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以来一直难见晴天,周六阴雨终于止住了脚步,这可喜坏了热衷拍客的老妻,絮叨了一晚,非要拖着我去南京梅花山拍梅花。说来惭愧,南京每年来去不下10次,唯独没去过梅花山。并不是我对梅花有偏见,而是我本俗人,不敢走近梅花的“大雅”,更攀不起梅花的“孤傲”。
地铁给城市出行带来了便捷,南京南站乘3号线在大行宫转2号线,很快便到达紫金山南麓。南京被誉为“虎踞龙盘”之地,而“龙盘”指的就是紫金山形势像苍龙一般蜿蜒,龙脉的形胜,历代许多帝王的墓冢安放于此。出了苜蓿园地铁站,“网络购票优惠”的宣传不绝于耳,掏出手机扫二维码,20秒搞定,我们随着人流、踩着步道、沿着标识直奔梅花山。
入园不久出现左右岔道,两边同样人流如织,正在彷徨,热心的环卫老哥指点我们从左边上山。沿途白梅炫目、粉梅妩媚、红梅奔放、腊梅磬香,老妻兴致很高,一路拍个不停,走走停停来到梅文化艺术中心。场地上一溜边的梅桩盆景吸引了无数摄影爱好者,瞅准一个空档,老妻摆个poss,留下一张与腊梅老桩的合影。艺术中心一楼是梅文化的介绍,二楼是梅花主题插花,进去不久,老妻就抱怨一楼光线不好,二楼空气不好,在她催促下只好“走马看花”!
拾级而上,高处一建筑为“观梅轩”,楹联写着 “天阙远瞻鸣鹤舞,孝陵啁望伏龙眠”。俯瞰四下,绿色掩映中白色、粉色、红色等梅花铺满整个山体,层层叠叠一片花海,远观近看皆是美景。据介绍,此处原是汪精卫的坟墓,1946年1月,何应钦派74军工兵炸墓开棺,平掉墓地。汪精卫是否爱梅花我不得而知,只知教科书中,他是一个投靠日寇建立伪政权的人,单这一点,他是无论如何不能接近梅花的,因为他担不起中国文人心中的梅花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