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话表娘娘,补天一过,拯救子孙岂万千,天下各洲重生望,又来苍天魔云现。女娲飞天威万丈,一战灭魔大罗天,龙魔天界尽毁灭,魔龙死战娲皇尊,娘娘素手诛了结。三十六天界,至此皆是一片神仙圣境。
真是那,天苍苍下大地辽,自有光明普照生,一战灭魔娲皇道,亿邪莫挡娘娘威。孽龙称祖道万丈,古之神女一朝诛,方显道中更有道,魔焰之长神更高。
北溟狱海,大魔境宫内,一徒孙匆忙走进大殿,朝向高高至上的魔门都领袖,混鲲祖师倒身下拜,禀道:“启禀祖师爷,大罗天魔界,五亿三千多万同门,龙魔之祖魔龙天帝师伯,一日之间已让女娲所灭,无一生还矣。”
左右站队的魔门弟子徒孙们,个个听闻此言,万目睚眦,无不对女娲,怀恨得瞋目切齿,怒火中烧,满腔怒火,那在话下?
混鲲在上,听闻其报,微睁双眼,炯炯有神,面无表情,轻声回道:“本祖师岂有不知晓?退下。”
传报消息之徒孙,急急告退,出得大殿外后。魔界祖师大弟子蒙督,更是气愤填膺,走上前来,向师尊**必灭娲皇。
蒙督仰向师威,疾言厉气地请战道:“师尊,女娲欺我魔门太甚,此女神不出手则矣,一出手,便是灭了我北溟狱海,魔门教下这么大的势力,是可忍敦不可忍。再说魔龙天帝,历轮天地来与弟子也算情同手足,女娲灭我魔门天威下的这么多同门弟子,纵令她万死,尚难抵其之罪。弟子向师尊**,亲自前去会会她,弟子倒想看看女娲,究竟何大能耐,能否灭弟子!”
混鲲满面,对此冷漠甚十足,视他此名大弟子,冷冷回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魔龙天帝这逆徒,不听为师之言,有违为师旨意,胆大妄为地对为师法旨阳奉阴违,落得大罗天魔界上下徒子徒孙,一朝毁于女娲之手。而他不自量力,与女娲斗法,战败灰飞烟灭,终死在女娲之手,此乃实是咎由自取。”
蒙督闻师之此理,速忙说道:“但是怎么说,魔龙师弟也是师尊你的弟子啊。”
混鲲目光如电,锐利有神,视向大弟子蒙督,斥道:“身为为师之弟子,公然对为师旨意阳奉阴违,难道不该死吗?”
蒙督见师,威严无上,凛凛难抗,低首不敢,再度直视师尊脸,深邃犀利的眼神,更不敢再多嘴来。
混鲲往下,左右威眸,扫视两边,挤身于殿众徒儿,声若洪钟地言道:“魔龙天帝,有此一劫,合当气数已尽。然而女娲,如此不将本祖师放在眼里,胆大妄为杀我北溟狱海魔门教下如此之多的徒孙。那么她的下场,自然是更当罪该万死,本祖师自会令女娲,百倍千倍渐偿还,不然怎可彰显我魔门天威,魔恩浩荡。”
众徒孙们,齐齐面仰,魔门诸世掌教尊,共声不差而喊道:“魔门天威,天恩浩荡,混鲲魔道祖师爷,永无极尽各遥外,历轮天地,无穷千秋,无尽万载,一统无限,通通各方浩三界。无量天尊,永恒万岁万岁万万岁!”
混鲲现刻,接继对着,右左立满徒儿们,扬声说道:“女娲胆敢如此犯我魔门上下之天威,纵万死难恕其罪也。但是,汝等众弟子,诸徒孙们,自现在起,暂不得轻举妄动,敢违本祖师法旨者,格杀勿论!”
