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书签

设置

手机阅读

扫二维码

传奇阅读客户端

下载手机版

点击这个书签后,可以收藏每个章节的书签,
“阅读进度”可以在个人中心书架里查看。

19.洪武立国大赦天下

小说:大明都城传奇 作者:大笔一挥字数:4760更新时间:2018-09-23 13:25:30

19.洪武立国大赦天下

田顺儿说:“谢谢吴王的抬爱!只怕吴王明年登基后公务会更加繁忙,那时草民就更不便打扰了!更何况这也是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1367年10月,吴王朱元璋根据全国抗元形势的现状,召集手下部将徐达、常遇春等商讨北伐抗元作战计划。大家都提出了自己不同的方案,朱元璋吸取了集体的智慧,用手指着地舆图说:“我们可先取山东,摧毁元朝在北方的最后一道屏障;再回师中原夺取河南大地,剪除元朝政府的羽翼,进而夺取潼关,占据它的北方大门。如此一来,天下形势即为我掌握,最后形成对元大都的团团包围,使元朝廷势孤援绝,可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而今拿下元大都只是时间问题。”

最终讨元的北伐战争都按照朱元璋的计划顺利实施了。朱元璋随后派徐达、常遇春两位大将率领二十五万大军北上讨伐,徐达率军北伐浩浩荡荡,一路气势如虹,攻城掠地,不到一个月,一下子就占领了山东全境;继而又兵分两路,胜利向河南和元大都进军。大军沿途所向披靡,元朝将领纷纷归附。

朱元璋自从掌握了红巾军大权以来,就一直想登基做皇帝,但他还是听取了谋士“缓称王”的警告,强忍着不提做皇帝的欲望。当然,按照中国古代多数朝代更迭的常规,欲登大位者即使真的要做皇帝的话,也要假戏真做的演一出登基前的谦让闹剧:他的身边要有一批贴心的下属想方设法为其做皇帝造势,为其摇旗呐喊,而欲上位者必须经过几番谦让之后,假装不得已才登上皇位。

其实朱元璋要做皇帝之事,一年前就已经明朗。比如他在安排城墙和新王府的建造工期时,就明确要求一定要一年之内工程必须如期完成,决不能误了朕的即位大事。早在去年七月间,朱元璋就曾兴致勃勃地与熊鼎等文臣研究登基庆典雅乐之事。

为此事,朱元璋还专门向“铁帽道人”请教登基时的黄道吉日,据道人占卜得知来年的正月初四日就是吴王登基的好日子。但这个怪道人却留下一个悬念,就是说到了来年正月初四日必须是大睛天才能举行登基大典,这就意味着朱元璋为天子是上天注定,江山前程似锦!

朱元璋的大管家李善长,更善长察言观色,他早已揣度出朱元璋的意图。他曾三次率领群臣上表,力劝朱元璋即皇帝位。

第一次,朱元璋认为时机尚不成熟说:“一统之势未成,四方之途尚梗”,再加上城墙工程及新吴王府都没有完工,所以就没有采纳。

第二次是到了十二月,应天府城墙和新吴王宫一期工程全部完工。而全国的战场上南北大局已定。故而李善长又率文武百官奉表劝进。

朱元璋仍然自谦地说:“朕功德浅薄,自愧弗如,还不足以担当造福万民的皇帝重任”,再一次推辞不就,不过这一次朱元璋却没有提出太多回绝的理由。

哪知进入腊月以后,老天就一直阴雨连绵,好在城墙工程在工部所有官员和人夫匠户的拼死努力下,终于提前半个月完成了南京城墙的一期工程,包括新王宫也如期完成,只不过有些内墙工程还在继续。

于是吴王宣布全体人夫各自回家修整过年。工部官员也都放假一个月。

工部尚书隋赟这时才有时间来操作自己的人生大事来。他首先回了一下老家山东英山县,把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接到应天来,然后按照金陵民间风俗,一家人带着礼品去韩家上门提亲履行换贴和合八字等传统联姻程序。双方父母坐在一起吃了顿定亲饭。双方在酒席上还商定了婚期和婚礼礼仪。

正月初一那一天正是隋赟的大婚之日,皇上和皇后皇妃都要来参加他的婚礼。

隋赟考虑到皇上是个主张节俭的人,所以隋赟也比较低调,除了皇帝莅临外,其他朝廷官员一概不请。就连新房的布置都是十分俭朴,显得实用脱俗。

隋着婚礼日期的临近,每天糟糕的天气不但成了韩隋两家关心的话题,更是成了朱元璋心中的一块石头。想不到,自从进入腊月开始,老天整个就不开眼,每天不是风雨,就是满天的大雪。一下就下了十多天雨雪,这也是应天城十多年以来罕见的坏天气。

然而,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到了腊月三十晚上那天,风雪渐渐停止,天上竟然出现了明亮的星星。隋韩两家人在韩家过了一个团圆年,两家人在鞭炮声中,一起感叹这是天意,老天为他们两家的婚礼开了天眼,更是为朱元璋登基提供了一个吉祥如意的好日子!

