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29年加入中**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转入中**产党。曾任红军营长、团长,八路军纵队团参谋长,太行军分区副司令员、南下支队、河南军区支队司令员,中原军区纵队旅长、副司令员,鄂西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皖西**自卫军司令员,野战军纵队、铁道公安部队副司令员,海军旅顺基地、青岛基地、北海舰队司令员,**副司令员兼北海舰队司令员,**、**副司令员等职。参加了长征。是第三至第五届**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并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创奇迹,人已入棺起死回生
1933年10月中旬的一天,红三十六团、三十团攻打四川万源草坝场守敌的战斗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三十六团二营营长刘昌毅的右胳膊被飞来的子弹擦伤,所幸不太重,他蹲在地上让人包扎一下,又投入了战斗。“
轰隆”一声,敌人的一颗炮弹突然打来,在距离他约10米处的地方爆炸。
“刘营长!”通迅员和警卫员一边呼喊,一边跑上前去救护。
刘昌毅昏倒在地上,脸上身上多处负伤,有块弹片从他下巴左侧穿进右侧,牙齿打掉了好几颗。
由于失血过多,刘昌毅处于休克状态。团长、政委决定马上派人将他送往后方医院。
当务之急是输血。救人要紧,医生也顾不上那么多,在无验血仪器的情况下,找来几名战士,为他直接输血。
由于血型不对,他的体温骤然上升。医生不得不拔掉输血管,停止输血。
躺在病床上的刘昌毅持续高烧,面部肿大,不省人事。军、师**闻讯赶到医院看望,若不是医生介绍,谁都认不出他了。
第二天,医院传出话来,说刘昌毅“断气”了。大家的心情十分悲痛,许多干部战士流下了眼泪。其实,刘昌毅并未断气。当时,红军医院条件很差,有的连听诊器也没有,医生判断伤员死活,仅凭感觉,用手摸、耳听。
三十六团完成了草坝场的战斗任务,马上就要转移。部队安排专人为他办理“后事”,买了一口粗大的棺材,在附近山坡上挖了一个土坑,人已入棺了,准备盖板下葬。
“刘营长,你不能走啊!”警卫员胡少荣扶着棺材,哭得格外伤心。
负责处理“后事”的一位干部劝了两句,接着提醒道:“你再看看刘营长还有没有需要带走的东西。”
胡少荣朝躺在棺材里的刘昌毅看了看,陡然记起还有手枪忘了放在里面。手枪是在反围攻作战时缴获的战利品,刘昌毅特别喜欢。当胡少荣掰开刘昌毅的手,把枪放到他手中时,突然感到他的手微微地颤动。又摸摸他的鼻子,有微弱呼吸的感觉,便惊喜地说:“刘营长没死,刘营长还活着!”
大家顿时转悲为喜,把刘昌毅抬出棺材,送回医院继续治疗。
动手术,钢铁意志令人折服
1946年元旦刚过,中原军区第一纵队副司令员刘昌毅率领第三旅部队由河南息县城关向光山开进,在八里岔与猖狂挑起内战的国民党军一九九师先头旅遭遇。敌人摆开架势,朝我军开枪打炮。
“以牙还牙,打!”刘昌毅一声令下,部队冲上前去,一个回合下来,歼其1个营,击溃2个营。下午3时,敌仍无退走的迹象。刘昌毅担心天黑后敌后续部队赶来,形势于我不利,决定亲自去前沿观察地形。
刘昌毅上前观察了一阵子,正要返回时,敌人的一排子弹扫过来,有5颗击中了他。13年前下巴负伤时口里剩下的几颗牙齿,这次全部被打光。刘昌毅当即昏厥过去。当救护队把他抬到光山县泼皮河一纵司令部驻地时,他的伤口已全部化脓。
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接到报告,马上派白求恩大夫的学生、时任军区**长的潘世珍亲自给他治疗。
伤势严重,必须立即手术。但当时缺乏麻药和好一点的手术器械,潘部长与军区**和随行医生在刘昌毅床前商议着,感到很为难。
刘昌毅从昏迷中醒来,听见他们的议论,因自己不能讲话,就用手示意,要来纸笔,艰难地写下了歪歪扭扭的3个字:大胆割。
潘部长被刘昌毅的坚强意志和顽强毅力所折服,在一无麻药二无施救器械的情况下,用简易工具,冒险地给他做了手术。手术中,他没有半点呻吟,只是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渗出体外。
就这样,潘部长连续为他做了两次手术,剥开皮肉,放出了脓血,取出一颗子弹和原来残存在体内的一块弹片,但还有几颗子弹和弹片实在无法取出,导致他终日发烧昏迷,生命垂危。纵队领导派人在当地买了一口棺材,为他准备“后事”。
这时,正在宣化店地区视察的周恩来副主席得知这个情况,非常关心,指示立即派飞机送刘昌毅到北平协和医院治疗。当中原军区副司令员、一纵司令员王树声向刘昌毅转达周副主席的指示时,他噙着热泪,艰难地说:“谢谢周副主席的关心!”他考虑到北平当时还是国民党统治区,去那里会给组织上增添许多麻烦,就坚决表示:“我就是死在战场上也不离开部队!”
