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书签

设置

手机阅读

扫二维码

传奇阅读客户端

下载手机版

点击这个书签后,可以收藏每个章节的书签,
“阅读进度”可以在个人中心书架里查看。

第十七章 火烧上源驿

小说:五代十国传奇 作者:洪刘华字数:9096更新时间:2019-08-11 09:07:04

却说朱义先回,报说晋王慨然应允,须臾便到。朱温命人大摆筵宴,礼乐齐备;又有歌伎载歌载舞,甚是热闹。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这李克用已有几分醉意,朱全忠帐下将官仍频频敬酒。这时,大将葛从周举杯向李克用敬酒,李克用端详一番后说道:“此乃何人,孤怎见将军这般熟悉?”

朱全忠介绍道:“郡王,这是下官部将葛从周是也。”

李克用猛然怒道:“哼,原来是黄巢降将!只恨李存孝当初未曾将你打死,否则焉能活到今日。”朱全忠听李克用已是醉酒胡言,便挥手让葛从周退下,接着对李克用说道:“通美昔日各为其主,如今大家同朝为官,何必再想旧怨。”

李克用斜眼看着朱全忠说:“朱三呀朱三。孤与汝同朝为官?我朱邪氏三世效忠大唐,门庭显赫;而你朱三乃市井无赖,朝秦暮楚,背主求荣!鹌鹑岂可与凤凰同日而语乎?”说完大笑起来。这一语说得朱全忠满脸难堪。史敬思见李克用醉酒胡言,连忙拉他衣角,李克用借酒力一把推开,又说:“尚让归降之时,时溥将其诛杀。朱三你收容巢贼部下,因何隐瞒不报?那葛从周本是朝廷缉拿要犯,孤若奏禀万岁,圣上岂能饶你?”

朱全忠心头火起,不过仍强装笑脸:“全忠有罪,还望千岁海涵”。随手示意众将,众人纷纷向李克用求饶。李克用一看众人求饶,不由哈哈大笑,又饮酒一盏,便往外走去。左右部下搀扶回上源驿寝室去了。正是:

五凤楼前国舅戕

汴梁城里是非扬,

番邦英雄多磨难,

屡起祸端逞豪强。

宴散之后,汴梁众将皆聚于朱全忠府中。大将杨彦洪言道:“独眼贼今日酒席之上羞辱主公,我等岂能善罢甘休!今夜天赐良机,何不伺机而杀之。” 军师谢瞳也道:“昔日曹操宛城辱张绣婶娘,张绣也袭曹操大营,操大败。今日李克用羞辱主公醉骂众人,理当诛之。”

朱全忠拍案而起道:“欺人太甚!李克用说他三世保唐有功,今夜我让他绝世而亡!但不知李克用今夜有谁护卫?”

谢瞳言道:“据内侍来报,李克用身边护卫将官共三人,郭景铢、周清皆已入睡,值夜武将仅史敬思一人。”

朱全忠密唤杨彦洪听令:“李克用君臣都在上源驿,你今晚点军一千围住馆驿,四门放火,不问敌我,尽皆烧死!”杨彦洪受计便去点军,取干柴引火之物,搬于馆驿门首,到晚间放起火来。只见馆驿四围皆火,喊叫连连。李克用此刻酩酊大醉,睡得呼声震天,外边这么吵闹,竟然一点都不知道。郭景铢吹灭烛火,将李克用一把拖到床下,然后用凉水泼在他的脸上,李克用这才清醒。听闻外面吵闹,郭景铢告知详情,李克用大惊之下酒意全无,乃张目援弓而起,君臣四人急跑出厅来。只见火焰对面逼来。周清醉眼昏矇,即时烧死。晋王放声大哭,复叹曰:“吾君臣不想死于此处!”忽然一声霹雳响处,大雨倾盆,满驿之火尽皆浇灭。馆夫对晋王曰:“幸天赐大雨,火已灭焰。”晋王说:“若非此雨,我与众人皆死于驿中!”

