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少爷
1
1991年,小升初考试中,我使尽全身解数,仍是没能考上。这不能怪我,小学数学老师是个“工农兵大学生”,对炸鱼兴趣浓厚,几乎每天都拿着自制的土炮去汉江河炸鱼。整整三年,我们没有好好上过一节数学课,在他的灌输下,我们自信都已是炸鱼高手(只是没有机会实践),却连简易的方程式都不会解。
后来父亲找关系,交了350元“插班费”(相当于我家三季庄稼收入的总和),我才如愿进入青莫乡中学就读。选拔班干部时,我厚着脸皮毛遂自荐,当上了生活委员。
几天后,班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让我跟他一起去找一名流失生。这名流失生分在我们班,名叫谢清华,小考成绩是全乡第一名,然而却一直没有来报名,学校不愿流失这种优等生,就责令**务必将他找回来。
我们步行了半天,才来到歇马庙村。这个村子很穷:狭长的山沟里,零散伫立着一式的土屋,干打垒的墙体由于年代久远,都一副东倒西歪的衰样,如同步履不稳的醉汉一般。
几个小孩在追逐疯打,衣服皆破破烂烂,打着层层叠叠的补丁,两个六七岁大的孩子全身竟不着一根布丝,光着屁股吊着蛋,丝毫不知羞丑。
我们一路打听,才找到位于村尾的谢清华家。
这能算个家吗?不过是个勉强能够遮雨挡风的石岩屋——挨着较平滑的石岩,用几根木头搭出屋棚的骨架,上面苫着枯草。两侧用小竹棍排列,又用掺着碎稻草的黄泥巴糊上,就成了“墙”。
屋外,一个老头挨墙“坐”着——他只能坐,因为他的两条裤管是空的。他显然许久没有洗过头,花白的头发在头顶粘连成条块状,脸上沟壑纵横且干瘦无肉,眼珠深陷进眼眶,破汗衫上纽扣全无,敞怀袒胸——那胸脯也干瘦无肉,颇似一具干尸。
“请问这是谢清华同学的家么?”**问。
回答我们的是一只黑狗。它不知从哪里窜出来,恶狠狠地吠叫着朝我们扑来,扑到面前却又止步不前,虚张声势地吼叫着,一副色厉内荏的熊样。
犬吠声中,一个女人从屋里快步出来,喝退了恶犬。
她是谢清华的妈妈,衣着虽然破烂,但很干净,脸也很白,不似一般农家妇女那般粗糙。
而那个“老头”,竟是谢清华的父亲,时年不过四十出头。他原本是个木匠,挺能挣钱,所以过去他们家是比较富裕的,房子也是村里最好的。那年秋天,他欲挖一口红薯窖存放收获的红薯,不料挖到一半,窖塌了,把他压在土里,被刨出来时,就只剩下半口气。为了治好他的腿,家里能卖的东西全拿去卖了,最后连房子也低价易人,却终究没有治好。
2
**费了一番口舌,总算把谢清华劝回来就读。为了不流失这名优等生,学校破例免了他的全部学杂费。
不久,谢清华就成了学校的风云人物。他实在太优秀了,各科成绩皆名列全年级第一,他的一篇叫做《母爱如线》的作文,经**推荐,不仅荣获全市中小学生作文大赛特等奖,更在市报上发表。这在青莫乡是开天辟地头一回的大事,很快就传开了。那次,胖胖的乡长来学校视察工作,还指名接见了谢清华,亲切地拍着他的肩膀,勉励他继续努力。
谢清华少言寡语,总是独来独往,别人找着跟他搭话,他只是礼貌地一笑而过。大家认为他傲气,就不再自讨无趣。可我觉得,他那是自卑。
也许是我去过他家的缘故,谢清华与我渐渐成了朋友。在与他成为朋友之后,我发现他学习成绩好主要是他刻苦努力,他的智力其实并不出色,一道简单的数学题,他也要反复演算多次才敢往本子上誊写。
那篇作文获奖之后,所有任课老师对谢清华的要求都严苛起来,尤其是**,别人可以做错题,他却不能,没有别的原因,只因他是优等生中的优等生。作文课上,**对我们的作文都能睁只眼闭只眼开绿灯通过,唯独谢清华的作文要反复修改。
然而,谢清华再写出来的作文,水平皆很一般。**就让他一遍遍修改,不料他反而越改越差,最后只好推翻重写。好在**对他足够耐心,从作文立意到框架结构再到遣词用句,不厌其烦地对他进行全程辅导,希望他能再写出如《母爱如线》那样的好作文。
3
谢清华本来叫谢清,小学四年级时,班主任为他改名叫谢清华,勉励他以考取清华大学为人生目标。那位老师说,以他的刻苦程度,将来极有可能考上清华大学。
但是谢清华告诉我,他并不想考清华大学,他只希望将来能当上歇马庙村的村长。
我很吃惊:“你疯了,一个村长有什么好当的?”
