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书签

设置

手机阅读

扫二维码

传奇阅读客户端

下载手机版

点击这个书签后,可以收藏每个章节的书签,
“阅读进度”可以在个人中心书架里查看。

二十五、金箍棒到底是什么

小说:名城·明主·名著 作者:苦乡字数:5147更新时间:2018-12-19 00:00:01

二十五、金箍棒到底是什么

兴王朱祐杬辞世一年后,即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正德皇帝朱厚照崩逝。

正德皇帝从继位那天起,就是一个傀儡,他的母亲——孝皇张后太完全把持了朝政。有资料表明,张太后的娘家人位列朝廷大臣的多达六十七人,大多占据着重要位置,因此,金銮殿上基本上都是“后党”。张太后在京城朝廷之上具备了武则天的势力,但大明王朝不同于大唐王朝。大唐王朝控制了皇帝就控制了天下,但大明王朝却有数十个朱氏藩王,张太后若公然废除正德皇帝,那几十个朱氏藩王必蜂拥而至,把她剁成肉浆。所以,她只能把朱厚照当傀儡,等待着时机。

京城的卫戍司令——总兵官江彬是朱厚照的干儿子,他以朱厚照为幌子,在军队和朝廷纠集了部分军官、太监,形成了“**党”,与“后党”对峙,争权夺利。

朱厚照死了,又没有儿子,张太后的第一反应就是秘不发丧,否则,几十个朱氏藩王为争夺皇位,必然烽烟四起。其次,就是赶紧找一个软弱的人当皇帝,继续做自己的傀儡。经过反复斟酌,她确定了兴王世子朱厚熜,因为他们是孤儿寡母,容易成为自己手上的玩物。

朱厚照崩逝,“**党”肯干分子——大太监钱宁在第一时间就知道了,并迅速告诉了江彬。此前,因为朱厚照无子,许多藩王便纷纷找路子,企图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比如宁王朱宸濠、汝安王朱祐梈就私下里找过江彬,表示只要江彬帮助自己的儿子当上太子,将来继了位,愿与他同享富贵。所以,江彬一听说朱厚照崩逝了,第一反应就是控制局面,扶持自己的人当皇帝。

却说张太后在后宫与自己的心腹大家商议已定,首辅杨廷和刚要代为草拟诏书时,就听宫外一阵吵嚷,紧接着就见大太监钱宁和京都两营总兵官江彬手提利剑,怒气冲冲地闯进宫来。江彬大老远就气势汹汹地质问众人:“皇上驾崩,为何秘不发丧?”

众人一见钱宁跟他在一起,知道再瞒也没有什么意义。但江彬的嚣张气焰也让次辅梁储忍无可忍,他大声斥道:“放肆,这儿有你说话的份吗!” 江彬怒骂:“梁储老儿,再要罗嗦,当心我把你的脑袋砍下来当夜壶。” 梁储已经是六十八岁的老人,被三十多岁的江彬辱骂,气得浑身发抖:“你……” 杨廷和也斥责江彬:“江彬,如此无礼,成何体统。” 江彬脸上抽搐着,样子十分恐怖:“少**在老子面前装腔作势,惹烦了老子,把你们一个个全给宰了。” 杨廷和张口结舌:“江彬,你、你……” 钱宁阴阳怪气地看着几个人,说:“杨廷和、梁储,你们以为你们是谁呀!皇上在世时我们就一直想清君侧,现在皇上驾崩了,为了大明江山,我们就更要当断则断,免受其乱了。”

张太后声音发颤,手指江彬和钱宁:“江彬,钱宁,皇上生前那么宠爱你们,大明朝廷也没有什么地方亏负你们,你们为什么要反叛朝廷?” 江彬傲慢地扫视了一遍众人,然后将剑入鞘,和钱宁一起跪倒在地,说:“太后,微臣不是反叛朝廷,只因皇上驾崩,朝廷秘不发丧,微臣怕太后被**佞小人挟持。为了大明江山社稷,这才和钱公公闯宫救驾,请太后明鉴。”钱宁也拖着一个公鸭嗓子说:“奴才对太后的忠心,天地可鉴。”张太后长出一口气:“倒是哀家误会你了。” 江彬和钱宁异口同声:“是,太后。” 张太后:“多谢你们的美意,你们现在可以出去了。哀家和几位大人还有要事相商。”

