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天便是黄道吉日,董家门庭若市,热闹非常。董婵凤冠霞帔一身新娘子装扮,凤霞和女道士们陪坐在她身旁。陈昭身系大红绸子花朵,站在堂外迎接上门道喜的客人。一间偏房,管家坐在一张桌前,门口贴着一张红纸说明,每人最多只收五十文。有人问为何只收五十文,他们是来贺喜的,不是花钱来买一顿酒吃。管家答他家大人原本连一文都不想收,是郡守大人相劝,这才同意最多只收五十文,不收,是怕你们不好意思留下来。大家听了,皆言董霖是位清正廉洁的好官。
来人中不乏读书人,读书人脱俗,有人奉上他的画作,有人送上自己写的贺词或贺联,这些人就是钱松等人。胖虎混在这些人中,向他们炫耀他在除妖中的各种神奇,又说他将来要娶公主。人比人气死人,钱松奉承道:“吴公子,苟富贵,勿相忘。日后您要是成了驸马,千万别忘了提携我们,我等愿为驸马大人牵马坠蹬。”钱松不说还好,一说惹得胖虎气恼,说钱松以前不知道他是谁,骂他是驴就算了,怎么一说他将来要当驸马就骂他是狗,合着他怎么都不是人。钱松慌忙解释,吴公子误会了,学生怎敢骂您是狗?学生说的这个苟,是书上说的如果的意思,不是百姓家养的那种狗。学生的意思是,如果吴公子日后富贵了,千万别忘了我们……
黄冲父子也来了,是带着贵重的贺礼来的,到管家那登记时愣住了,怎么也不信贺礼只收五十文,但红纸上写的分明。黄冲父子现在说不出是仇恨还是感激,说仇恨,是因为灵宝三人的到来,让他们一夜间从官宦人家变成了平民;说感激,是因为灵宝和董霖并没追究他们的罪责。想了多次,黄冲认为现在的这个结果还不错,官不当了,可以带着这些年收敛来的钱财回原籍,过富足悠闲的日子。最后黄冲父子留下一百文,也不吃喜酒就走了,走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不想陷入这落地的凤凰不如鸡的尴尬境地。
吉辰已到,开始拜堂。
董婵的亲娘早逝,董霖就让他的一个远房姐姐董婵的表姑替代,二人坐在堂屋的正处,灵宝、观贞等贵客坐在正处的两旁。主持婚礼的司仪由县衙的主薄担任,站在正处的一个角落,其他人等分成两行,远远地一直站到堂外。“吉时已到,新郎、新娘拜堂!”司仪扯开嗓子喊,随着喊声,事先请来的鼓乐班子吹奏起喜乐,陈昭手握红绸牵着董婵上来。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拜堂程序完毕,众人以为司仪接下的话是“送入洞房”,哪知司仪却道:“各位来宾,各位亲朋,今日董大人家是双喜临门,除了陈大人和董小姐成婚以外,接下来是董大人收郡守大人的弟弟为干儿子,从此往后,董大人儿女双全,子孙满堂!”众人先是诧异,随后一起鼓掌叫起好来。
胖虎走到董霖跟前跪下:“儿子吴虎,给干爹磕头,祝干爹你老人家越活越长!”说完咚咚咚叩了三个响头。董霖激动得胡须颤动,**胖虎的肩膀让他起来,接着叫一边的海棠把礼物呈上。海棠捧着一个托盘过来,托盘上盖着红绸,红绸下的东西显得方正。胖虎期待,期待董霖送给他的是份特别贵重的礼物。董霖接过掀去上面的红绸,胖虎的眼睛登时直了,不是什么贵重礼物,而是一本线装的书籍——《论语》,当然上面的字胖虎不认得。董霖语重心长:“儿啊,爹不知送你什么礼物好,跟郡守大人商量了商量,他建议爹送你这本书。古人说的好,学了《论语》可知理,儿今后要到朝中做事,不懂得《论语》怎么行?爹希望你今后好好读书识字,做事明理成为国家的栋梁。”
大失所望!胖虎对读书没兴趣,有心不收见灵宝点头,只得接过来道:“谢谢干爹教诲,儿今后一定好好读书,不辜负干爹的期望!”
又到董婵跟前行礼,董蝉也有礼物相赠,不过这次看着有些沉重,红绸掀去露出一块方正的白色石头。“弟弟,这方石砚是姐姐的心爱之物,是爹以前送给我的,姐现在把它给你,希望你以后能够潜心读书习字。”得,董婵像是跟她爹一个鼻孔出气,说出来的话都是同样的含义。胖虎已不是失望而是丧气,不知道这董家父女俩今天怎么了,他越不喜欢啥对方就越送啥,愣愣地站在那儿不肯接受。知道胖虎拿着兰花当野草,拿着灵芝当蘑菇,不晓得这块石砚的不菲,灵宝让他赶快收下董蝉的这份心意。胖虎说这是块石头,他以后带着怪沉的,灵宝讲这是一块石头不假,但你可不知道这块石头的用处,它是读书人写字离不开的至宝,文房四宝中的砚,而且不是一块普通的砚,是天下第一名砚——端砚,并以白色为最贵。你觉得它可能不值钱,可我告诉你,黄金有价它无价,你这是在拿着美玉当顽石。
“啊!原来是宝贝,那它能卖多少钱?”