众徒孙们,虽心中万般不解,却岂能不知祖师爷的天威难测?自不敢不遵旨是从,亦不敢多加过问。纵如蒙督,立天教魔等这几位最深得混鲲祖师座下的亲传弟子,魔门资历最老者,身份一魔之下,万魔之上的崇高地位,依然不敢,多加过问,师尊何故会如此,此且已不提矣。
女娲娘娘,早已归降凡间,芦篷里边,端庄而坐,双目微闭之下,说道:“再过三日之后,本尊与夫君,便要回归天界,永居娲皇宫,而夫君,也永待天上太昊宫处。这人间,本尊与夫君的子孙们,三日后,就要离开他们了。”
元始微微点头,向娲言道:“女娲娘娘极舍不得他们,却又不得不忍心,远离他们而去。终究是天地有别,神凡各方。”
女娲仙姿玉颜间,毕露苦苦一笑来,道:“若说舍得,岂非天大的虚言?但正如鸿钧道祖所言,神仙与凡人,终究有别,若非本尊与夫君,与凡人有极深之缘故,岂能在凡界一待便是数十万年。”
伏羲视妻,叹息立过,朗朗说道:“但是,说到底,三日后,我们终究是要回归天界,远离咱们的子孙们了。以后,咱们的子孙,便要靠他们,自求多福,勇敢坚强地活下去了。”
宓妃这会,对父向母,嚷声说道:“父亲、母亲,妃儿也很舍不得他们,尤其是妃儿的大哥啊。”
伏羲听罢,轻轻点头,仍是那等叹气道:“为父与**,又何尝舍得典儿?然则正是,天命难违啊。”
宓妃闷闷不乐,九天玄女甜言蜜语,好生劝之,方可心情稍好些。
女娲眸光,视向亲女,立即问道:“妃儿,上得天界后,你是跟随**,住在娲皇宫,还是陪在你父亲的太昊宫当中?”
宓妃听后,连忙反问道:“母亲,为何父亲不能与你住在一起呢?”
女娲嫣然立一笑,道:“因为回到天界后,为母与你父亲,要自修大道,因此不能一直形影不离。”
宓妃闻听尊母话,又乃急忙过问道:“那为何,此处天地,尚处鸿蒙时期,你与父亲在那闷葫芦里不知待了多少个无量量劫了,为什么破出葫芦后,却不一样了呢?”
女娲听女这般问,依旧笑道:“妃儿,你是不会懂的。但是,为母与你父亲,纵算远隔天方外,阴阳同合体,虽非同一神,但却情比天高,四海齐聚,岂如之深。”
伏羲同样是那,欣笑而来应女道:“不错,妃儿,为父自当会经常去娲皇宫,陪**,赏天界圣境,下棋论道,**闲来无事时,亦然也。”
宓妃清脆,笑出一声,道:“妃儿想陪着母亲,住在娲皇宫内,也会经常去太昊宫陪陪父亲。”
九天玄女大喜,更笑道:“太好了,这样咱们女娲娘**娲皇宫,多一个好妹妹了。”
女娲此时,对着在场之诸位,忽地思起有一事,说道:“对了,在本尊上天界前,还有一事要办。”
娲尊言罢,右之玉手,掌心托着一块晶莹剔透,纯净透明的五彩神石,众都见状,问之何故?
女娲语笑嫣然,对此讲道:“此块五彩神石,是本尊上次,在天台山峰上所找到了三万六千五百块五彩神石,聚集为一块后,偶然发现了此一块,是当时众多五彩神石当中,唯一块孕有小小生命的五彩神石。它既然让本尊碰见,那它便说明,与本尊有缘,于是本尊便把它带了回来。”
伏羲与三清三友,各双目光,各自见状,点头称是。太元圣母,勉强可看出,其他神仙,均自一时,难以看出。
宓妃摸她头脑,紧忙向母,不解问道:“母亲,这里面会孕出什么生灵?妃儿一点也看不出来啊?”
女娲再是,视向妃儿,轻微笑道:“你当然是看不出来,因为此石里内孕着一只小猴子,而此块五彩神石,盘古开辟则以来,会随着这里面的一只小猴子,当他快出世之日,此石自会越长越大。当此只石猴出世之日,便会以天为父,以地为母。”
元始这时,语声微微而讲道:“贫道观之,此只石猴出世多年后,会成就太乙金仙之名,届时自有一番作为也。”
伏羲笑颜也点头,视向尊妻,玉手一只,所托那石,言道:“的确,到时又多了一位,名闻三界的人物,不过他却与我夫君二神,无师徒之缘。因此,不会把它带回天界。”
宓妃这下,瞧母继续发问道:“这一块五彩神石里的小猴子,既然与父亲和母亲无此缘分,那此只石猴又会何去何从?”
女娲闻女这番问,当即浑无慌张道:“本尊便将它,扔在东胜神洲,一个叫傲来国之处的一座名唤花果山的地方,此山常年来各猴最多,而他既然天生便是一只猴儿,自然与此山极有深缘。待多年后,它会吸尽了那天地日月精华后,崩石出世。至那时起,他的修仙之道路,便要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伏羲听妻所言,欲为之举,笑道:“算将起来,此只猴头,倒是与娘子可有半个孩子沾亲带故矣。”
女娲嫣然笑罢,道:“那如此说来,岂不也算夫君你的?”
