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书签

设置

手机阅读

扫二维码

传奇阅读客户端

下载手机版

点击这个书签后,可以收藏每个章节的书签,
“阅读进度”可以在个人中心书架里查看。

12.一箭双雕治贪狼

小说:大明都城传奇 作者:大笔一挥字数:5501更新时间:2018-09-23 11:18:49

12.一箭双雕治贪狼

“吴王饶命!罪臣原本不知个中玄妙,因受手下小人蛊惑,财迷心窍,才走上这条贪财之路。这工地上每天要用上百石糯米和高梁作配料制作砌筑城墙的粘合剂。因这两种配料也是粮食,因而在每天的领料和发料过程中,就发现有人偷偷地将糯米和高梁带回家当饭吃。我发现后,也曾对偷东西的监工和匠户人夫等进行过惩罚,然而作用不大,并且防不胜防。就这样层层克扣,当上百石粮食配料最后到达工地上时,已经去之一半多。之后有人给我送钱,我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然而当这两种材料太少的的话就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如被查到就有杀头的风险。于是有人就给我出了个主意,为了骗过工部质量检验关,就让匠户和人夫在砌筑城墙时,只在外城墙立面用标准的粘合剂,而在内城墙中则石灰加泥沙来替代。这是罪臣玩忽职守,被钱财迷住了双眼。罪臣该死,请吴王恕罪!”这朱恒之叩头如捣蒜的求吴王饶自己一命。

吴王气的直哼哼:“你们干的好事,如此贪财!竟然不顾朕的江山社稷安危!另外,朕再问你一句,这工地上人夫**,与你们这群狗监工有无有厉害关系?”

“回吴王,当然有关系!这克扣人夫伙食费之事,由来已久。只不过最近克扣之风愈演愈烈。只要是能接触到厨房或食材之人或有些权力的小官都可以或公开或私下克扣。如此一来,人夫的伙食就不要谈好吃了,就连肚子也填不饱,人夫们敢怒不敢言,但是人吃不饱饭是干不动重活的。而且,人夫偿稍有不满就会遭到监工的毒打。所以工地上经常有人夫病死或累死。有时连我都看不过去!”朱恒之回答说。

“来啊!把此段工地上的大小监工和工地上所有克扣人夫伙食费用的人都给我抓起来!还有那几个带头罢工闹事者也一并抓起来听候发落。我要用他们的血来作为重建此段城墙的奠基殉葬品。今日先将首恶者朱恒之罚以‘剥皮楦草’之刑!尸首砌入城墙,以儆效尤!”

“吴王,请看在同乡之谊,赐罪臣一个完尸吧!”朱恒之痛哭求饶。

“坚决不容!刽子手给我动手执行!”朱元璋以不容质疑的口吻命令道。

朝阳门城墙工地人群中,有年轻人夫不懂什么叫‘剥皮楦草’之刑,魏瓦匠悄悄地说:“就是‘活剥人皮,填草示众’之刑’,就是把人埋在土里,只露出一颗脑袋,在头顶用刀割个十字, 把头皮拉开以后,向里面灌水银下去。由于水银比重很重,会把肌肉跟皮肤拉扯开来,埋在土里的人就会痛得不停扭动,又无法挣脱,最后水银会不断地从头顶处向下腐蚀,最后一个没有皮肤的血肉之人光溜溜的跳出来,只剩下一张皮留在土里…… 皮剥下来之后里面塞上稻草和棉花,再缝制成人偶挂在衙门口,引以为戒。”

那年轻人忙说:“魏师傅就别说了,太瘆人了!”

正当刽子手将朱恒之绑至刑场准备挖坑行刑时,只听一声大喊:“且慢!吴王,微臣有话与您私下说!”

现场众人一看,喊话之人正是工部尚书隋赟。只见他快步走向吴王朱元璋。此时吴王身边的卫士加以阻止,吴王手一挥说:“让他过来!”

当吴王朱元璋看到隋赟来到跟前后对众人说道:“其余人退下!”

