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们的纸张困难,各出版社分到的纸张有限。解决这个困难,一方面要努力开源,增加纸张生产;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节流,精打细算,让有限的纸张作出最大的贡献,尽可能地多出一点书。前者,出版部门是无能为力的,但后者,却大有用武之地。譬如重视空白页的压缩和利用,就大有可为。最近随便翻翻,看到上海文艺出版社新出版的《中国现代文艺资料丛刊》第四辑(复刊号),全书15.75印张,包括衬页在内,完全空白页有7页,而第249页《郭沫若诗谈》的《辑录附记》,第492页的“稿约”,第493页的版权页似乎也完全可以节省出来。加起来,完全的空白页占了10页,占全书的五十分之一。另外,全书每页排字14行(即半页)以下的还有19面,其中最少的只有3行,而有的一行只有一个字,似乎还可以压缩出一些篇幅来。这样一来,按这本书初版印两万册来计算,可节省的纸张就颇为可观了。
又如上海**出版社的《**的好总理(续编三)》,大32开,每面只排24行,比一般大32开的书少排3行。如果按每页27行排,不仅全书只排12行以下的10面“半空白页”可以压缩出来,还可以省出更多的篇幅来的。
又如上海**美术出版社的20开画册《浦江两岸》,共用了五个印张,定价五元。但是整本画册从前言、画页到目录都只利用一半(画页反面简短的中英文画题,我以为完全可以放在画页,既醒目又省篇幅),未免可惜。如果两面都印(事实上该社许多高级画册都是这样的),现在一本画册的纸张就可印两本,定价也可以大大降低,那该多好啊!
当然,为了书籍的美观起见或别的正当理由,搞点空白衬页,或天头地脚留得宽敞一点,也不是完全不可以。但是,在纸张紧张的情况下,可否尽量少一些呢?如果能够做到既美观,又节约,两全其美,不是更好吗?另外,对于一些势难避免的半空白页,可否根据图书的性质尽可能加以充分利用呢?譬如像《中国现代文艺资料丛刊》这样资料性质的书,如果能够像《新文学史料》那样,利用空白页登一些有关的简短资料作为补白,不也是一举两得的事吗?
上面提到的书都是好书。如果压缩了不必要的空白页,充分利用了不可避免的空白页,做到既节约纸张,又降低成本,价廉物美,读者一定会更加喜欢,出版社也可多出书。这样的好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上海出版工作》1980年第2期,署名: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