谢清华笑笑:“你不知道我们村村长的权利有多大,谁家的好田好地被他看上了,他便想方设法霸占过去。那混蛋还做了很多坏事,所以我一定要当上村长,把他霸占过去的好田好地收回来重新分下去。”
我说:“他那么坏,就没人去告吗?”
谢清华冷笑:“告了又怎么样,那混蛋和乡长好得能伙穿一条裤子,谁能告倒他?”
我想了想,说:“我不知道你的想法到底是对还是错,但我觉得你不去考大学挺可惜的。”
谢清华神情落寞:“也许吧。可我一定要扳倒他,不然他还会做更多的坏事。”
若干年之后,我才知道谢清华痛恨那村长的真正原因。那村长不但霸占村民的好田好地,还霸占村民的女人。他是典型的恶棍村霸,村里稍有几分姿色的女人,软的硬的,他非要睡到不可。
其时,谢清华已经沦为杀人重犯,被关进深牢大狱,去服那长长的刑期。
4
**尽了最大的努力,谢清华还是没能再写出好作文,他虽然不死心,也只好悻悻作罢。不过,谢清华还是优等生中的优等生,无人能撼动他全年级第一名的位置。
**大名李文生,身高足有一米八五,体壮膀圆,像个运动健将。据说他是堰市师专毕业的高材生,因得罪了某权贵人物才被流放偏远的青莫乡中学。大抵这个原因,他的脾气很大,人缘很差。
**经常在课堂上发怒,拍桌子、扔粉笔是家常便饭,甚至动不动就掴耳光。他的手掌宽厚,手指骨节粗壮有力,一巴掌过去,被打者脸上立时便有了反应——五条红印清晰呈现,严重者甚至会口鼻流血。我们对他的右手望而生畏,封为“瘟神铁掌”。
体罚学生在那年头不算什么事,家长甚至还支持老师们这么做。严师出高徒嘛!只要不打出残疾就行。
**发怒时的表情颇为吓人,瞪着眼,咬牙切齿,甚至连头发都竖起来,真可谓是“怒发冲冠”,让大家都噤若寒蝉,胆小者甚至会吓得小便失禁——有次,一个女生回答不出提问,看着他怒气冲冲地走过来,女生吓得尿了裤子。
两个多学期下来,除了谢清华之外,我们都领教过“瘟神铁掌”的滋味。对此,大家都愤愤不平,这明显是偏心嘛。
没想到,不久后谢清华就挨了打。那次,**提出一个难度很大的问题,台下无人举手回答。再次提问,仍是无人举手。他的脸色变得可怕起来,将手中的教科书扔在讲台上,粉笔盒被无辜砸落在地,一支支粉笔欢快地蹦跳出来,全都摔断了。
这更加剧了**的怒火,他开始点人回答问题,点到的学生回答不出,被赏了重重一记耳光,接着他又点了一个学生,照旧回答不出来,又是一耳光过去。他一连点了十几个学生,结果都回答不出来,全都挨了打。
最后,他点了谢清华的名字。谢清华显然已经吓傻,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终于彻底爆发,疾步过去,扇了他一记耳光,破口大骂起来。
谢清华的脸上立刻呈现出五道清晰的红印。但是他没有哭,竟对**怒目而视。**怒不可遏,一把将他揪出来,命令他在过道里站好,然后抬脚朝他踢了过去。不料,谢清华竟然大胆地躲闪了一下,使**踢空了,脚上的鞋子如黑色的大鸟般飞出去,远远地落在一个角落里。
看到**脚上的袜子,我们不约而同地笑出声来——他的袜子原来是破的,五个脚趾都露在外面。
我们这一笑,犹如火上浇油。**是最讲究个人形象的,衣服大部分都是白色的,总是细心烫得整整齐齐,现在居然在我们面前暴露了他的破袜子,他能不生气吗?
