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必须继续疏远她,仅仅为我的精神享乐而又蔑视行动的行为做注脚也必须这么做。她其实很伤心很痛苦但她很会装腔作势……也许对于她——尤其是从她心理的角度,对于我们的爱情根本就没有发生过什么事,然而我发觉我要是趁此机会远走高飞,这种误会的结果会使她发疯的,那天我只是出去迟一点儿归来她就已经急死人怨死人了。但我想要是能够远走高飞我会走的,而且说不定早就走了。那天我确实就为她出走过一次,但因为无处可去我只是到市中心漫游一圈。
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给我的一条信息,我想坐下来读俄罗斯著名作家屠格涅夫散文集《猎人笔记》,但读不下去。我躺到床上想去体验体验这场恋爱,但又躺不下去,因为她向我进攻,逼迫我做出让步……我又从家里跑出来。
我不否认我勾引过她——尽管这只是通过直觉,还有眉目传情,假如我不曾费尽心机笼络住她的感情,即使她真的爱上我,孤掌难鸣,也决不会长久、深入……可是我只能到此为止了,而且我并不想对精神恋爱负责,我觉得我完全是自由人,因此现在这份爱情几乎是她强加给我的,我只是一个承受者。当然有时我也乐于给予,因为她爱我,就必定会自觉不自觉地来强求我的爱情……但我的条件是苛刻的,而且正亏得我的条件是苛刻的,我才能得到这么纯乎又纯的爱情,令我如此爱不释手。我感到一切都应该是无限的,人生和爱情也是无限的,人在这种永无止境的追求当中真是不知餍足、其乐无穷的,似乎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永远走在生活和历史的最前沿:《为了什么我这么严厉地拷打爱情》
为了什么
我这么严厉地拷打
为了真,为了纯
我这么严厉地
拷打,为了
心灵不被
虚伪欺诳
为了情愫
不被邪念
侮辱,我这么
严厉地拷打
为了那当
我们的心弦相扣时
就会发出
震人心魄的
铮铮颤音
我这么严厉地拷打
有人说:知识
是沙漠下的泉水
掘得越深越清澈
我发现,情人的心
也是一样
开采得越深越晶莹
我真是一个“最正统的人和最崇高的人”吗?……“最正统的和最崇高的”,这是我在饭桌上评价托尔斯泰的创作时所说,于是她就套过去评价我……正如她所不那么完全相信的那样,我想她有顾虑是对的:她是一个女人,而且很有钱,而我是一个拮据的男子,几年来她对我真是极尽引诱之能事,只差没张开胳膊吊在我脖子上了,而我表现得既热衷于又蔑视一切,因此我究竟属于哪一类人她一直揣测不透……是啊,我是一个所谓“正统的人和崇高的人”吗?当我在吉祥山、洋头口一带转悠的时候,这个疑问也浮现到我的脑际上来。我显然对道德的评价很反感。但我看到的确实不是一个贪财好色的狂徒,我看到的是一个内心矛盾的人,一个正在行进的囊空如洗的人,一个一定要享有他所遇到的一切的人,一个勇于把落在后头的一切坚决甩弃的人……对于这个不幸的人的最好安慰就是他的生命的最终归宿和他看得见的对周围世界的影响了。他身上不是全善,也绝不是全恶,而是善恶共同体。像这个世界上无数听从教诲的人他总是想让善良多一点,但是有时善多一点,有时恶多一点,其实他自己也无从把握。因为他的心灵和意志只能服从于变幻莫测的生存和人生前进的需要。因为他是一个正常的人……他就是痛苦,就是坚强,就是真,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邪恶的,他看上去太严峻了……有一种贼是人人喊打的,而有一种贼是人们奉若神明的,人只有到了一定的感悟程度,在把一切识破的同时才能识破他们。
为了疏远她我又离家出去漫游。究竟去什么地方呢?这个问题一路上曾使我疑虑重重……就到瀛台码头一带兜风吧!她在使我过一种节奏轻缓的生活,宁愿不回去绞尽脑汁吟诗了。