隋赟在吴王身边压低声音说:“吴王在上,微臣斗胆向您建议暂时不可杀人。微臣是这样想的。从前次贪腐案件中可以看出,原工部被罚以戴罪官员此次都没有染指贪案中,他们基本上都是严格按照吴王的要求老实做事的,不敢越雷池半步。说明以戴罪立功之法处罚贪腐官员利大于弊。所以说杀人儆尤固然有一时之效,但对于吴王的筑城大业来说于事无补。因为筑城工程已经被贪腐克扣伙食等罪行所耽搁,与其杀一批人后再换一批人来干活,对于补回工程进度不会有多少益处。另外,即便要杀人,其尸首绝不能砌入城墙它会严重影响城墙质量。您想想看,在城墙之中砌入一具具尸体,最后腐烂成洞,雨水就会渗入其中,将严重影响城墙的坚固度;二是对朝廷也不吉利,吴王的长城是立足千秋万代建造的,怎么能让这些有罪之人与吴王的城墙传之万年呢,那不是高看了他们吗?所以微臣建议,不如让他们戴罪立功。一是让这些人将吃进去的贪款吐出来,二是通过抄家赔款补足被贪的工程材料款以及补足被贪的工地人夫伙食费。三是让这些犯有贪污罪的大小官员加入工地干苦力活。使其身心都受到刻骨铭心的教训。在其服劳役期间他们必须限期完成工程,如不能按期完成工程,则秋后算账,再将他们全部杀头也不迟。吴王您说呢?”

“那你如何能保证如期完成工程进度?或者有什么办法让后来的人不愿贪不敢再贪呢?”吴王虽然听进了隋尚书的劝说,但还是心有疑虑。

“微臣可以向吴**令状,我建议在工部专门设立一个监察司,可由廉政监察特使韩铎负责,并作为我的助手每天下工地,亲自负责监督工程材料的使用和人夫伙食费的使用情况,由韩监察向我汇报。另外,我将举一返三,对全城各段的城墙工地进行检查,对于出现问题的工地也会按此方法处置。至于他们贪污糯米和高粱一事,我略施小技就可让他们不敢吃或不愿吃。我们可以在糯米和高粱中下一点苦味剂,你就是让他吃,他也不会偷吃。我也会不定时的下去抽查。为防止现场突发事件,微臣请求吴王给予我临机处置权。如果微臣如期完不成吴王的筑城工程,臣愿承担任何处罚!”隋赟手一抱拳,向吴王保证。

虽然韩铎已经跟自己翻了脸,但他曾经答应韩铎的父母,让他不要再走上犯罪道路。所以隋赟这一招可谓一箭双雕。既能有效地管理现场事务,又能给成天玩阴谋的韩铎套上一笼头。因为这么大的现场仅仅由隋赟一人来管理,那么这韩铎就会随时找到机会来给隋赟下绊子搞**,现在把韩铎拉进来,就等于就把韩铎和工程进度和质量一块拴在了一起。

“好的,朕就授予你的临机处置权。另外任命韩铎为工部监察司务,官居从六品。希望你二人精诚合作,不负朕意!”吴王点头同意。

一边的韩铎一下子还没反应过来,没想到这已经跟他闹翻的隋赟,这时候还想到启用他。韩铎连忙下跪:“谢吴王提拔之恩。臣定当效犬马之劳。”

吴王则向身边的谋臣刘基问计说:“以伯温意见,此案如此处置,是否得当?”

刘基则点头说:“隋尚书说的有理,以保证工期能如期完成为好,更以保证吴王登基大典顺利完成才是要务。”

于是吴王下令:“罪臣朱恒之等,本王听取各位贤臣之意,决定再给你们一次悔过自新的机会。但是朕有个条件,就是各位必须吐出贪腐的钱财并以戴罪之身在工地干活。关于人夫伙食费问题朕将全部补足,望各位匠户和人夫兢兢业业的干活,不得再行闹事。此段工程能必须全部拆除重建,如能按期完成则罪减一等。如果仍然闹事并完不成工程,就不要怪朕心狠手辣,全部处死!大家听见没有!”

只听工地上大小监工以及所有匠户和人夫全都伏地高呼:“吴王万岁!”