**不好将脚放回地上,只好用金鸡独立的姿势站着,显得十分可笑。他气急败坏地命令谢清华去把他的鞋子捡回来,可是谢清华却好像没有听见他的话。**又大声命令了一遍,已经有些声嘶力竭的味道了,谢清华却仍然倔强地站着不动。
无情的“铁掌”再一次落在谢清华的脸上。盛怒之下,**这一巴掌的力度可想而知。清脆的响声中,只见谢清华的身体剧烈地晃了晃,鼻孔里顿时窜出了两条红色的“蚯蚓”。可他仍固执地站着不动,目光中充满了挑衅。**失去了理智,暴怒地咒骂着,一掌接一掌掴打着谢清华的脸。
谢清华犹如疾风中的竹子,在“铁掌”接二连三的重击中左右摇晃,下巴鲜血直淌,这些血有的是从他的鼻孔流出来的,有的是从他的嘴巴流出来的……
如果不是后来校长赶到,谢清华那次说不定会被**活活打死。他的脸肿胀了好多天才慢慢消退,一颗门牙被打落,说话时嘶嘶冒风。
**因此事被学校记了一次大过,不仅扣发全年奖金,还被责令赔偿200元钱给谢清华修补门牙。
5
谢清华怨气未消,故意与**作对。**讲课时,他要么东张西望,要么伏在课桌上睡大觉,有时睡着睡着竟把课桌推倒,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对谢清华的所做所为,**保持容忍,他希望时间能够平息谢清华心中的怨气。他相信,谢清华会变回那个优等生。
谢清华虽然放肆,作业还是写的。那次作文课,谢清华把他写的作文拿给我看,那篇不过五百字的作文干巴巴的,简直不堪卒读。我劝他,就算恨**,也要认真对待学习。
谢清华收起嘻笑之态:“如果我说这篇作文确实是我用心写的,你会相信吗?”
我摇摇头:“不可能,以你的水平怎么可能写出这么差劲的作文。”
谢清华苦笑:“其实我的作文一直就是这个水平。”
见我不信,谢清华想了想,从书包里翻出一个作文本递给我。
这个作文本保存得很好,边角连折痕都没有。我瞄了一眼,封面的姓名一栏写着“谢梅”,字迹隽秀,翻开来,头一篇竟是《母爱如线》。
谢清华说:“其实这篇作文是我姐姐的,以我的水平,根本写不出来。”
本子里还有几篇作文,篇篇都称得上是佳作。我忍不住赞叹:“你姐姐的作文实在写得太好了,她现在哪里读书呀?”
谢清华的眼圈慢慢红了:“她死了!”
