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瞬
作者:夏文杰
分类:现代都市
字数:2577
本作品由传奇中文网首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作者:夏文杰
分类:现代都市
字数:2577
本作品由传奇中文网首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序一
刘碧峰
又是一个仲夏季节。
去年这个时候,夏文杰先生送来他的第一部诗稿《梅宁关记事》,邀我作一小序,我欣然应约,写下一篇并不能为其大作增色的小文,蒙他不弃而放在该书的前面。我的羞颜尚未褪色,不料想夏文杰今又拿出这部《十年一瞬》的诗集,再邀我写几句话。我一方面为他的勤奋和旺盛的创作力而钦佩,另一方面也为他的高看更感惭愧。
说实话,在上一篇小序中,我对夏文杰的其人其文,谈了不少文字,如今再要另僻蹊径,也谈不出什么新道道,但我之所以应承下来写这篇小文,是发自内心地感到在读他的新作时,有着许多新的感受。我曾说在炎炎夏日里读他的诗作,犹如生活在**的春天里,我现在想说,在读本书的作品时,我切切实实地听到了春天的鸟语,闻到了沁人的花香,他富有冲击力的诗句,在我平静的心底里,掀起阵阵荡漾的涟漪。
也许,你在品味夏文杰此书的时候,会认为他的文字平和细腻,并没有那种强烈的冲击感。确实,单从表面来看,他的行文显得舒缓雅致,只见清风徐来,不见云飞云落,但当你沉浸到里面的时候,不经意间,那信手一转的意象,就会震撼你的心灵,促发你的深思,进而引起对生活、对人生的反思。在本市夏文杰不算高产作者,但已出版了两本集子,作为一个业余作家,实属难能可贵。
高手过招,平实取胜,这是说的武术中的境界,这一定律,在文学创作中也多有体现。我们读夏文杰的作品,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他的文字离奇生僻的少,使用的字词多为人们司空见惯的,在造意中也都是人们十分容易理解的,读起来是那么亲切贴近,把读者的距离浓缩到几近于零的位置。当然,我这里说的平淡,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平实,而是一定层次上的反璞归真,这就需要文字的功底了。夏文杰的诗作,恰恰充分地体现了他的文字水平,他以灵活多变的修辞手法,以简洁明快的意象,以对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对生活无限热爱的激情,使平淡无奇的文字都鲜活了起来,给人们美的享受,并获得哲理的认识。假如有较真的朋友要仔细考证一翻我的这种感触的话,可以咀嚼咀嚼《镰刀》一诗,这些特点可以说都有极致的展现,尤其结尾那一句“只有镰刀/幽怨的坐在角落/如同盼望丈夫回家的新娘”,意象的信手一转,让人思绪无尽,文字平实吗?当然再平实不过了,但它所产生的冲击力,也是任何人也不可否认的,而像这样具有冲击力和张力的诗句,在本书中可谓比比皆是,因此,我说夏文杰是驾驭文字的高手,并不是我个人的偏爱,是有他的作品为明证的。
夏文杰生长在农村,工作在城市,农村和城市是他生活的两翼,因此他的作品很自然地对城市乡村的人情风貌皆有抒写,但农村溶在他的血脉中,城市仅仅印在他的皮肤上,他笔下的农村显得透彻明亮,是他始终的魂牵梦绕,而他笔下的城市,则显得朦胧而少精神,还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把在城市的种种思绪,聚集成一道农村的风景。这一种写作方向,是我们这些出生于农村的写作者呈现的常态,也是引起我们这个群体共鸣的地方。不忘根本,也许就是我们这些基层作者的唯一优势;有感而发,才是我们获得读者的着眼之处。在这一点上,我以为夏文杰已取得了相当的成功。
夏文杰立足于平实,从小处着笔,在高处扩展。朴素如白菜萝卜,皆可入诗且诗意盎然;空灵如禅意哲思,尽有隐笔而毫无枯涩。其艺术手法独具一格,限于笔力和篇幅,我在这里难以述说,有一点可以肯定,即就是以夏文杰的如此勤奋和如此追求,他一定会写出更加撼动人心的诗作来。
(刘碧峰先生系湖北孝感市文联副主席兼作家协会主席)
序二
(1)在湖北,在孝感,在这座被岁月浸染的城市。
生活着一群人……
他们,以文字为家,与诗歌为伍,在时光的流逝里煮酒论月,纵马江湖。
我的朋友,夏文杰,就是这群人中最执着的一位。他如同一个阔别家乡而回归故土的游子,固执的热爱着这片土地,也固执的耕耘着属于自己的诗歌!因为他觉得,只有诗歌才是他表达情感的最好载体。
年年岁岁的逝去,深深浅浅的过往……
在诗歌的国度,他用自己独有的姿态,骄傲地行走着,以一种最原始最真挚的情感表达着一个诗人对故乡的眷念。同时,也用诗歌的形式,记录着自己内心的圆缺和个人的成长。
(2)诗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虽过着平民的生活,却拥有着如王者般高傲的灵魂。
文杰,就是这样的王者。他的诗歌,质朴而沉重,如开路人在深夜凿石问路所发出的火花,零星却异常的耀眼……
我一直认为,“以我笔锋写我心”,是一个写文者,对自己心灵最好的诠释。我想,文杰,也正是以这样的一种心态,书写着自己想写的文字。只求安命于尘世,不望闻达于诸侯,这才是我喜欢文杰,并愿意与他做朋友的原因。
《十年一瞬》,是文杰的第二部作品。
相对于他的前一部诗集《枚宁关记事》,显得更加的纯粹,在文字技巧上显得更加的凝练,在内心情感上更加着重于对事物本身最原始的表达。
我个人认为,如上种种,正是一个诗人从青涩走向成熟的标志!
(3)此书,从每一个词语的迸发,到交付出版,都是饱含艰辛与希望的。
这是一个诗人全部的心血与眼泪!
与其说,这是一本书的历程,到不如说,这是一个诗人成长的轨迹。从曾经的青春年少,到如今的淡定从容,其中正是因为诗人经历了凤凰浴火后的涅磐,才有了今天破茧成蝶的圆满……
在《十年一瞬》的诗集中,我读出了岁月的悠长,更读出了文杰从事诗歌创作的孤独与寂寞。
我曾经说过,用心去读懂一篇文字,不难。难的是通过一篇文字读懂一个诗人的心!
我想,我是懂的!
这章“序言”,无论算是我对作品阅读后所产生的共鸣,还是算对文杰的惺惺相惜,都其实是想表达我对诗人和读者一份尊敬!
真的希望,你们能喜欢这本《十年一瞬》。
(4)醉煮日月观秋色,笑卧风云斩寒霜。
捧这本诗集在手,推窗,窗外桃花。风摇弋,满地桃红。
安静地,拾一枚桃叶做书签,藏于《十年一瞬》的诗集里,抚平,展开,似珍藏一段曾经的时光。温一壶月光下酒,饮醉了一池春色。多少年后,这枚桃红,便幻化成了诗人心中永远的痣!
时光,是一条没有尽头的直线,从诗人的脚下向更远的方向延伸……
未来的路,对于一个诗人来说,是从一个高峰到另一个高峰的攀登。我只想说祝愿我的朋友——“诗人文杰”:
在未来诗歌创作的道路上,能走的远一点,远一点,再远一点,直至永远……
我叫默然
2008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