我有心也有功夫来考察一下名闻遐迩的江滨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全貌了,它在瀛台路与江滨路之间占据了好几条连绵很长的内巷。在长长的瓦棚下的确有很多摊点,不仅卖名贵的干货和生鲜食材,还卖百货和日用品等,而且临巷的住户有许多也开门设店或客货栈来凑热闹(当然也有许多住户是把房屋租给别人经营)……全城的人都知道,这一带的住户因为家门开向一个货物的海洋和一般看不见的资金的海洋,还有携带它们的人的海洋而各个都成了财主。在这里我在许多摊位前都碰壁,因为他们搞批发不零售。然后我去坐在江滨路边的一个亭子里。我发现太阳已经偏西了,阳光正向着我极其缓慢地推移过来,我想这就是我的生活的节奏了!我慵懒地品味着自己的生活自然触及到人类的生命,我认为我根本用不着由着一种支配许多人的喧嚣,像他们那样去奔波、忙碌……很多人到头来仍然两手空空,就像后面市场里的那位老摊主。我只要做到衣食无忧就足够了。至于我的精神的发展,我也只准备让它尽其所能。
在母亲联络下,一位F城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科的老教师给我写了一封信,照母亲的诉苦,也就是我的生活道路问题开导我。这是我给他的回信:
(省略)读了您的来信我的印象是:您确是一位长者,我相信我的印象是正确的。相反,从您的信中看,您对我的印象却不那么正确。固然,旁人把我的为人处境一鳞半爪的介绍给您,您的认识不会是全面的,这对您是不能见怪的。
您出于友情,出于对慈母之心的至深感动,出于慈祥长者对后生的提携之意,在春寒夜深、手足如水时为我写了四个版面,我肃然起敬。您在信中主要跟我谈了工作、生活、读书与创作几个对于一个人、一个文学爱好者至关重要的问题,我虚心拜读了。但无疑正因为您对我知之甚少,所以我对自己面临的这几个问题的看法与您不尽相同。因此,我想请求先生允许我援引先生信中的话语来谈谈我自己的看法。说实话,我从不认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正是出于这种信念,所以我倍受矛盾的折磨、历经挫折而不曾去自杀……我知道自己的心里受的痛苦是巨大的,但我看到自己的形象是坚强的,就是心里苦到尽头这个人也决不会倒下去,他的理智是还要搏斗——只要尚存一口气!我相信他只是还没有摸索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如果摸到了他是可以大干一场的。因此我对先生那样对我说话深感难受和屈辱。
关于工作,您谈了自身的经历和感受,说:“我小时候也爱文学,爱诗,在解放初,在校刊上也发表过一些,但我毕竟成不了诗人……当年时代、环境是个原因,更主要的是我自己不合适当诗人或剧作家。”我所以要着重强调“更主要的……”因为这里涉及到一个人及其天赋、性格与职业的关系的哲学问题。您老了,当过14年编剧,走过来了,终于在文学高教界找到了归宿,而我才刚刚起步,而且无所适从,只是因为我还没有找到自己的被称为“终身职业”的那个归宿罢了。您能理解我的这种处境吗?――我不能就范社会为我提供的现成的职业,因为我无所适从啊!
关于生活,您说:“近年崛起的,本省有某某,同气相投、同声相求的,有北京的某某等,他们也绝非关在家里,而是经历了无数生活的锤炼(上山下乡),读了许许多多的书,才能写出一些较好的诗!”“鲁、郭、茅、巴、老、曹肚子里有多少学问?……即使是普希金,或者是拜伦、雪莱,也是从生活、搏斗中产生的呀!你缺乏大风大浪中的生活,也缺乏社会生活的实践、感受。本省的某某上山下乡在山区上住了多年,你呢?难道关在家里能写出许多诗?普希金的生活从宫廷到十二月党人,杜甫、李白都经历过哪些生活,你知道吗?”您在这些地方似乎照顾到我,或对当代文学、或对现代文学、或对外国文学、或对古典文学可能有的任何一种偏爱……这且不说,这谈的无非是一个人不要回避和架空自己面临的人生课题和社会,而应该积极投身进去,发挥自己独特的才能、经验和见解,作为一个文学工作者来说,这样才能有所作为。但能说我面临的就不是一个人面临的真正的生活吗?失去工作,我在受穷,而我也在寻找出路。我就是一个失业的不成名的穷诗人,我的努力就是这种人的努力。您说:“一个人总要吃饭,马克思为吃饭还请恩格斯帮忙。不吃饭能思考、写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