“多少钱都不能卖!”
拜堂、认亲的仪式结束,陈昭和董婵被送入洞房,其余人等则是吃酒划拳。灵宝告诉董霖,他们姐弟明天即走,观贞也说她和师妹们明早就告辞,董霖的神色一下子黯然,喊过海棠低语了几句,很快陈昭和董婵又来到客堂,向客人们一一敬酒。敬酒完毕,董婵说在怡香院,灵宝只答出了她的前两题,这第三题就是和应试到第三题的人合奏一曲,以探察他对音律的掌握和理解。她见大人手中经常提萧,猜想大人一定是一个通晓音律之人,所以在大人离去之前,董婵恳请能和大人合奏一曲。知道董婵是想用这种方式和他告别,暗喻他们今生虽然没有情缘,但无论到何时,他都是她心目中的知音,灵宝谦虚那他就献丑了,欠缺之处还请董小姐包涵。
古筝放好,灵宝的紫竹萧也有人拿来,董蝉问灵宝想和她合奏哪首曲子?灵宝讲现在名门望族之中,秘传着一首曲子叫《梅花引》,不知小姐可否学习?“《梅花引》?”董婵愧色她听说过这支曲子,但无缘学到,烦请大人先吹奏一下,她或许能跟随。灵宝提议合奏这首《梅花引》并非为了卖弄,而是《梅花引》这首曲子整曲表现了梅花高洁、傲雪和凌霜的品格,此曲借梅咏怀,通过梅花的冰洁、芬芳和耐寒等品质,歌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灵宝认为董霖父女就是这样的人。
灵宝执萧吹奏,寂静的堂屋响起了低沉、平缓和优美的萧音,箫音淳厚、柔和、悠远,如怨如慕,余音袅袅不绝。《梅花引》的主题旋律舒缓重复,大体重复三遍,故后人将之称为《梅花三弄》。董婵只听了一弄,便将此曲记熟,随后跟着萧声弹奏。说真心话,古筝的音色更能体现《梅花引》这首曲子的主题和意境,这点灵宝非常清楚,这也是他选这首曲子让董婵弹奏的原由。
果然,董婵的筝声一加入,堂屋内的曲乐立刻充满了诗情画意。筝箫合鸣,将这首《梅花引》演奏的是超凡脱俗,孤芳自傲,表现出梅花天生不惧严寒,斗雪吐艳,疏影暗香,在白雪皑皑之中傲然绽放的无畏情怀。为了和灵宝保持和谐一致,董婵在弹奏上比灵宝慢上几拍,形成一种回旋重奏的形式,更加演绎出这首曲子的内涵和境意。在接下来的重奏上,曲调急促,高亢流畅,表现出了梅花在寒风中的巍然挺立。高潮之后,尾声渐渐平和,表现了梅花竞相开放,幽香散溢人间的动静相合。
奏罢,董婵仍沉浸在刚才的曲子里不能自拔。
众人听得如醉如痴,充分体验到优美合奏带给人的享受,就连胖虎这个只听到过迎亲鼓乐的乐盲,都胖脸陶醉胖脑袋直摇。
当夜,灵宝炳烛给司马道子王爷修书一封。这是灵宝写给司马道子的第二封书信,也是最后一封,因为此后不久,司马道子的军队被桓玄打败,司马道子父子双双被杀。
信中的大意是:陵县县令黄冲乃余祥之心腹,自上任以来对当地百姓加重赋税并贪污受贿,原陵县县令董霖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却受到余祥的排挤在家赋闲。学生经此地查知到这一情况,同时得知此地有妖邪作祟,已经害死了四十七条人命即将修邪为煞。黄冲身为县令除妖不力,却将责任推卸到县尉陈昭身上,并将其投入到大牢。学生深为此事不平,未及上奏先以丹阳郡守的名义除去黄冲陵县县令一职,着令原县令董霖继任,望王爷多加原谅。此后,学生和赶来的茅山仙道们一起铲除了妖邪,还了陵县百姓们的安宁。学生恳请王爷上奏皇帝,对董霖重新委任,另外,县尉陈昭乃将门之后,其祖父为国捐躯,陈昭担任县尉以来忠勇可嘉,尽职尽责,**了当地太平,请王爷酌情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