王树声将刘昌毅的意见报告给周副主席,周恩来赞叹道:“真是铁打的汉子!”并指示,“马上派人去武汉买药品和医疗器械,限定时间,越快越好,就地抢救!”
药品和医疗器械买到了。潘部长又给他做了3次手术,连红军时期负伤一直留在身体要害部位的弹头、弹片也取出了一些,总算把他从死亡线上抢救过来了。
宴会上,程潜连说兄弟有愧
1947年2月6日,国民党军整编第六十六师将刘昌毅部围困于保康县西的康家山。这里地势险要,敌人居高临下,敌我力量悬殊,情况对刘昌毅部十分不利。很显然,对于刘昌毅和他率领的这支部队来说,康家山这一仗是生死之战。为了突出重围,刘昌毅一面指挥部分人员在正面迷惑敌人,一面命令七团第七连从侧翼迂回,攻占敌制高点。该连在王挺基连长的带领
下,利用晨雾掩护攀上峭崖,似天兵突然出现在敌人面前,用仅有的5枚手榴弹和只有少量子弹的5挺轻机枪,将扼守在江家山顶对我威胁最大的敌1个加强连全部歼灭,并获取了敌人的通信联络信号。消灭江家山顶之敌,使部队在敌人的包围圈中占据了一个重要支撑点。接着,刘昌毅利用敌人的联络信号,以假乱真,率部边打边走。途中,部队几次被敌阻截冲散,又几次在约定地点会合。部队以“压倒一切敌人而绝不被敌人所屈服”的英雄气概,经过3天3夜的浴血奋战,终于胜利地冲出了重围。
国民党武汉行营主任程潜得知刘昌毅“率部逃脱”的消息后,十分气恼,大骂整编六十六师“是群废物”。还颇不服气地说:我倒想会一会这个刘昌毅,看看他是不是真有“三头六臂”。有趣的是,新中国成立前8天,即1949年9月23日,时任湖南省军政委员会主席、省**政府主席的程潜,作为国民党起义军将领,同张治中、**等26人一道应邀出席毛**主席、朱德总司令和周恩来副主席在北京六国饭店举行的宴会,偶遇正在这里养伤的昔日冤家对头刘昌毅。周副主席风趣地向程潜介绍道:
“这位就是你们当年悬重赏索取人头的刘昌毅将军。”程潜朝身体瘦弱,脸上布满伤痕但不乏刚毅之气的刘昌毅仔细打量一番,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然后深深地鞠了一躬,连声说:“兄弟有愧,兄弟有愧!”(摘自《红安开国将军》湖北**出版社彭希林/文
铁血战将刘昌毅
淮海战役,刘昌毅任中原野战军三纵副司令员。双堆集一役,三纵活捉黄维。将军曾设宴招待之。黄维于席间悄声告将军:“贵部可直接打过长江去。”将军问:“因何?”黄维曰:“能败我者,必能败江南之**。”
刘昌毅生性耿直,敢说敢干敢怒,无所顾忌。淮海战役后,中原野战军曾发一通报,点名将军纵容两干部无票乘车,并打骂列车员。其时,将军于开封疗伤,见通报莫名其妙,即策马飞奔商丘,将当事人带往刘邓**处,当场对质。后刘伯承元帅出面解围,曰:“通报错了,撤销。”将军方愤愤而归。
1977年,王恩茂任吉林省委书记前,邓小平召其谈话。王向邓小平反映刘昌毅在南京“靠边站”情况。邓小平曰:“刘昌毅是一员战将。打仗,攻无不克,守无不固。”(吴东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