江彬粗暴地质问:“太后,皇上驾崩,微臣不知朝廷为何秘不发丧?”张太后见江彬如此无礼,大为不悦,冷冰冰地说:“皇上新崩,国中无主,若不拥立新君而后发丧,必然会招致天下大乱,难道爱卿连这点道理都不懂吗!”江彬立即追问:“那么请问太后,朝廷准备拥立何人为新君?” 梁储又忍无可忍了,再一次怒斥江彬:“江彬,你是何等样人,国家大事岂是你能过问的么?” 江彬气极败坏:“梁储老儿,你祸乱朝廷,扰乱朝纲已久,今天我要清君侧,为朝廷除去一害。”说着,几步上前,一手抓住梁储,一手拔出剑来。

杨廷和见了大为焦急,高呼:“江彬,太后面前不得无礼。” 张太后也大叫:“江彬,皇宫之内,休得放肆。” 江彬推倒梁储,转身软中带硬地对张太后说:“太后,微臣虽然官卑职微,但掌管京都两营十万兵马,肩负保卫京畿之地的重任,身不得已。今天,朝廷准备拥立何人为新君,微臣是非要知道不可。”钱宁连忙附和江彬,阴阳怪气地质问大家:“江将军乃皇上义子,皇上一直视为左右臂。现在皇上驾崩,身后无子,册立谁为新君,事关大明的千秋大计。各位大人将江将军排斥在外,某家倒要问问各位大人是何用心?”礼部尚书毛澄斥道:“钱宁,你不过是一个奴才,也敢到此胡说八道,你就不怕王法将你诛灭九族吗?”

钱宁嘿嘿地**笑道:“毛大人,你问江将军手里的利剑是要先诛灭你的九族还是要诛灭我的九族!你们拉帮结派结党营私,竟妄想颠覆大明江山……”张太后斥道:“钱宁,哀家在此,不容你胡说。”钱宁怔了怔,说:“太后,奴才已经说了,册立谁为新君,事关大明的千秋大计,某家深受皇上生前宠爱,收为义子。今天朝廷到底要立谁为新君,奴才和江将军是非要知道不可。”张太后气极,手指钱宁正要发作,忽然看到江彬恶狠狠的目光,心里一凛,便忍了忍,放缓口气无可奈何地说:“刚才哀家和几位大人已经议好,准备迎取兴王世子朱厚熜进京继承皇位。 ”

江彬歇斯底里:“不可!”钱宁也大叫:“此事万万不行!”众人一惊,异口同声:“为何不可?” 江彬扫视了众人一遍,傲慢地说:“朱厚熜乃**臭未干的黄毛小儿,岂能当此国家重任。况兴王府离京城有三千里之遥,往返必得两月有余,如此时旷日久,焉得京城不发生意外?现有卫辉府汝安王朱祐椁离京城只有六百里,年届四十,正值少壮。论亲疏,论长幼,微臣以为朝廷应拥立他为新君,则社稷可保,大局可定。”

张太后很想说,叔继侄位于理不合,而且汝安王贪财好色,根本不是治国之君。但因为明成祖就是夺取的侄儿的皇位,这样的话她说不出口,便敷衍道:“江彬,江山社稷之事,岂能以年龄大小、距离远近来论之?且汝安王之为人,哀家尽知,此事你休得再言。”