谢梅的事我是后来才知道的。谢梅学习很好,可是读到五年级,家里出了塌窖事件,她只好辍学回家。她很爱读书,借了别人的课本坚持自学,想等家里经济情况好转再回校继续读书。可惜家里的境况越来越差,她一直没等到重新上学的机会。
谢梅是三年前出事的。十五岁的谢梅出落成漂亮的少女,恶棍村长便动了邪念。那天她去放羊,恶棍村长尾随着一路跟去,在野地里对她下了手。
谢梅被污辱后,把遭遇对妈妈哭诉。妈妈气坏了,却把气撒在了她身上,不但没有安慰她,反而给了她几耳光,骂她不要脸,干净的身子让老狗脏了还有什么脸活着,叫她**。
这本来是妈妈气头上的话,谢梅却真的去跳了塘。事后,妈妈斗胆去找恶棍村长,却被恶棍村长连哄带吓给应付过去,赔了点小钱了事。
我答应谢清华,不把他抄袭他姐姐作文的事说出来,所以**并知道他的作文水平其实很一般。
两天后,谢清华那篇干巴巴的作文出现在学校的“文化长廊”里,全文用毛笔字工工整整地誊写在整张白纸上,标题是醒目的红色毛笔字:青莫乡中学优等生谢清华优秀作文展示!
毫无疑问,这并不是一篇“优秀作文”,**的用意很明显,是想羞辱谢清华。此举效果立竿见影,马上引来很多人围观。
我和谢清华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走过去的。在众人嘲笑的目光中,谢清华的脸涨红了,嘴唇剧烈地哆嗦着。突然,他挥拳狠狠地砸在玻璃上,大块玻璃应声而碎。我吓了一跳,想把他拉走,他却挣脱我的手,转身飞快地跑了。他慌不择路地跑着,很快就和一个学生迎面撞上,他和那个学生都撞倒在地,脚上的一只鞋子飞了出去。但是他很快爬了起来,光着一只脚继续奔跑。
很快,他就跑出了校园,跑上了小路。他再次摔倒了,摔进路边的一条沟里。我的心悬到了嗓子眼,而他在摔下去的一瞬间,飞快抓住沟边的一棵小树,借力纵身跳上路,再次奔跑起来。
很快,谢清华的身影就消失在薄薄的夜幕里。
6
当晚谢清华没有回家,在山上坐了一夜。
那时虽已是初春,可山里的气候甚至比冬天还要冷,他竟然光着一只脚在荒山野岭坐了长长的一夜。他告诉我,当时他什么也没想,头脑中一片空白,没感到冷,也没感到害怕,就那么直直地坐了一夜,甚至连姿势也没变。
第三天,谢清华被**妈送了回来。校方已经做出了开除他的决定,校方并不认为**的做法有何不妥。老师们经常会采取类似的手法刺激脸皮较厚的学生,且事实证明,该手法是行之有效的。
在**妈的哀求下,校长同意收回开除决定,不过除了赔偿玻璃外,他要谢清华写一篇不少于八百字的检讨书,当着全校师生的面做深刻检讨。
我本以为谢清华不会写检讨书,没想到他竟一口答应。写好后他拿给我看,让我帮忙修改润色。我读了一遍,发现这篇检讨书语句流畅,层次分明,远比他作文写得要好,只是他用了很多诸如“令人发指”、“禽兽不如”、“丧尽天良”等成语来形容自己。我帮他删掉了那些字词,但在念的时候,他还是按照原词原句念了出来。
谢清华变了。他不屑于再在课堂上捣乱,开始跟人打架。他打架时完全是一副不要命的架式,出手狠毒,不打赢绝不罢手。渐渐地,连高年级学生也都怕了他。很快就有坏学生投靠他,他来者不拒,悉数收入麾下,俨然成了在校园内呼风唤雨的老大。他疏远了我,说我是好学生,跟他不是一条道上的。