于是三人上马乘电光而行。行不数步,杨彦洪率领人马挡住去路。史敬思持枪直取杨彦洪,战上数合,杨彦洪败走。君臣三人斩关出了北门。这时一声炮响,后面有人喊道:“独眼贼,葛从周在此!”只见葛从周率两千兵马赶出城来。郭景铢跑马不迭,连人带马跌下河去,水淹而死。史敬思叫曰:“父王快快逃生,儿臣回去挡他一阵!”勒回马来,挺枪直刺葛从周。葛从周把枪一晃,梁军将士一齐拥来。史敬思大怒,枪挑名将一十六员。回头看时,晋王把**向高阜处,正在看他与敌人厮杀。史敬思叫曰:“父王为何不走!”晋王曰:“父子同死一处,岂宜独生乎?”史敬思曰:“父王不可迟延,我今拒敌,你快放马逃生!”勒回马挺枪力战,众将并来,史敬思整战一夜,此时人困马乏,葛从周挺枪赶来,往史敬思左胁下一刺,立即血如泉涌。史敬思跳下马来,拔剑割下素袍半幅塞了枪眼,用勒甲绦系了,又复翻身上马,挺枪直刺葛从周。梆子响处,四下众箭齐发,史敬思枪眼痛得难禁,只得自刎于马上。后人有诗赞云:

血染征袍半幅红,

敬思犹自与争锋,

汴梁冲阵身遭厄,

自刎咸称死尽忠。

晋王见史敬思自刎身亡,只好放马逃生,朱全忠与杨彦洪乘马急追。杨彦洪在前,朱全忠落后。因天黑不能辨认,朱温错疑杨彦洪是晋王,一箭射去,杨彥洪立即殒命!【朱温果然神射!】

次日李克用回到大营,这才发现自己的中军大帐灯火通明,克用妻刘氏正襟危坐彻夜未眠。原来,有几个从汴州逃回来的士兵告诉了刘氏城中之变,为了稳定人心,刘氏将这几个人立马杀掉,然后召集各军主将到大帐连夜议事,决定一旦李克用遭遇不测,立即带着大军返回河东。刘氏也是代北人,巾帼不让须眉,一直随着李克用征战,是李克用的贤内助。李克用跟夫人抱头痛哭,心下恼恨朱温无礼,要整军攻打汴州。关键时刻,刘氏把李克用拦住了:“司空为国讨贼,解救诸侯之急,汴梁人无道,恩将仇报谋害司空,我们自当向朝廷上诉。倘若擅自举兵,天下人谁能分辨出谁对谁错,白白地落人口实”。

李克用听夫人言之有理,便忍着怒气率军离去。

李克用回师三晋之日赋诗于封禅寺内:

兴兵起河中,

举义盟华州。

群候复京师,

千里诛顽穷。

宴歌滋醉语,

同僚自相攻。

泣血羞悔己,

无颜回河东。

李克用于封禅寺为战死的将领郭景铢、史敬思、周清等人立下牌位,命寺内僧人为其超度亡灵。李克用亲率众人跪于众将灵位之前,哭表祭辞曰:

“克用荣居郡王,官至司空,逢汴梁之耻,悔酒色之祸。痛忆既往诸公:夜枕戈而待战,日浴血以忘眷。响龙骧而云涌,伴虎啸以雷颤。聚漠北之铁骑,扫京师之凶顽。未昭盖世之功,誓雪社稷之患。同抱经邦之略,皆怀济世之贤。将佐之才,当打之年;战死他乡,尸骨未还。吾痛心而不能节哀矣!”众人听后皆痛哭流涕。

却说朱温回到汴梁城,自言这祸惹得不轻,忽闻晋王派人送来一封书信,质问他为何恩将仇报。朱温复函道:“昨夕事变,朱温委实不知,恐是朝廷遣人与杨彦洪合谋而为,今彦洪已伏诛,还请公等谅察。”