江彬是权臣,武宗皇帝鬼迷心窍,竟然收他为义子,致使他在朝中横冲直撞,无人能够制止。汝安王身为亲王,为了巴结江彬,居然恬不知耻的向他行贿献媚,百般讨好。江彬深知,自己目前还不是取朱氏而代之的时候,立汝安王为帝,实际上就等于是自己掌管了天下,为自己兵不血刃取朱氏而代之打下了基础。所以,他一接到武宗皇帝驾崩的消息,第一反应就是迅速闯进皇宫控制大局,一定要把汝安王推上帝位,做自己的傀儡。这时听了张太后的话,便蛮横地说:“太后,汝安王不是治国之君,难道朱厚熜小儿就是治国之君?论亲疏,两人一般儿重。论长幼,汝安王乃叔,朱厚熜乃侄。论年龄,汝安王年富力强,朱厚熜**臭未干。太后的话连微臣都难以心服,天下人就更难心服了。微臣深得皇上生前宠爱,肩负京畿之地安危的重任,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和不辜负皇上生前对微臣的厚望,这迎取朱厚熜小儿进京的事,微臣断难从命。”

张太后气极,泪水滚滚而下:“你……” 杨廷和也忍无可忍了,他厉声对江彬说:“江彬,皇上在世时尚要听太后的懿旨,今皇上驾崩,太后的懿旨即皇上的圣旨,你竟敢抗旨不遵!”江彬大怒:“杨廷和,好匹夫,蛊或太后,误国误民。今日本将军不杀了你为民除害,不足以平民愤!”说完,拔剑就去杀杨廷和。众人大骇,一片慌乱。张太后愤而站起,斥道:“江彬,好个皇上的义子,好个为民除害的英雄!你口口声声为大明的江山社稷着想,却连本太后都不放在眼里,你、你……”说到后来,手指江彬,已是泣不成声的了。江彬举剑的手僵在空中不动了,好半天才慢慢地放了下来。他单膝跪倒,说:“太后,如果汝安王不行,也可立寿定王为君。立朱厚熜小儿为君,微臣实在难以从命。”

众人呆若木鸡。江彬连首辅杨廷和,次辅梁储都不放在眼里,说杀就要杀,那么谁又会放在他的眼里呢!所以众人低着头,既不敢看江彬,也不敢看张太后,更不敢发一言而招来杀身之祸。江彬见众人无一人吱声,知道自己已经降服了他们,更加得意忘形,便用近似威胁地口气逼问张太后:“不知太后意下如何?”

寿定王懦弱无能,胆小怕事,朝中大臣,人人皆知。江彬要立他为君,其司马昭之心,已经昭然若揭。大臣们不敢吱声,张太后豁出去了,她疯劲大发,泼妇一样指着江彬大骂:“江彬、钱宁贼子,食君禄报君恩,皇上刚刚驾崩,你们就闯宫逼驾,妄图颠覆大明江山。你们有能耐就来杀了哀家,看天下人将不将你们乱刀分尸!你们要立汝安王和寿定王为帝,哀家就是不同意。你们有本事就来杀哀家,来呀!”

张太后疯劲大发,泼妇骂街一样,倒把江彬给唬住了。他辩解道:“太后说微臣妄图颠覆大明江山,微臣实在冤枉。汝安王和寿定王都是皇室宗亲,立他们为帝,何故是为了颠覆大明江山!”张太后:“立谁为帝,乃皇室之事。今太上皇、皇上均已驾崩,哀家有权册立新君,你一个小小的总兵官,有什么权力来干涉皇室的事情!”江彬站起身,振振有词:“皇家的事也是天下人的事,立谁为君,天下人服,则大明江山稳固,天下人不服,则大明江山危矣。”

杨廷和暗中打量了一下斗鸡般的江彬和阴险狡诈站在一边的钱宁,又看了看张太后,心想:江彬、钱宁贼子的反骨已露,如果不退让一步,必然激他们血溅当场。为今之计,只得走一步算一步,保护了太后再说。于是他说:“微臣以为,太后的安排无疑是兴国之举,江将军为大明江山计,话也不无道理。微臣有个两全之计,不知太后意下如何?” 张太后无奈,抹了一把泪,看着杨廷和。江彬也瞪着杨廷和。杨廷和说:“可拟三道遗诏,令汝安王、寿定王和兴王世子分赴京城继承皇位,三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先到为君,后到为臣。不知太后意下如何?”