宓妃向父又对母,倩容尽是赔笑道:“对啊,如此说来,妃儿算是这猴头的半个姐姐了。”
女娲欣悦又笑,接着言道:“此猴头的出世,来到这三界,还远不是时候。现在,本尊便将它送上那花果山之地。”
娘娘言罢,神光身化,转眼会处间便来到了娘娘所言的,此东胜神洲傲来国,名曰花果山之处。但见此山之景观,好一座花果山之圣地,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今番鸿蒙判后便已然而成。有诗为证:势镇**景山座,潮涌银山鱼入穴,波翻雪浪蜃离渊,东海之处耸崇巅。百川汇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满山遍野猴根生,今后必降孙大圣,欺心闹天遭天谴,世人皆称美猴王。
女娲娘娘,凌空在上,将此块孕有小小猴子之生命的五彩神石,高空一抛,此石渐渐,落于此处花果山之地。只待若干年后,正如娘娘所言,吸收了多年的天地日月精华后,崩石一出,此只石猴横空出世,再三百年过罢,闹得三十三天界灵霄宫,一时动荡不安。
女娲轻轻一笑,喃喃说道:“孩子,你这石猴虽非本尊补天之石所化,但却是本尊为补天拯救人间时,在天台山上所偶然寻之。你的体内已有本尊踢予你几分精气所护,准保你多年后,吸取这天地日月之精华。待到哪朝,时机一到,你会安然来到这天地之间,到时你修成怎样的证果,便一切看你的造化了,你也算是本尊半个孩子了。”
娘娘言毕,飞身已离,未需片刻,现时见她,回到芦篷原里内,继续随她好夫君,犹有三清与三友,闭目修心。
三日后,三友与三清,太元圣母与九子等等,早已回到天界,各归各处。女娲娘娘与伏羲大神,最后待在人间之日,次日正是夫妇创世神,终于至此,与他们的千千万万的子孙们,终究告别。子孙们当然是多么地依依不舍,成千累万,又如山积波委之众的子孙们,痛哭流涕,嚎啕大哭。跪倒在娘娘与太昊身前下阶之处,恳求两位老祖宗永远留下,长子少典,倒身下拜亲生父母伏羲与女娲。
女娲亲手扶儿起身,道:“典儿,为母的好孩子,为母与你的父亲,要带着你的妹妹妃儿,自今日起便要回归天界了。而典儿你,与神仙无缘分,自然不能带着你上得天界。因此,你不但要好好照顾你自己,更要好好照料你的这一群兄弟姐妹,你听明白了吗?”
少典强忍,心中悲离之苦啼,泣不成声,欲泪如泉涌,但却极不敢为。因他甚知,父亲与母亲,曾几何时,允他泪流实满面,许他声泪极俱下,只得强压心中悲泣,道:“母亲、父亲,典儿知道,典儿才不在乎成不成神,修不修仙,只是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再见到父亲与母亲,有朝一日能下界前来看望典儿?”
宓妃上前,对兄长少典,一个深切难舍之拥抱;兄妹二人,终于抱头,大哭一场。女娲与伏羲,倒也而今,毫不阻止。便让他们兄妹俩,好好地痛哭一场,心里会更好受些。
女娲娘娘,上前喊道:“子孙们,通通给本尊站起来,不许哭!”
成千成万的子孙们,亦不敢抗命,全部站了起来,个个高高抬头,看向了数十万年前,用黄土创造他们的祖母女娲娘娘。
女娲昂然,背手一双,俯看群群又一众,属她和夫,世代迄今子子孙,声大清响遍四处,道:“子孙们,本尊的好子孙们,五十多万年前,本尊下界,为了造出你们的这片大地之人间,与你们的人祖伏羲,原为兄妹,因阴阳交合之下,不得已弃兄妹而成为夫妻,此后便创造了你们的祖先。五十多万年后的迄今,你们的百千代祖父祖母们,不断繁衍子孙,直到如今的你们,仍然是我女娲,与伏羲的子子孙孙,世世代代,永远皆是!”