朱温居然将自己的责任推得干干净净,还顺便挑拨李克用和大唐朝廷的关系。杨彦洪本是自己误杀,朱温却说成是就地**。

却说李存孝回太原拜见晋王:“儿臣救父来迟,罪该万死!昔日在长安分手,儿曾说父王先到,安营等儿;儿兵先到,安营候父王。倘朱温来请,切不可去,今日果中其计。”晋王曰:“几乎与你不相见也!经此一阵,周清等三百将士烧死驿中,郭景铢淹没桥下,史敬思战死,今汝来实是羞耻,此仇如何可复?”李存孝曰:“此皆父王轻敌之失。儿现在就去擒此贼来碎尸万段,以雪父王之恨,以报众将之仇!”晋王曰:“不可!未得天子明诏,若擅举兵相攻,则天下孰能辨其清白哉!且待其反情暴露,再来擒此贼,亦未为晚。”

李克用不久表陈僖宗:“朱全忠负义反噬,臣命差点不保,臣将枉死三百余人,乞皇上遣使按问,发兵讨罪!”

朱、李交恶,天下为之震惊,对刚刚平定黄巢起义的唐朝更是雪上加霜。史书载,朝廷“得克用表,大恐,但遣中使赐优诏和解之”。

李克用不肯服气,表至八上,极言朱全忠包藏祸心,他日必为国患。乞朝廷削他官爵,委臣率兵往讨,得除祸首,才免后忧。僖宗仍然不从。

这时的唐朝早已虚弱不堪,唐僖宗唯一能做的,也只有当和事佬。这俩大哥要是打起来,他可能又得去四川观赏大熊猫。

在大唐朝廷看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表面上对双方都很客气,实际上对李克用心存猜忌,甚至有意培植朱温势力,以牵制李克用的发展。

清初,王夫之曾说:“朱温,贼也;李克用,狄也。”在唐末乱世,即便唐朝廷明知朱温贼心不死,也不愿夷狄坐大,这就像一个无解的难题。

却说朱温**杨彦洪,晋王走脱,自言这祸惹得不轻。葛从周对朱温说:“节帅与李克用结下仇隙,如今势不两立,倘对方奏准朝廷合兵讨罪,如何是好?”温曰:“正虑此事,吾弟有何良策?”葛从周曰:“目今粮草充足,可立招军旗号,招募天下英雄好汉,事成则为帝王;事不成,纵有晋兵来敌,何惧之有?”朱温曰:“所见有理。”即日立起招军旗号。果然旬日之间,四方之士云集蚁聚,招军一万余人。邓天王亦来投军, 朱温大喜,遂纳重用。朱温谓众人曰:“今吾招军买马,积草屯粮,欲报李克用夺带、羞辱之仇,列位有何妙策?”葛从周曰:“大人志在复仇,欲图天下,今李克用受封天下都招讨,各镇军马俱服调用,而且他是王位,其势甚大,今大人只一节度使之职,威权不等,也须得个王位才好。”温曰:“汝言虽当,安能至此?”葛从周曰:“此事甚易,今僖宗宠一宦官,姓田名令孜,现任吏部尚书,朝廷政务咸听处分,大人何不修书一封告他?他见言词恳切,更有奇珍异宝为贽,必然荐用,得个王位。臣父生前与令孜关系尚可,后来因为替段国舅顶罪被杀。我假装认他是个好人,呼其为伯父,此事必谐。”朱温欣然从之,即将玉带二条,宝珠二颗,命从周星夜径上长安。

葛从周来到田令孜府前对军士说:“烦乞报与老爷知道,说有故人相访。”军士报入府内,田令孜道:“唤他进来!”从周入见曰:“伯父别来无恙?”田令孜沉吟牛晌后问道:“足下何人也?”从周曰:“我乃葛遇贤之子葛从周是也,父在世时常言伯父乃国之栋梁,朝廷柱石,虽周公、霍光不及也。父获罪朝廷咎由自取,从周年幼实不知也。”田令孜曰:“今居何处?”从周曰:“我在汴梁节度使朱温部下充一都尉。朱大人对伯父不胜仰望,特差卑职前来问安,奉书在此。”令孜接书,拆开视之。书曰:

汴梁节度使朱温顿首百拜,致书于大相国田丞相阁下:臣闻天子年幼,国事全赖阁下,公公诚当代之股肱,宦林之乔岳也。温滥司节使,调理军民,第职小而权微,奈将顽而卒惰。特修短启,聊贡輶仪,敬驰献于台端,幸筦存乎阁下。更恺乐施荐拔,得并爵于太原;曲赐吹嘘,早颁恩于汴水。仰祈电烛,无任冰競。