**去县城进修一周,回来时发现寝室门被撬,虽无财物丢失,生活用品却遭到严重损坏,被子、床单和衣服全被铰烂,饭钵里还被拉了一泡屎!
校方分析认为,凶手的目的显然不是钱物,倒像是泄愤,于是一一列出与**有怨气者,想以此入手找出凶手。可是,与**结怨者实在太多,几乎所有被他臭打过的学生都有可能作案,甚至连他的同事也有嫌疑。
此事不了了之,**自认倒霉,重新购置了生活用品。为了避免再发生此类事件,他花钱在寝室外焊装了铁栅门,时时都用链条锁紧紧锁闭。
防不胜防,**很快就再次中招。
教师宿舍后有间供老师们使用的简易茅房,连蹲位也没修,只在粪池上面放了两块厚木板,如厕者须蹲在木板上解决。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必先去蹲茅房,这是他的习惯。
那天早晨,**去如厕,刚解了裤带蹲下,一块木板突然断开,他脚下失衡,掉进了粪池里。当他带着一身粪便和蛆虫狠狈不堪地跳出粪池,几个老师正好闻声赶来。众目睽睽之下,他恨不能有条地缝让他钻进去。
经查,木板并非自然腐朽,而是遭到人为**。很显然,这又是一起针对**的报复事件。同上次一样,校方又大张旗鼓地彻查了一次,却再次无果。
虽经多次清洗,可大家觉得**身上的臭味犹在,皆对他敬而远之。
两起事件,令**颜面扫地,从此连纸老虎的威风也没有了,变得木呆呆的,讲课时经常讲着讲着便发了癔怔,最后甚至连语言功能也开始退化,课都不会讲了。上级认为以他的情况不适宜再继续从事教育工作,就把他调到县里一个单位去做勤杂工。
7
谢清华安稳了一段时间,不再行凶打人。我们认为从此天下太平,不料刚松口气,就又出了事。
旗墩边有个用砖头砌成的简易台子,每周升降旗仪式后,校长都要站上去训话。这天,他刚登上去,台子忽然坍塌,他如同皮球般滚了下来……
经过现场勘验和缜密分析,校方最后认定,和**的遭遇一样,这也是人为事件,且凶手很可能是同一人。此人实在过于可恶,整倒了**,又将矛头对准校长!
事关重大,必须将凶手找出来。校长认定学生中肯定有知情者,遂下令全校学生不准下课,不准吃饭,也不准上厕所,直到找出凶手为止!全校学生,每人都要在纸条上写出嫌疑对象交上去。
不下课和不吃饭都能坚持,可是不许上厕所就不行了,大家只好老实照做。纸条收上去后,谢清华就被叫去了办公室。不久老师就来宣布下课,说凶手已经找到,就是谢清华。
我在纸条上写的也是谢清华。我的推断理由如下:第一,他很可能对校长要他写那篇检讨书耿耿于怀,所以要报复;第二,全校学生中只有他敢这么做。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我几乎敢肯定整倒**的那两件事是他做的。
在校方强大的攻势下,谢清华如实交待出,整**的那两件事是他做的,却拒不承认台子坍塌是他做的。校长自然不肯相信,命人将他用绳子绑在柱子上,让老师们轮流掴他耳光,一个打累了便再换一个。谢清华一次次被打倒在地,又一次次被揪起来接着再打。最后,许是被打急了,他开始反抗,竟把一个老师的手咬流血。校长做出开除他的决定,通知**妈来领人。
晚上,谢清华的妈妈赶来了。她本来很生气,在办公室外就扬起了巴掌,可见到谢清华,她的巴掌停顿在半空中。谢清华样子实在太惨了:脸上沾着鲜血和泥土的混合物,腮帮子肿起很高,把眼睛挤成了一道狭小的缝,头发被撕扯得乱糟糟的,如同干枯的杂草,衣服也被撕烂成条缕状。
谢清华的妈妈流着泪,一边解绳子一边问校长:“他还是个孩子,你们怎么能这样打他?”