那个正准备施行“活剥人皮,填草示众”之刑的朱恒之痛哭流涕地说:“感谢吴王仁慈,给罪臣一个改过机会,我将披肝沥胆全力以赴加入筑城工程,争取早日完工,祝吴王建国大业尽早实现!”

韩家新宅内。韩铎从工地回到家后,外甥郭威也兴冲冲地赶来贺喜:“恭喜舅舅又官升一级!”

韩铎气呼呼地骂道:“你懂个屁啊,你小子就不用脑袋想一想,他隋尚书已经明白是谁给他下的套子在害他,他还为什么还提议吴王给我加官晋级?并且我已经与他公开对抗,他还为什么向吴王建议重用我。所以这个隋赟看似老实厚道,但是城府极深。他是想把我与这城墙砌筑进度和质量紧紧地拴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无论这工地上的建筑进度出了问题,还是质量出了问题,甚至是出了贪腐案,我都是逃不脱干系的。最可恨的是,他将我紧紧地拴在工地上,可能还是为了让我无法脱身,让我直接置身于他的监视之下。不行,我还得采取非常手段,让他尝尝我的厉害!”

吴王府内。吴王回到王府后与谋臣刘基、宋濂进行了一番讨论。朱元璋问:“两位爱卿,你们就最近接连发生贪腐事件给朕分析分析,现在的人为何如此寡廉鲜耻?个个见财如命,甚至见了钱财连命都不顾!究竟是何道理?”

“吴王所虑之事,有着深厚的社会历史原因。因此还不能完全怪百姓贪心太盛,这只能怪元廷的**所赐!特别是文化道德教育的缺失所造成的恶果。”刘基沉思一会儿说道。

朱元璋表示惊讶地问道:“伯温此话怎讲?怎会将百姓的贪婪之心归结到元廷身上?”

“吴王陛下,说来这元廷作为北方草原异族,统治我中华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老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何树木只要十年,而树人却要百年呢?这百年正好是培育三代人的时间,也就是说这传统文化和道德观的形成,并非一代人就能转变过来的,必须用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才能逐步拨乱反正。元朝统治者从统治中华开始,他们推行了**,就竭力推行草原文化,让家家户户学习蒙语课程,让传统的儒家文化逐步边缘化。他们还一度废除了科举制度,企图让汉族**都成为文盲,或都不如统治者聪明。而元廷各级所有的官职其正职只能是蒙古人,色目人,即使**当官也只能任副职,还是少之又少。元朝廷还将广大民众分为四等人群。蒙古人和色目人,都是上等人,而大多**或南人都被列入最下层的第四等人。**权益受到严重的民族歧视,基本失去了受教育的权利。就这样一百年来导致了我中华民族严重的文化断层。其后果更是导致了中国百姓文化素质道德水平的严重下降,且不要谈‘忠义廉耻信’甚至到了是非不分,黑白颠倒,美丑难辨的程度!整个社会都生病了,朝廷上下都奉行金钱至上,为求钱财不择手段。你说普通百姓哪会有什么道德可言?所以这种病态的社会和国家怎么会有光明的前途?”刘基说到此处感到痛心疾首。

刘基的一席话,让朱元璋如梦初醒。他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看来这教育正是朕今后执政时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你们看,如此现状今后朕该如何改变这种颓废的社会状况呢?”

宋濂说:“古人云: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非修礼义,廉耻不立。民不知礼义,法不能正也;非崇善废丑,不向礼义。无法不可以为治也!所以说,吴王此事不易急,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是一个时代道德水平的没落。正如伯温所言,百年树人,这是一个漫长过程。只有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能逐步改变这种状况。所以皇上也只能从头抓起,从儿童抓起,从教育抓起。重拾孔孟之道,克己复礼才是治国之正道。而通过重开科举制度,鼓励百姓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如此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尚可改变社会之风气!”

“二位爱卿!真乃朕之股肱重臣,堪称当世之孔明,谈论治国之策,每每切中时弊,至于出谋划策,必有奇招,无人能及。有二位高人作为朕之左右臂,实乃朕之幸事!看来,朕登基后首要之事,就是要狠抓教育。

这一日,吴王又来到“铁帽观”。吴王进观后发现,观内比以前香火旺了许多,张道士好像又收几个年轻道士。

朱元璋进观与张道长谈经论道。他问道:“张天师,你这观里好像比以前兴旺多了,这又是何缘故?”