子孙们,不可枚举,数不胜数之下,不断高声呐喊着:女娲娘娘万岁,伏羲人王万岁。万众一心的高喊一止。
女娲又继一次,纵声地言道:“子孙们,天界与凡间,终究有别,你们的两位老祖宗,为了你们列代祖先,何能自强不自,励精图治,发奋图强,更为了本尊与夫君,我们俩的子子孙孙们一直在这片大地上,繁衍不息,在人间一待,则是整整五十多万年了。如今,我夫君二神,终于如愿以偿,看到了我们的子孙,四大部洲,都遍布有我们的人族,虽然有些已在其它部洲内,脱离华族,自成异族。但是,同样也是我女娲与伏羲的子孙代代。而华族,在雷泽这片宽阔的土地上的多年之生生不息,发愤图强之下,龙的传人,越来越多。”
“现如今,本尊为了你们继续,永远地生存在这块辽阔的土地上,以五彩神石缝补苍天之大洞,天塌下来,我女娲,为子孙你们,顶下了,沉沉大地将要陷落,我女娲也为你们荡平了它。那大罗天魔界,数亿万魔王,想下界来蹂躏你们,本尊上得天界,独自一战灭之,斗法与那龙魔之祖魔龙天帝,毁其大罗天魔界,诛杀此恶魔。现在,诸事已了,本尊与夫君,你们的两位老祖宗就要走了,永远地回归天界去了。从此以后,你们更要学则不固,发愤图强,听到了吗?”
举不胜举的子孙们,两行泪流,痛哭流涕之下,唯唯诺诺。
伏羲上前也几步,声比洪钟,遍响八处地喊道:“子孙们,休要伤心,莫要难过,固然你们的两位老祖宗,要走了。但是,本尊与娘子,会在天上,永远地保护你们,保佑你们以后,将来的子子孙孙们,一代又一代,一生无灾无祸,平安一世。若有妖魔入侵人间,胆敢伤害你们,你们的两位老祖宗,绝对不会放过,定会派出天神们下界,斩妖除魔,守护你们生生世世。因为,你们的子孙们,更是,我伏羲和女娲的子孙世代!”
万万千千的子孙们,悉数于此俱听闻,再一次感天动地。便此这样,则那一日,伏羲与女娲,带着他们的亲生女儿,洛神仙子宓妃,自此往后,永离地界,飞回了三十三天界,最后与注定留于人间的亲生之子少典,心伤离别。少典对亲伏羲、向母女娲,终于拥抱于良晌,抱头痛哭近一阵。至此,女娲娘娘,与夫君伏羲大神,双双身处在凡界,创世久而到今时,造出此番天地而来的人间,亦是这番开辟的人界,待够了那足足五十多万个春秋也。
日月如梭,似水流年,寒来暑往就这样,陪伴着创世夫妇神的人间五十多万年矣。如今,他们终于走了,走得很远,很远了。
而留在人间的亲子少典,后迎娶了有蟜氏,乃是姒姓部落之一,后世称之为中华炎黄母族,也便是后来,我们的华夏祖先炎黄大帝,此乃后话,且已不表。
宓妃随着自己的父母大神,现今升天,来到浩然上界后,洛神仙子,紧随母亲女娲,来至娲皇宫的大殿内。女娲娘娘,见到了五十多万年来,没有归回过的娲皇之宫,心中自有一番感今怀昔,不弃故旧。
九天玄女,左右前后护法白矖、腾蛇、白泽、麒麟,还有那镇守娲皇殿外之神童灵珠子,齐齐跪迎,一起欢天喜地,叫道:“恭迎女娲娘娘,造得人间,现终于归返天界,尊驾已回娲皇宫,可喜可贺。”
女娲轻微点头后,随口道声:“汝等平身。”
玄女等均已起身,各自笑逐颜开,眉飞色舞,各个心中定自有,说不出来的一番大喜过望。
但是女娲娘娘,似乎心下,难以心花怒放来;实因娘娘心里头,十分深明,为了永远地守护着她,与她贤夫即羲神,当年在大地上所造出来的人间,补天救世,一战灭魔,摧毁大罗天魔界,诛杀魔龙天帝一过后,却只是她,娲皇娘**一个,崭新之开始。竟是今后,四教相争,道魔大战,会有绵绵不断的强敌,会在异日,陆陆续续地等着她。但是女娲娘娘,她的心中万无一惧,绝不颤抖。
正是那,娲皇一战灭苍暗,惊魔之道惹众怒,迎来北溟狱海恼,归回娲宫娘娘待,一触即发三界乱。欲知后事如何,且闻下一章节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