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来的春风不断的吹拂着北国大地。
忽然有一天,姜小鱼发现亮眼的绿色榆钱已经一串串一簇簇地缀满了榆树枝头。
榆钱是榆树的种子,因其外形圆薄如钱币,故而得名。
有的小孩们拿着长杆子开始够小榆树枝捋榆钱吃。
姜小鱼回家一说,大姐和二哥、三哥都同意明天就捋榆钱去。
姜小鱼好不容易盼来第二天,姊们几个一起来到自家的老榆树下。
这棵大榆树有20多米高,参天入云的,两人合抱那么粗。
没有枝丫作抓手的树干姜小鱼可爬不上去。
这个爬树的技术活儿是二哥的。
二哥不胖,但是灵巧。
只见二哥挎上两个空书包,紧紧腰带,双手扣树,双脚一蹬,爬上一截,双手上移再次扣牢,双脚再一蹬,又爬上一截。
一会儿就爬上去了。
“妙的像个小猴儿。”大姐说。
树下的几个人都是这样想的,所以相视一笑。
二哥先折下好多枝条丢下来让大家一起捋榆钱,然后自己在树上往书包里捋。
小鱼和姐姐哥哥们一边捋一边往袋子里装,还时不时往嘴里塞一大口嫩嫩的榆钱,腮帮子鼓起来,有点滑稽。
二哥捋满一个书包,骑在一个结实的粗树枝上,用背带系上口,喊:“小鱼闪开。扔啦!”
一个装满榆钱的书包啪的落地。
一会儿又扔下一书包榆钱。
二哥还在捋,捋下的榆钱装在自己袄荷包和裤兜里。
荷包和兜都满了,实在没地儿放了,二哥又折下几根满是榆钱的细树枝,这才作罢,出溜出溜,溜下树来。
即使大捋特捋,老榆树仍然绿意盎然。捋掉的榆钱对如此大树来说,不过九牛之一毛。
大姐说,最后这几根就送给邻居们尝尝这老榆树的榆钱。
赤脚医生说榆钱助消化、防便秘,还能防治寄生虫;榆钱、榆树皮、榆树叶都入药,能安神,治神经衰弱、失眠。
榆钱的吃法生熟皆宜。
将新鲜榆钱洗净,加白糖搅拌,鲜、嫩、脆、甜;
新鲜榆钱拌上盐、酱油、醋、辣椒油、葱花、芫荽,别具风味。
这是生食二方。
还有熟作诸方:煮粥、笼蒸、做馅。
用大米或小米煮粥,米将熟时放入榆钱煮5分钟,此榆钱粥吃起来喷香滑润。宋代欧阳修曾点赞,诗曰:杯盘粉粥春光冷,池馆榆钱夜雨新;
蒸锅加水烧沸,放上篦子铺上湿笼布,把榆钱加盐、十三香、葱段、姜末搅拌均匀,放到锅里蒸20分钟出锅,蒜末、盐、醋、酱油、辣椒油、香油调匀浇在榆钱上,此谓榆钱蒸菜;
还可以将榆钱拌以玉米面做成窝头或饼子,然后上笼蒸半小时起锅;
将榆钱切碎,加鸡蛋调匀,包水饺、包子,清鲜爽口,齿颊留香。
在当时粮食不足的年代,榆钱以及白茅根、苇钻子就是芦笋等能吃的东西成了重要的补充食品。
而村前村后的一些榆树最初多是姜小鱼家的老榆树榆钱成熟随风散落四方,自然繁衍而生的。
姜小鱼给胡三婶子等几家邻居送榆钱的时候,邻居们都十分感谢,因为榆钱谐音余钱,寓意吉祥。
姜小鱼代表姜家人,好话收了三箩筐,乐的眉眼含笑,笑脸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