江彬眼睛转了转,心里说:汝安王离京城八百里,寿定王离京城六百里,而朱厚熜离京城却有三千里,谁先到谁后到,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嘛!看来杨廷和不敢跟自己较劲了,是想给他找个台阶下。既然他能识时务,那么自己利用他们,岂不是能使事情更加顺利么!于是他说:“太后,微臣也同意杨大人的意见。” 张太后扫视了众人一眼,见众人垂头不语,知道大势已去。只好有气无力地说:“好吧,那就有劳杨爱卿代替已崩皇上草拟三道遗旨,火速送往三座王府去吧。”

孙悟空回到花果山,因为兵器不顺手,便有人向他献计,到龙宫去借宝。

《西游记》第三回【……特来告求一件。”龙王见说,不好推辞,即着鳜都司取出一把大杆刀奉上。悟空道:“老孙不会使刀,乞另赐一件。”龙王又着鲌大尉、鳝力士抬出一杆九股叉来。悟空跳下来接在手中,使了一路,放下道:“轻,轻,轻,不趁手,再乞另赐一件。”龙王笑道:“上仙,你不曾看这又,有三千六百斤重哩!”悟空道:“不趁手,不趁手!”】

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的兵器影射他们的身世或出身。猪八戒(严嵩)是农民出身,兵器是钉钯,沙僧(陆炳)是将门之子,他的兵器是斩妖除怪的降魔杖,那么孙悟空会寻到什么兵器呢?

《西游记》第三回【正说处,后面闪过龙婆道:“大王,观看此圣,决非小可。我们这海藏中那一块天河定底的神珍铁,这几日霞光艳艳,瑞气腾腾,敢莫是该出现,遇此圣也?”龙王道:“那是大禹治水之时,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是一块神铁,能中何用?”龙婆道:“莫管他用不用,且送与他,凭他怎么改造,送出宫门便了。”】

孙悟空寻兵器,这也不好那也不对,为了敷衍他,打发他离开龙宫,龙婆就建议送他一根定海神铁。《西游记》有许多版本,有的称是定海神针。本稿引用文字是从网上下载的一个版本。

龙婆送定海神铁,不是真想送,而是为了敷衍孙悟空。张太后要朱厚熜当皇帝,不是真心让他当皇帝,而是想把他当傀儡。

《西游记》第三回【悟空撩衣上前,摸了一把,乃是一根铁柱子,约有斗来粗,二丈有余长。他尽力两手挝过道:“忒粗忒长些,再短细些方可用。”说毕,那宝贝就短了几尺,细了一围。悟空又颠一颠道:“再细些更好。”那宝贝真个又细了几分。悟空十分欢喜,拿出海藏看时,原来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乃一段乌铁,紧挨箍镌着一行字,唤做“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

如意金箍棒究竟如意到了什么程度?

《西游记》第三回【他将那宝贝颠在手中,叫:“小,小,小!”即时就小做一个锈花针儿相似,可以摁在耳朵里面藏下。众猴骇然道:“大王,还拿出来耍耍。”猴王又去耳朵里拿出,托放掌上,叫:“大,大,大!”即又大做斗来粗细,二丈长短。他弄到欢喜处,跳出洞外,将宝贝揝在手中,使一个法天像地的神通,把腰一躬,叫声“长!”他就长的高万丈,头如泰山,腰如峻岭,眼如闪电,口似城门,牙如剑戟,手中那棒上抵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把七十二洞妖王都唬得磕头礼拜,战战兢兢。】

定海神铁——稳定四海的神铁。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随心所欲,大能捅破天,小能藏到耳朵里,它不是皇权吗!

不错,嘉靖皇帝的兵器——如意金箍棒,正是法力无边的皇权。

  苦乡说:

        

2
  • 88传奇币

  • 588传奇币

  • 1888传奇币

  • 5888传奇币

  • 8888传奇币

  • 18888传奇币

立即打赏

当前剩余0传奇币 充值

  • 1

  • 2

  • 3

  • 4

  • 5

  • 全部

今日剩余可投推荐票0

立即投票

忘记密码?注册新帐号

使用合作网站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