张中道长答道:“有元以来,国家纲纪失常,**食不裹腹,何来**信仰,故而民间香火日渐式微。如今吴王统治有方,社会太平,**安定,故而香火日益兴旺。”

朱元璋问:“那张大师以为一国之**在治国安民过程中会起何作用?”

“贫道认为无论佛教还是道教亦或儒教都有教人向善之功能,佛道之人更是身体力行来传播善念善意,教世人树立正确的三观,克服心中的恶魔,放下自己错误的想法、做法,引导人持戒向善,告诉人们宇宙的规律与真谛、包括事业成功的经验与方法。**实际上也是一种社会教化,使上层智人不能不信,使下层愚民也不得不信。一种信仰通彻上下,使民不教而化,无为而治。这对一国之君而言,十分重要十分有效的治国方法。”

吴王点头沉思说:“唔,张大师一番**治国的高论,让朕受益匪浅!”

朝阳门工地。这一天,工部尚书隋赟像往常一样来到朝阳门工地巡查。

当他刚走出城门洞时,就听城门外传来一声暴喝:“隋尚书,注意危险!”接着一个人影从门外扑了过来。

只见城门上落下一堆砖头和灰尘,随即又是一阵稀里哗啦的声音。

灰尘散后,工地上的人全都跑了过来。只见隋尚书仰面倒在地上,不过他倒没有受什么伤,而一个大汉却背部朝天扑倒在隋尚书的身上,已经受伤昏迷过去。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此人是为了掩护隋尚书受伤的。

当大伙将他从隋尚书身上扶起时一看,此人居然是那个即将被“活剥人皮的”总监工朱恒之。

原来事发时,朱恒之正在城门口附近运送城砖,险情发生时就在他眼前,他不顾个人安危出手相救。

隋尚书赶紧和大家一起七手八脚将朱恒之送往太医院救治。

在王府的太医院里,经太医检查后发现朱恒之的后背和双腿均被城砖砸成重伤,血肉模糊,经过医生的紧急救治,朱恒之总算保住了一条小命。

当朱恒之醒来时,第一句话就是问:“隋尚书受伤没有?”

坐在病房内的隋尚书,感动的热泪盈眶。他手握朱桓之的手说:“朱兄弟我没事,都是你冒死救了我,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啊!”

朱恒之用虚弱的声音说:“不,如果说救命之恩,你隋尚书才是我真正的救命恩人!正是你的劝说,才使我免于一次酷刑的羞辱与折磨。隋尚书,此次的事故肯定是有人在陷害你。因为从事故发生的时间和位置来看并不是巧合,所以你要多注意!”

“好的,谢谢你了朱兄弟,你就好好养伤吧!我再去现场看看。过几天我再来看你。”隋赟说着就离开了病房。

当隋赟到达城门上时,专门负责破案的刑部主事邢苍戟已经到了现场并进行现场勘探。原来是朱元璋第一时间获知隋赟在朝阳门工地上差点遇险,于是命令刑部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进行破案。

隋赟就问:“邢大人,有什么线索?”

邢苍戟说:“留在这城门上的这堆砖头比较蹊跷,不像是随意堆在这里的,据人夫们反映,这城门完工后,城墙上的城砖杂物都要进行及时清理的。很显然这堆砖头是有人故意摆放的,也是经过人为排列布放的。所以说,这次事故绝对是一次有预谋的暗杀行动,目标正是针对你隋大人的!”

  大笔一挥说:

        隋赟及时化解工地危机,救了一大帮人的性命!然而那韩铎却在背后买凶杀人。隋赟遇害时,这次反而是那个差点被吴王朱元璋准备实施酷刑的朱桓之所救,

2
  • 88传奇币

  • 588传奇币

  • 1888传奇币

  • 5888传奇币

  • 8888传奇币

  • 18888传奇币

立即打赏

当前剩余0传奇币 充值

  • 1

  • 2

  • 3

  • 4

  • 5

  • 全部

今日剩余可投推荐票0

立即投票

忘记密码?注册新帐号

使用合作网站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