我羁留下来,有心一睹为快。
如果说第一幕给人的印象(由于鲁道夫和**的咏叹调广为人知,它的情景早已先入为主了),是几个所谓清寒而高尚的艺术家的生涯,以及剧作者对这种生活的褒奖之情,不那么令人欣赏,那么第二幕一位艳妇的表演和唱词,就让人看到真正的人及其情感了,而且这一切是以快乐、热闹的集市歌咏和舞蹈为背景,不仅让人领略到了艺术的撼人肺腑的本质力量,而且完全收到了文化艺术的抒情和娱乐的社会效果。我认为这一幕是最绚丽多彩的,那灵妙的和声、那辉煌的歌声、那欢快的情绪,仿佛至今都在我的内心盘桓着……
第三幕讲到诗人的嫉妒和画家的专制主义……它们之所以吸引人,因为这些都是人性的现象——引起共鸣的所在,也许还因为这种东西在中国这几十年来的文艺作品中太少见了缘故吧,因此不禁让人格外夸耀它们。虽然总而言之,这些剧中的年轻的艺术家的爱情显得非常天真可笑。
本剧剧情紧凑而凝练,几乎眨眼间——可见其效果之好——已经差不多演出了两个小时,听说悲剧的高潮,也就是歌剧的最后一幕就要来时,就更使人不能中途离座了。
我不无理由地认为,人们跑来看歌剧大多数是为了歌唱家,为聆听他们的声音的艺术而来,因为在这门音乐与文学相结合的交叉艺术里,人们对音乐的兴趣无疑更大于对文学的兴趣……毫无疑问,人们可以从很多地方看到文学,比如话剧、电影、剧本、小说等,而且它们要比从歌剧里看到的文学来得更全面更深刻更完整更易懂,总之一句话,对于文学内容而言来得更高级,而就声乐而言,歌剧是它的集大成者和最高代表了。然而看完这出歌剧,歌剧却在我心中收到了它的戏剧的效果,也就是说,对于我当这出歌剧的最后一幕落下时,歌剧为它自己赢得了戏剧的名副其实的声誉。这部成功的歌剧使我不再怀疑,作为戏剧,它的作用会逊色于它的西方祖国的另一姊妹——话剧!
歌剧——也是一门完美的、真正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