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莫愁湖上的笑声
莫愁湖,《西游记》中的大海,随着地壳的变化,当年烟波浩淼的湖泊,如今被割裂成了许多小湖泊,其它的分别被称为南湖、北湖之类,只有紧靠钟祥县城的这一块仍叫莫愁湖。莫愁湖四周雕栏玉砌,鲜花丽叶环绕,湖畔沿岸有钟祥体育馆、莫愁公园、嘉靖公园、游乐园、中国民俗第一村——莫愁村,等等。
导游小姐领着学生们来到莫愁湖,万大进说:“首先,我有一个疑问,除湖北省钟祥市、河南省洛阳市、江苏省南京市有莫愁女的塑像外,在湖南、四川、贵州、江西、安徽、福建等地都有莫愁女脍炙人口的神奇传说。并有多种《莫愁女》的地方戏剧,有的还搬上了荧屏。各地的莫愁女的籍贯、生平、生卒时代均异。这三个地方的莫愁女到底有没有关联?”
导游小姐:“词赋有屈(原)宋(玉),歌舞有莫愁。钟祥的莫愁女,是楚文化的杰出代表。地方志记载于2700多年前。河南洛阳的莫愁女,仅见于五代十国一首诗,至于江苏南京的莫愁女,始见于宋朝的资料。从时间上看,他们比钟祥的记载均晚了一千多年、上世纪八十年代,有部分学者就此事进行了争鸣,最后的结果是两种情况:一,河南洛阳,江苏南京的莫愁女可能是钟祥莫愁女的衍生物;可能是同名,并不是一个人。”
万大进:“可能是同名,这好理解。说他们是钟祥莫愁女的衍生物,这话从何说起?”
导游小姐:“秦军攻楚,莫愁女在保卫家乡的战斗中不幸落入秦军之手。当时没有纸,歌舞是最好的宣传工具。按照当时的惯例,谁灭了楚,谁就有可能在楚地封侯。莫愁女是楚国的歌舞之圣,影响极大,攻楚秦将王翦为灭楚后能有效的控制住这片土地,便很善待莫愁女,把她裹在军中,为自己在楚地封侯做准备。莫愁女一是被挟持无奈,二是为了寻找在楚军中抗秦的未婚夫,同时也为了给未婚夫留下一点寻找自己的线索,便走一路唱一路。攻楚秦**战楚国大地,她也唱遍了楚国大地,因而在楚国大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人以讹传讹,加上少数文人们的臆断瞎写,莫愁女终于被传得五花八门,进而变成他们当地人了。”
万大进连连点头:“有理,太合情合理了。”
十几个人,租了两艘游艇,并排游玩。万大进对导游小姐:“这里是莫愁女的故乡,你能不能讲一段莫愁女的故事让我们听?”
导游小姐:“当然没问题。”
当年,秦军攻楚,一路势如破竹,破了荆州之后,攻楚大将王翦便派了一彪军前来击郊郢(钟祥),没想到被钟祥守军打得大败亏输。无奈何,王翦增派五万军队,由一个叫衡猛的大将率领,驰援钟祥秦军。衡猛是个和尚,自古和尚上阵多用暗器,所以,钟祥守军连折了两员大将,一时上下震动。这时,莫愁女出了一个主意:让我上城墙演奏,分散秦军注意力,我军派一神箭手,暗中**衡猛,大事可成。
第二天,衡猛又直至城下挑战,忽见楚军中有五六个浓妆艳抹的女童,簇拥着一个雍容华贵的仙女,袅袅婷婷地飘到两军阵。在大家目瞪口呆中,仙女对衡猛说:“衡猛,你可知道我是谁?”
衡猛哪里知道仙女是谁,惊问:“你是谁?”
仙女说:“我乃楚国歌舞之圣莫愁女,你可曾听说过。”原来,这位衣裙拖地,长袖飘飘的仙女正是莫愁女。
衡猛是秦人,并不知道莫愁女的事情,听了莫愁女的话,他说:“你一个歌舞之圣,跑到两军阵前干什么?”
莫愁女说:“来到了礼仪之乡,将军不想听我弹唱一曲吗?”
一秦将连忙对衡猛说:“将军,莫愁女乃妖女,她到两军阵前为将军弹唱,必有阴谋。”
衡猛哈哈大笑:“多谢将军提醒,她大不了是想吸引我的注意力,派人暗中**我。等我破了她这招,看她能奈我何。”说完,又扭头对莫愁女:“莫愁女,你想唱就唱,想弹就弹吧。今天你唱死了本将军,算你的本事!要是唱不死本将军,本将军就誓要抓到你做一房如夫人!哈哈……”
莫愁女说:“好,我唱死了你,算我的本事。你抓到我做你一房如夫人,算你的本事。”说完,令人摆好琴,从容不迫地弹唱起来。
春秋战国,楚国是文化艺术最发达的国家,从上层建筑上讲,楚国有管乐曲的官,就是今天,国家一级琴师大多只能弹七弦琴,而当年莫愁女却能弹十二弦琴。而秦国,就是宫廷歌舞,也只不过是拿着一个沙罐边敲边“依依呀呀”而已。所以,莫愁女的琴音如天籁之声,衡猛开始还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到后来便渐渐地听入了神。莫愁女是什么人呀!今天为了彻底吸引衡猛的注意力,她**加琴技,从《高山》《流水》一直弹唱到《阳春白雪》,把所有的人都唱痴了,唱傻了,全然忘记了这是在两军阵前,大家手里都还拿着刀枪。
楚军的神箭手藏在军中,见衡猛已被莫愁女唱傻了,大家也都如醉如痴,他便暗中张弓搭箭,觑准衡猛,一箭射去,正中衡猛面门。衡猛大叫一声,栽下马来。楚军见状,立即挥军掩杀,可怜那些秦军好些都沉醉在美妙的音乐中没有回过神来,楚军掩杀过来,他们糊里糊涂便做了无头之鬼。数万秦军,眨眼之间,一半被楚军所杀,一半一哄而散了
大家听到这儿,热烈地鼓起掌来。
导游小姐:“同学们,今天时间不早了,现在我问大家几个问题,能回答的晚饭时罚酒一杯。回答不上来的,我认罚一杯。”
徐倩说:“你说错了吧,应该是回答不上来的罚酒一杯!”