大年初一,天气彻底放晴,远处的山,近处的景全部是银装素裹,空气虽冷,但是非常洁净。韩家的大宅门内外,布置成大红色在雪白背景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喜庆。新娘韩媚儿几乎整夜没合眼就盼着出嫁的这一刻早点到来。她一大早就起床梳洗打扮。

太阳升上三杆时,韩家的大门外响起一阵唢呐吹打声,这是隋家的迎亲队伍举着旗锣伞扇来到了韩家接亲。

这时韩家的鞭炮炸响起来……。

大红花轿在迎亲仪仗队的护卫下进得门来,新郎身穿状元袍从高头大马上跨了下来。

隋赟来到韩宅的大院内拜见老泰山和丈母娘。只见新娘韩媚儿头戴凤冠霞帔,让伴娘扶了出来,此刻,韩老夫人想到自己的女儿从此出嫁离开自己,不由得大哭起来,还有其他几个女眷也陪着大哭了起来,这就是金陵民间哭嫁的习俗。

而韩铎作为新**哥哥,他将妹妹韩媚儿背起出了房门,只见他跨马鞍,迈火盆,然后登上大花轿,一直到了隋家新房后新娘双脚才能着地。

到了隋赟的新房以后,皇帝朱元璋果然没有失言,带着皇后和皇妃早早来到现场。

新郎新娘来到客厅后,为隋家二老献上茶水,韩媚儿隔着盖头轻声的改口道:“爹、娘!请喝茶!”

隋家二老递上红包给新娘,民间称为“改口费。”

朱元璋就站在隋家父母的身边,他一看此刻轮到他证婚人要干的活了便喊道:“吉时已到!来啊,二位新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第三,夫妻对拜!……祝一对新人白头到老,早得贵子,来啊,新人送入洞房!”

隋赟夫妇俩随即向朱元璋行大礼,并感谢皇帝亲自为他们主持婚礼,也感谢皇后皇妃参加他们的婚礼。隋家二老更是向朱元璋表示千恩万谢。

正月初二,李善长又率众官劝进,由于前两次没有起到直接效果,一看天这两天气睛好,老天给力,赶紧趁热打铁,李善长再率百官恳请,说道:“吴王殿下有谦让之德,已经著于四方,感于神明,而且老天也大**。愿吴王为生民百姓利益着想,请您答应群臣的要求吧!”

经过这几次三番的谦让表演,朱元璋终于同意登基做皇帝了。

至正二十八年(1368)正月初四日,正是个难得的大晴天,四十岁的朱元璋祭天地于钟山之阳即皇帝位。皇帝召集文武百官在新皇宫奉天殿内举行登基大典,改国号为大明,年号为洪武,应天城改称南京城,作为大明朝的首都。

李善长被封为宣国公并主持皇帝登基大典,他手捧册宝,口宣皇帝册封令:立马氏为皇后、世子朱标为皇太子,其余各个王妃分别册封。以李善长为左丞相,以徐达为右丞相。而当朱元璋以旧王府相赠徐达时,头脑冷静的徐达坚辞不受,朱元璋只得另赐地皮给他建徐府。朱元璋将自己的十多个儿子全部分封各地的诸侯王,另外,其他有功文武之臣,皆给予不同的进爵和奖赏。

隋赟婚后与韩铎成了亲戚,因同在工部有违“同署联事”律,因而请求调离工部。皇上提升他为朝廷御史台左御史大夫(相当于中纪委**)主管反贪之事。

吴王还考虑到田家的救命之恩以及田顺儿的特殊才能,将田顺儿被任命为工部营缮司五品给事中,主管工程预、决算的监管事务。

朱元璋也兑现了对韩铎的承诺,即城墙工程如期完工并且不再贪墨,即升任工部左侍郎。

朱元璋诏告天下说:“以前元朝失控,海内纷争。朕自布衣,奋身行伍,观群雄之无力,遂率众渡江,抚太平,定建业,选将练兵,征讨四方几十年。得到皇天宗社之眷顾,山川百神之帮助,诸将效谋,六师用命,最终华夏一统,蕃国臣伏,由于文武大臣、天下民众尊我为皇帝,听从民意,而即帝位。今天班师振旅,定功封爵。朕重念众将士浴血奋战出生入死,加以重赏。天下镇守之兵及京师护卫之士不下百万,而民之资力有限,所以根据国家和百姓财力情况,贡献大小,尊爵禄,颁金帛,以劳将臣。并按古制,定勋爵,让其子孙世袭。军士则各赏白金十两,钱六千。朕之此言,通于天地,照布中外,咸使闻知。”

新皇帝朱元璋即位后,宣布全国臣民放假三天,普天同庆。同时发布大赦天下令:“命提刑按察司官员分巡郡县录囚,凡犯笞罪者可免除,挨杖者数量减半。重囚杖者只打七十下,其有赃者免征,重罪者从轻处罚。轻罪者可释放。武将征讨有过者都可宽恕。”

