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元宵节之后,时间仿佛变快了一般。天气渐渐变暖,春光渐渐盛了起来。
随着张太太和张先生在过了正月里便离开了邓府。不过,致远因为邓廷楠的劝告,一直待在家里。反正,沿着长江往省城走,走得快,也得一个半月呢!张太太见他不走,又因着三月三快到了,张太太想着,正好趁着三月三,去慈幼堂去抱个女儿来养。
一家人一合计,三月三这天,便去往了镇上的慈幼堂。慈幼堂在小镇的西北边,最是偏僻荒凉的地段。因着地价便宜,很早以前,便被当局定为了慈幼堂。
这天早上,张家的汽车,早早地就出发了。
车子里的气氛,有几分压抑。
明惠带着点儿泪意,对着致远说道:“致远,你就真的不考虑,留在家里?”
车子里的气氛,再度凝重。
“母亲,”致远略带清冷的说道,“好男儿志在四方。等我闯出了什么名堂来的时候,自然会回来的。”
明惠无奈地叹了口气,道:“哎,也是,男儿志在四方。可是娘只希望你平平安安地陪着爹娘身边。致远,无论如何,要记得回来的。”
张元贞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一直没有说话。
致远微微闭上了眼睛,躺在座位上小寐。
明惠拿出了手绢,默默地抹着眼泪。
很快便到了慈幼堂门前了。
汽车停稳之后,一家人从汽车上下来。司机从后备箱里,拿出了大量的吃食和礼品。一行人进了慈幼堂之后,率先见了慈幼堂的院长。
院长是个慈眉善目的须发全白的仙翁。明惠简单委婉地表明了自己的来意之后,便领着明惠去见孩子们。
瘦弱而苍白的孩子们,正在慈幼堂的志愿者的带领下,围着小操场跑早操。早春的小草,还没有完全长出来,只冒了绿绿的小尖头。孩子们轻快的脚步声,使得操场上扬起了一片尘土。院长带着三人看了一会儿孩子们的早操,一边聊着。
“一会儿早操完了,便是早餐。早餐之后,有一个自由活动的二十分钟,再然后就开始上早课了。”
院长笑着介绍着。
自从清末民初,大家的年景都不太好,已经很少有慈幼堂的孩子,能够在幼小的时候,便走出去了。
院长是意外的。
不过,看着来人一家三口的穿着打扮和言谈举止,他猜想,该是什么附近的大户吧!
明惠仔细看着那些孩子,一个一个,都瘦弱的令人心疼。
她很想多领几个孩子回去,张家固然是养得起的。一看到身旁的致远,她又犹豫了。总归致远也是她名义上的孩子。
她狠了狠心,对着院子说道:“有没有伶俐一些的,稍稍小一些的孩子?”
院长摸了摸自己须白的胡须,几乎已经快被摸得掉光了的胡须,笑眯眯道:“上个月刚来了一个三岁的小姑娘,这会儿估计才起来呢!太太要不要去看看?”
明惠看了看张元贞,看见他点了点头,才说道:“劳烦您带着我们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