导游小姐:“我没说错,大家觉得该罚我的,到时也不要手软。”
万大进戏谑道:“小姐的酒量肯定很大,怕到时喝不好酒。”
导游小姐风趣地:“对,众人熙熙,皆为利来。众人攘攘,皆为利往。我不能到时候看着你们喝酒,而我没有酒喝。”
万大进嘻笑道:“行,你提问吧,到时候别怨我们灌得你哭鼻子抹眼泪。”
导游小姐:“好,我开始提问了。”清清嗓子,煞有介事地:“刚才大家已经知道了,莫愁女既是《阳春白雪》的作者,也是《阳春白雪》的歌吟者。那么,《阳春白雪》是华夏文明高雅的代称,《下里巴人》是大众通俗的代称,大家知道吗?”
大家异口同声:“知道。《阳春白雪》,曲高和寡。”
导游小姐高兴地说:“好,大家罚一杯!”
众人哄笑:“啊!”
万大进打趣徐倩:“就你这素质,还知道《阳春白雪》?”
徐倩反戈一击:“都像你,就只知道《下里巴人》!”
导游小姐:“好,请大家注意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大家都知道吗?”
众人异口同声:“知道。”
导游小姐故意地:“大家确定自己知道?”
大家纷纷表态:“我确定自己知道。”
导游小姐:“好,大家罚第二杯了。”
大家笑开了。
学生甲对学生乙:“你不能说不知道,罚导游小姐一杯呀。”
学生乙:“我连这句话都不知道,还算是个读书人嘛!”
学生甲:“还读书人呢!你充其量也就是个白痴,离植物人只有一步之遥。”
学生乙:“我倒觉得你不知道装知道,是狗鼻子上插葱。”
万大进问导游小姐:“小姐,恕我冒昧,你刚才说提问要围绕这莫愁湖畔所发生的事情。这句惊世名言,跟这里有关系吗?”
导游小姐:“楚国八百年的历史,有五百年以郢都为都,这里为陪都。秦军攻陷郢都后,楚军元帅项燕率军退到这里。因为想到国都已陷,陪都难保,为激励士气,项燕便城墙上高呼: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就是凭着这句话,士气低落的楚军,又在这里与秦军展开了一场空前悲壮的血战。莫愁女就是在这场血战中被俘的。”
学生甲站了起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充满血性和豪气的话,一直是我的座右铭,没想到它就诞生在这里。”说完,对着城区,深深地地鞠了一躬,然后说:“我自罚三杯。”
大家热烈地鼓掌。
导游小姐:“当年赞美莫愁女,时人用了一句话:长袖善舞。这句话大家知道吗?”
学生丙挥手朗诵:“予我长袖,我必善舞。”
部分人立即挥手应和:“予我长袖,我必善舞。”
大家都应和起来:“予我长袖,我必善舞。”
导游小姐:“有没有人不知道?”
大家一起:“没有。”
导游小姐:“这么说,你们要自罚酒三杯了?”
大家都快乐地笑了起来。
导游小姐:“大家还怕不怕罚酒了?”
万大进:“不怕,你就接着提问吧。”
导游小姐:“这么说,你的酒量也不小,怕晚上喝不好酒了。”
学生丁快乐地说:“小姐,你这不是用他的矛去戳他的盾嘛!原来你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啦!”
大家轻松地笑了起来。
导游小姐:“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君王赐了封号的人,是见官都平级。那个时代,女人是男人的附属品。歌舞之圣莫愁女可谓是女权先锋,她为妇女做了很多事,其中有两件事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
学生乙:“哪两件?”
导游小姐:“一是她为表妹在家招夫,并且让男方改跟表妹家姓,让无子的舅舅家后继有人了。此风一开,女人在家招夫续香火的事情便在全国慢慢兴开了。女人招夫续香火的事情,大家知道吧?”
大家:“知道。”
导游小姐:“不一定吧。”问学生乙:“新中国成立后,招夫续香火的事情基本上不存在了,你怎么知道?”
学生乙:“虚处说,电视电影上见过。实处说,我爷爷就是上门女婿,我现在的姓就是我奶奶的姓。”
导游小姐:“第二件,女人招亲抛锈球……”
大家立即抢着说:“这件事,我们就更知道了!”
导游小姐:“这件事也知道啊!”做作地叹了一口气:“唉,我的命真苦,看来晚上我是弄不到酒喝了。”
大家开心的哄笑,游艇歪斜了要翻,很多人都站立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