郭威是韩铎的外甥,更是王妃郭宁妃的亲哥哥,也算是朱元璋的大舅子,因参与上个月与外人勾结图谋杀害朝廷官员罪被朝廷通辑,此次遇到朱无璋新皇登基这个千年难遇的好机会,韩铎因而让郭威主动去刑部自首。因而被刑部收押在监,等待朝廷的发落。后来,朱元璋发话,郭威勾结外人买凶杀人未遂,遇本次大赦,免除死罪,但活罪难逃,囚杖二十。

为此,郭宁妃专门向皇帝朱元璋谢恩并告假回家探亲。按明朝通例一般情况下皇妃进宫以后,就不准再回娘家了。如果要回娘家,必须得经过皇帝的特例恩准。要在皇帝高兴之余,才“特恩赐”回娘家而且也只有几小时,大家认为这是“旷典”。这一次就是在朱元璋首登皇帝大位,心情大好,这才再一次特许了郭宁妃的探亲假。当然当妃子不能回家时,偶而经过皇帝的批准其家人也可到宫里去探望。

第二天,老韩府大院外,长长的一条大街打扫的干干净净,净水扑街,一尘不染。韩府大院内则张灯结彩,准备迎接郭宁妃十年后第一次回娘家。因她的娘家人早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死于一次意外,只剩下他们兄妹俩。因而她的娘家也就是韩家。此刻吉时已到,送皇妃回家省亲的八抬大轿已经到了大门外,韩铎一家和亲友邻居都到场迎接贵人回娘家。

一进老韩府大门,郭宁妃便抱住郭威嚎啕大哭。她说:“哥哥,你知道吗?原本皇上要立即砍你的头,幸好遇到大赦。你们知道皇帝是个铁面无私的人,特别是我们这些王妃根本就不能插手朝中事务,否则就要以女人干政之罪杀无赦。无奈之下,小妹不顾杀头之罪求皇帝见我为他行生育了儿女的份上,这才网开一面,暂时留住你的小命!今后你要好自为之!”

大赦令发布后,朱元璋身边的有人对轻处郭威等重罪犯人赦免一事有不同看法,他们说对于郭威的杀人罪如此轻判,用法太宽了,今后恐造成人不惧法,法律纵弛恐怕无以为治。

皇上朱元璋则说:“朕并非要庇护自己的亲戚,因为使用法律就像医生用药一样。药物是用来救人的,而不是用来杀人的。但如果胡乱用药必然会戕害生命。而我们立法的本质是用来保护百姓而不是杀害百姓。所以说法律太严格就会误伤到百姓。至于郭威一案并未造成实际后果,又正好遇上天下大赦,所以朕只能一视同仁的办理了。”

朱元璋为庆贺登基大典,大宴群臣。整个奉天殿内足足摆了上百桌宴席。所有官员都给新皇帝送来了庆贺的礼品,金银珠宝不计其数,不过朱元璋自小就养成节俭的习惯,对属下的送礼之风明确表示反对。他说:“今天是朕登基的大好日子,那么多臣下送来贺礼,唯独工部给事中田顺儿送的这个‘宝贝’深得朕意!来啊,抬上来,让众位爱卿鉴赏鉴赏!”

闻听皇帝朱元璋的这么一席话,让大臣们充满悬念。大家想看看唯一珍宝到底是什么?

接着一个庞大的傢伙被几个壮汉抬了出来,上面盖着一块大红绸布,众人仍然看不出是什么东东。当朱元璋最终拉开红绸布揭开这个谜底时,众官员发出了一阵阵惊呼。哇,原来是这么精致的南京城墙模型和南京山川的实景沙盘!

朱元璋登基次日,就宣铁帽道人晋见。朱元璋说:“铁帽道人,朕在打天下过程中多次得到大师的指点,朕决定赐张中道士为‘真人’并赐‘真人’印,官秩正二品,领天下道教事。并赐三千两白银重修‘铁帽观’以兑现朕在落难时许过的诺言!”

铁冠道士张中则谢皇上赐名并委官。他说:“谢谢皇上褒奖和赐以银两!道家之流,向来讲求清静无为,吾张氏自汉而下宗派相承,至本道‘真常’已历四十二代,葆德纯和,远绍祖传,以守正一。今吾皇赐以名号、钱两,重修玄观,永扬玄教,吾将不负皇上期冀。然本道心存淡泊,故皇上所委统领天下道教一职就免了吧,谢主隆恩!”

  大笔一挥说:

        朱元璋忍了20年,终于等到登基的大日子。

2
  • 88传奇币

  • 588传奇币

  • 1888传奇币

  • 5888传奇币

  • 8888传奇币

  • 18888传奇币

立即打赏

当前剩余0传奇币 充值

  • 1

  • 2

  • 3

  • 4

  • 5

  • 全部

今日剩余可投推荐票0

立即投票

忘记密码?注册新帐号

使用合作网站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