令孜看罢大喜,随即收下金宝等物,且曰:“吾有主意,来日便奏,圣上自有旨意。”随令葛从周私宅安歇。

次日,天色微明,僖宗升殿,早朝礼毕,田令孜出班奏曰:“迩来黄巢反乱,皆赖朱全忠及各镇诸侯尽行剿灭,各镇诸侯俱受封爵,陛下何不升全忠官职,使将士感德,上下归心,实安社稷之一计也。”帝曰:“相国之言正合朕意!朕即加封朱全忠为大梁王,赐他盖造王殿宫室,黄旌白钺,以专征伐”。随命使者径奔汴梁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自即位以来,天下晏然。冒失樱锋,既用人于扰攘之际;分封赐爵,当报功于太平之时。迩者,黄巢作叛,**动干戈,今幸殄除,实有赖尔朱全忠也。今特封汝为大梁王之职,仍守汴梁,于戏!盛典既行,大闲益懋,务使宗社奠安,边烽永息。宜体朕意,尔惟钦哉!

使者宣罢旨意,朱温山呼谢恩礼毕,两手加额,不胜之喜曰:“吾今得受梁王之职,大有威权,当别选良匠,盖造王府,臣下进见悉呼千岁,出入悉依王者之例。”朱温大行不仁,重敛于民,百姓不胜其苦。

黄巢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彻底打乱了唐王朝的统治秩序,各方节度使形成拥兵自重的局面,其中以宣武节度使朱全忠、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卢龙节度使刘仁恭、镇海节度使钱镠、淮南节度副大使杨行密等人势力最大。政治上,唐王朝已是号令不行;经济上,藩镇备专租税,不再向朝廷上供,唐王朝只能依据京畿、同、华、风翔等数州的租税来供应财政支出。

还有田令孜在蜀地招募的新军五十四都,每都一千人;还有王建等随驾五都。庞大的国家机器与其财政收入发生了严重的矛盾。

怎么办呢?作为僖宗朝的实际大当家,田令孜自然要想办法了。田令孜左思右想,这个动不得,那个没有钱,最后想来想去就把注意打到河中节度使王重荣的身上了。

王重荣的手里有安邑,解县两座号称聚宝盆的盐池,纵观古今,盐税都是国家最大的一项收入,而安邑和解县两座盐池的赋税,在全国总盐税收入都占的是大头,这两座盐池被王重荣控制着,每年只给朝廷进贡三千车盐,其余的一概留为己用。这么大一笔收入,统统被王重荣捏在手里,田令孜越看越觉得眼红。

光启元年四月,田令孜以朝廷的名义发布诏令,要王重荣交出手中两座盐池,并且由田令孜本人担任两池榷盐使。

这一道诏令出去,基本上就是要王重荣自己割肉给田令孜吃,王重荣脑子没问题,当然不可能同意,当时就上书朝廷明确表示,不可以!没了盐池我拿什么养活军队。

王重荣在强硬表示不可以之后,田令孜也不敢一下子就和他闹翻,毕竟王重荣在镇压黄巢的战争中立过大功,此外手上囤积重兵,也不是什么好惹的。田令孜只能以僖宗的名义派去宦官调节,前前后后跑了好几次,王重荣就是不松口,咋说咋不行,反正我不能给!

田令孜没办法了,又派自己的干儿子匡佑出马。刚开始王重荣还多少给田令孜点儿面子,但耐不住匡佑过于狗仗人势,极其嚣张,对王重荣没大没小不尊重。这可点着王重荣这个炸药桶了,破口大骂匡佑无理,又细数田令孜的罪状,越说越火大,最后直接叫人把匡佑拉出去砍了。

有冲动的人,当然也有冷静的人,千钧一发之际,多亏河中监军在一边儿劝解,匡佑这才保住了性命,但是这样一来田令孜和王重荣的梁子彻底结下了。

时年五月,田令孜再次以朝廷名义将王重荣调任泰宁节度使代替齐克让,然后又将齐克让调任为义武节度使代替王处存,最后再让王处存调任河中节度使代替王重荣,来一把偷梁换柱,三大军区司令对调,又担心王重荣不肯走,喊来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出兵护送王处存上任。