校长冷笑:“他已经无药可救了,没把他交给公安就算偏宜他了。”
绳子一解开,谢清华就瘫倒在地。
谢清华辍学不久,他的父亲就过世了,他在一个远房亲戚的介绍下,到县城一家修车铺当了学徒。
8
谢清华沦为杀人犯是在那个热死狗的六月。当时我正在迎接高考,每天忙得连吃饭睡觉的时间也没有,弄得人不人鬼不鬼的,因为我不想将来再回青莫乡。
高考结束,我回家。在乡里下车,竟遇到一个初中同学,便找了家小馆子,买几瓶啤酒喝起来。闲聊中,我突然想起该同学是歇马庙村的,就向他打听谢清华的近况。
该同学有些吃惊,瞪着我说:“谢清华出事了,那么大的事,县报都登了,你不知道?”
到修车铺当学徒后,谢清华渐渐成熟,决定和从前告别,便用心跟着修车老师傅学技术。他聪明勤快,又肯吃苦耐劳,很得修车老师傅的赏识,将技艺悉数传授于他。
学会技术后,他也开了间修车铺。因为本钱少,他的铺子很小,生意时好时坏,没有顾客时,他便闲坐在铺子门口,看街上往往来来的行人,想起一些往事,想起姐姐,他就拿出那本细心珍藏的作文来读,读得泪流满面。他痛恨那个恶棍村长,连歇马庙也恨了起来,便想把妈妈也接到县城住。
谢清华回家那天,天气有点反常,没有太阳,却热得要死。爬上村头那座山,有风刮过,他脱下汗津津的衣服,身上顿时凉丝丝的。他的心情愉快起来,一阵小跑下山,向家走去。然而就看到了恶棍村长,令他吃惊地是,恶棍村长大摇大摆地进了门,将正在扫地的妈妈搂到怀里,并随手把门关上了。
谢清华感觉脚被什么力量牵引着,身不由己地走过去。从泥墙缝隙间,他看到恶棍村长抱着他的妈妈躺在床上,而妈妈居然还配合着村长的动作!
谢清华怒火中烧,握紧拳头,想闯进去将恶棍村长痛揍一顿。然而他最后什么也没做,只是慢慢地松开拳头,面条般瘫软在地。
恶棍村长终于出来了。看到谢清华,他并不惊慌,反而鄙夷地笑了笑。谢清华坐着没有动,眼睁睁地看着恶棍村长扬长而去。
妈妈出来了,神情惊慌,羞愧,内疚。她不敢面对谢清华,只是哭。谢清华慢慢站起来,径直走去厨房抓起一把菜刀。这是一把新刀,是他在县城的王麻子刀剪店买的。
他用手指试了试刀锋,雪亮的刀锋透出一股寒意,让他感到很满意。**妈惊骇地扑过来,想抢回菜刀,然而却被他推倒在地。他拿着菜刀朝恶棍村长家奔去,将妈妈凄厉的叫喊和哀求远远地抛在身后。
谢清华只用了一刀,就把恶棍村长的头颅剖开了,如同剖开一颗熟透的西瓜,红的白的,很丑陋地溅洒了一地。
恶棍村长的老婆和女儿看着他手中的菜刀,吓得惊声尖叫,跪在他面前,哀求他不要杀她们。谢清华连看也不屑于看她们一眼,转过身,大踏步地走了。
在谢清华被警察戴上重铐带走后,**妈就疯了,每天去河里搓洗身体,不停地洗,从早洗到晚,洗得全身褪皮、溃烂,没了人样。
谢清华杀人正好满十八周岁,被判了无期徒刑。后来我找到那张载有谢清华杀人案件的县报。除了整版文字,还附有一张他在法庭受审时的大幅照片,可能是记者没有拍好,也可能是报纸印刷质量差,照片看起来很模糊。
照片上的谢清华,目光仍然桀骜,面相却沧桑得像个中年人,下巴还蓄了很浓的小胡子。我盯着照片看了很久,也没能找到记忆中那个优等生谢清华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