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琴十七岁那年从县城中学初中毕业,回到生她养她的农村。人说十七八岁的姑娘一朵花。柳琴有一对水灵灵的大眼睛,皮肤白嫩,细腰窄肩,婀娜多姿,款款的步履把乡路敲出从未有过的节奏。
在农村,十七八岁的姑娘小伙早就订了亲,柳琴刚从学校回来没婆家,媒人便蜂拥而至。说东家,柳琴摇头;说西家,柳琴不答。爹娘就问她:“你想找个什么样的人家?”柳琴含笑说:“我有了,自己找的。”土头土脑的爹娘张着嘴,憋了半天。为阻止媒人再次上门找烦,柳琴便把有了对象的事公开了。令村民们吃惊的是“自己找的”。小伙子容貌不错。在镇上开一间发廊,生意红火。自从和柳琴的关系公开化之后,便常到柳琴家去。锃亮的摩托车与笔挺的西装,让村民们眼红,都说柳琴找了个好人家。柳琴也挺得意,有空就去发廊里帮助招呼顾客,烧个洗头水什么的。
一天傍午,村民李实进发廊剃头,推门正碰上小伙和柳琴接吻,便扭头走开。没过几天,村里风传柳琴在发廊和小伙子睡觉的流言,不久又刮出柳琴肚子大了的风儿。柳琴身上背着村民的眼睛,出村进村在人前总不自在。
可柳琴没有结婚,而是和小伙子吹了。
那天晚上小伙子聚众**,被**抓去罚了款,还拘留了几天。柳琴知道后非常生气,找到小伙子说**是什么行为,将来结婚后会有好日子过?没想到小伙子比她的火气还大,吼说什么还没结婚你就管爷们啦!爷们想怎么着就怎么着,你看谁好找谁去。柳琴受不了这种傲慢的话,说你以为除了你我就找不到好人家?小伙子说你以为除了你我就当和尚打光棍么?
后来柳琴又找了一个,初中时的同学,姓张。小张高中毕业后在家养螃蟹。相识没多久,小张耳朵灌满了柳琴在发廊的“风流事”,一晚在蟹池边,他问柳琴:“听说你和发廊那家伙睡过觉?”
柳琴的心象被针扎了一下说:“胡说!你怎么听信流言,我不是那号人。”
小张冷笑说:“我不信。”
柳琴说:“那你让我怎么办?难道和你睡一觉你才相信?”
小张说:“睡就睡,不过你要是被人睡过,我可不要。”
柳琴扭头跑回了自己的家。
村里便有了另一种说法,说小张之所以不要柳琴,因为柳琴不是姑娘伢。
柳琴哭了整整一天。
来劝柳琴的二嫂很年轻,也是自找对象嫁人的典型。二嫂劝柳琴说:“一个女人怎么能谈两次恋爱呢。谈恋爱也可以,但只能一次性谈成,人家好坏都得跟着他。要不然,流言蜚语一下子就把你从一朵鲜花掰成一泡臭狗屎。”
柳琴眼望着屋顶,茫然不知所云。
原载2005年第2期《江山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