田令孜这办法还行,但是执行起来难度太大了,晚唐的节度使可不是朝廷说调就能调的,而且王重荣还手握两座盐池,更不能走了。更有意思的是,王重荣和李克用两人在镇压黄巢的战争中多次联军作战,可谓是一起扛过枪的好兄弟,李克用当然不会帮着田令孜恶心王重荣了,就连当事人王处存都觉得莫名其妙,觉得这事儿不能行,直接上表朝廷为王重荣辩护:“征剿黄巢,克复两京,王重荣皆有大功于国,不宜轻言调任。”

谁知道田令孜得了失心疯,一心只想收回盐池,根本不搭理王处存;王处存也没办法,王命不可违,只能带人上任了,刚走到晋州(山西临汾,属河中节制)就吃了个闭门羹,王处存也知道这是必然的结果,不生气,不计较,又打道回府了。

这么一来,田令孜觉得要和平解决王重荣的问题是不可能了,于是决定用武力解决王重荣。

王重荣向李克用求救。李克用与朱温有矛盾,而朝廷不辨是非,反而加封朱温为梁王,李克用对朝廷也不满意。此时李克用正在招兵买马,联合其他少数民族,准备进攻汴州,所以对王重荣说:“等我先消灭了朱温,回来再收拾田令孜。”

王重荣说:“等你消灭朱温回来时,恐怕我已经是阶下囚了。”

于是晋王遣大太保李嗣源径上长安,表奏朱温谋为不轨之罪,然后讨贼。一者出师有名,二者实欲报汴梁放火损将之仇。

却说李嗣源上表,被田令孜匿之,不与递奏,嗣源回报晋王,具言其事,晋王大怒,命李嗣源、李存孝发兵前来,一路并无阻碍,直抵长安。

僖宗升殿,田令孜进曰:“太原李克用造反,陛下早为定计。”僖宗听罢大惊,汗流浃背,放声大哭曰:“不想此人亦反,谁可敌之?”忽一人应声出曰:“臣父死于太原,切齿之仇,常欲报之,今李克用作叛,臣当引本部猛将迎敌,上为国家出力,下为先人复仇,死无遗恨。”视之,乃镇东将军艾祐也。

僖宗即命艾祐为总管,调理军马前去迎敌。田令孜出班谏曰:“艾祐虽将门之子,素不曾习战,今付以大任,非所宜也。更兼晋王部下十三太保李存孝骁勇逼人,非智勇兼全者不可与敌。”艾祐曰:“吾自幼从父学习兵书,深知用兵之法,何为欺我?若不生擒存孝,誓不回兵!”田令孜叱曰:“岂不闻李存孝一怒,直杀至五凤楼前!黄巢百万之兵尚且不敢迎敌,何况你乎?今日诸将老迈,皆懦弱之士,难以拒敌,不如复上西祁州,暂且避兵,发檄各镇,待四方兵至,谋复大位,此为上策。”众皆曰:“斯言是也!”艾祐亦不敢言,于是田令孜乘夜劫帝出了长安,径奔宝鸡山而去,从者只数百人,内外宰相朝臣一无知者。田令孜除了会逃,其它并无用处。

僖宗与令孜行了数日,人报晋王军马赶来。帝曰:“人马将近,必得险要屯驻,以待救兵。田令孜听帝之言,引至一县,名曰宝鸡县,县南有一山,极其广阔,可以暂住。君臣数百人走入山中,分兵四下紧守。

这一天唐僖宗忽闻喊声大振,李嗣源、李存孝人马到来,势如蜂涌,周回围绕,水泄不通。

田令孜不愿让天子与李嗣源相见,于是走入帐内,密唤家将田龙、田虎出擒晋王。田龙曰:“李存孝在彼,安敢近之?”田令孜曰:“他兄弟此来,必素体绒装赤手空拳,无能为也!”二将欣然披挂而出。李存孝回头,果见一彪人马到来。李存孝披挂不迭。田龙见李存孝手无兵器,更不打话,挺枪直取存孝;存孝一手夺枪,一手将田龙抓下马来,望山下一摔而死。田虎轮刀便砍,存孝将田龙的枪掷向田虎。枪从前胸进,从后背出,其速不减。不过田虎显然活不成了!正是:

豪毅英雄胆气粗,

轩昂人物世间无。

此行必定冤能报,

方表男儿大丈夫。

败兵进营,报说李存孝摔死田龙,枪穿田虎,僖宗听后放声大哭,慌与众臣商议。众臣曰:“如今粮草已无,与其饿死,不如宣他进来,看他怎说。”僖宗遂宣李嗣源觐见。李嗣源伏地高呼万岁。皇弟李杰叱曰:“汝来接驾耶,还是来劫驾耶?”李嗣源曰:“臣非接驾,亦非劫驾,特来面奏皇上请讨朱温。”僖宗无奈准奏。

邠宁节度使朱玫本想劫持僖宗,因田令孜挟持僖宗逃跑没有成功,朱玫退而求其次,将唐肃宗的玄孙襄王李熅捉到了.

捉到也就捉到了,朱玫灵机一动,脑子里生出一个念头来:干脆废了僖宗,让李煴当皇帝.

朱玫立马赶回凤翔,声称僖宗委以田令孜大权,以至于“纲纪堕落,**扰藩镇,召乱生祸。”他这样的做派,我们应该把他废掉,拥护贤者为君。

然而无论哪朝哪代废立皇帝都是天大的事儿,哪能说换就换,以宰相萧遘为首的大臣们当然不可能同意,而且僖宗即位以来并无大错,朝中大权都在田令孜手上,有啥问题都得算在田令孜头上,跟僖宗有啥关系?废立的事坚决不能同意。

朱玫根本懒得理他,直接拔出宝剑砍下桌子一角:“我立李氏一王,有异议者斩。”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满朝文武谁也不敢说话,朱玫乐了,立即奉李煴权监军国事,又封自己为左右神策十军使。事情刚开始还真有一些藩镇拥护,淮南节度使高骈看朱玫真敢废僖宗立襄王,马上奉表劝进。

但是没过多久,朱玫太贪心了,给自己加官侍中、诸道盐铁转运使,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这样一来就有点玩大了,引起很多人的不满。

本来在唐末藩镇中朱玫就是个小小个,像朱温、李克用、王重荣这些大佬都没敢挟天子以令诸侯,你朱玫算什么东西?

就连之前和朱玫一起挨过揍的凤翔节度使**符也觉得朱玫太过分了,不仅不受朱玫册封,反而上表僖宗声称朱玫擅立李煴为帝,是大逆不道的行为,要求出兵打死朱玫。

接着朱玫以襄王名义派去晋阳的使者也被李克用拿下,同时传檄天下,要求各地军镇一起前往关中暴打朱玫,共立大功。

僖宗看了李克用的檄文笑开了花,与此同时**符的表状也送到了,僖宗很欣慰,朕还没死呢,别人怎么能当皇帝呢?

僖宗加封**符为检校司徒,命他伺机而动,又命护跸都将李茂贞、杨复恭的义子杨守亮为金、商节度使,京畿制置使,率兵两万出金州,会同王重荣、李克用共同征剿朱玫。

朱玫觉得先下手为强,马上派王行瑜率邠宁、河西军五万出兵攻占凤州,一心要赶在各路勤王大军之前灭掉僖宗。

田令孜命王建为清道斩斫使;沿途多系盗贼,王建率长剑手五百人杀退众贼,开出一条道路来迤逦前进。看看走至大散岭下,车马不能通行,僖宗便取传国玺交与王建负着,君臣二人手拉住手登大散岭。一行人走着山中崎岖小道,甚是迟缓。

行到傍晚,忽见王行瑜兵马追至,放火焚烧阁道,顿时烟焰薰天迷住去路;那栈道已焚去丈余,势将摧折。王建肩负僖宗,向烟焰中一跃而过,幸得脱险。夜宿板下,君臣二人搂抱而眠。

僖宗头枕着王建膝上,略得休息一夜。至天色微明,王建扶着僖宗从草际起身,僖宗不觉大哭。哭罢,僖宗即解御袍赐与王建道:“上有泪痕,留为他日纪念。”

不久王行瑜就被僖宗的护跸都将李茂贞打败,十二月,李茂贞顺势取下凤州。朱玫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梦想彻底破灭了。

这时杨复恭传檄关中:“有得朱玫首级者,以靖难节度使赏之。”

朱玫部将王行瑜屡战屡败,听到这消息精神头立马就起来了,于是召集将领说道:“咱们打了败仗,回去也是个死,不如把朱玫弄死,再把皇上接回去,这样不只免了死罪,还能弄个靖难节度使做做,你们说好不好啊?”

这帮人都说行,王行瑜便领着大军回到长安。朱玫顿时发怒:“未得诏命擅自回京,你想造反啊?”

王行瑜冷笑道:“只为杀贼!”大手一挥,朱玫及其党羽数百人立即被拿下,随即全部斩首,接着王行瑜纵兵大掠。

这年的冬天异常寒冷,城里九衢积雪一直没有融化。长安城遭受抢掠剽剥之后,僵冻而死的百姓横尸蔽地,惨不忍睹。

李煴逃奔河中,王重荣假装迎奉,将李煴抓住杀死,并把他的首级函送僖宗行在。李煴虽是宗室,谋反自然是死罪。

僖宗**行赏,封李茂贞为武定节度使,王行瑜为靖难节度使。

唐僖宗终于可以回到长安继续打马球了。可是皇帝的车驾刚走到凤翔,就遇上了劫道的凤翔镇帅**符。

这时李茂贞正是积极表现争取转正的关键时刻,怎么能够听任第三者插足呢。于是**符瞬间悲剧了,不仅被李茂贞的神策军穷追猛打,还送上了自己的人头。

唐僖宗高兴坏了。一直以来不是起义就是叛将,他的幸福生活都让人搞砸了。如今一个乱臣贼子的大好头颅摆在面前,那滋味比打马球狂揽冠军爽多了。于是唐僖宗立刻加封李茂贞为凤翔、陇右两镇节度使,将**符空出来的地盘悉数赏给了护驾有功的李茂贞。

经过几番折腾,僖宗的身体垮了。文德元年(888)三月六日,27岁的僖宗终于在颠沛流离之后离开了人世。幸运的是,他虽然是几度逃离京师,却是在长安宫中的武德殿驾崩的,而且被葬在了靖陵。

由于僖宗孩子还小,大臣们觉得此时大唐已经风雨飘摇,还是立长君为好。不过在立长君的问题上,大唐朝廷又分成两派,大部分大臣主张立僖宗的六弟吉王李保,但是大宦官、枢密使、左神策军中尉杨复恭等人请立僖宗的七弟寿王李杰。

李杰嗣位后改名为敏,后来又改名为晔,这就是大唐倒数第二位皇帝——唐昭宗李晔。

昭宗相比于父亲和哥哥,确实贤明多了,而且立志于振兴祖宗基业,江山社稷,并打算从自身做起。昭宗曾对杨复恭说:“朕不觉得贤德,今日既然得到你的帮助登上皇位,那就应该去奢从简以示天下。朕看过先朝故事,尚衣局每日上御服一袭,太常每日奏新曲一首;而且自懿宗以来,每次游幸都要准备钱十万,金帛五车,乐工五百人,香车五百乘,诸卫士三千,从今伊始,这些奢侈糜费都可以取消了。”

从此可以看出,昭宗确实具备一个贤明君主所应该有的条件,而且他生得身材魁伟,举止端庄,英气逼人;因此他即位以后,朝廷内外都欢欣鼓舞。

  洪刘华说:

        

2
  • 88传奇币

  • 588传奇币

  • 1888传奇币

  • 5888传奇币

  • 8888传奇币

  • 18888传奇币

立即打赏

当前剩余0传奇币 充值

  • 1

  • 2

  • 3

  • 4

  • 5

  • 全部

今日剩余可投推荐票0

立即投票

忘记密码?注册新帐号

使用合作网站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