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传奇
作者:洪刘华
分类:军事战争
字数:513638
本作品由传奇中文网首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作者:洪刘华
分类:军事战争
字数:513638
本作品由传奇中文网首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诗曰:
争名夺利几时休?
早起迟眠不自由。
骑着驴骡思骏马,
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
何怕阎君就取勾。
继子荫孙图富贵,
更无一个肯回头。
话说天下之事,如中天之日,盈海之星。兴亡数定,盛衰有凭。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感谢《三国演义》,让三国乱世如数家珍;感谢《隋唐演义》,让隋唐风云尽收眼底;感谢《大明英烈》,让元明逐鹿不再陌生。笔者不自量力东施效颦,撷取秦汉时期的一些君臣故事,让读者得以走近那个烽烟四起、热血贲张的时代。
却说秦汉以前,中国有过夏商周三个王朝。夏商周以前,中国有过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
尧、舜、禹三位,是我国远古时期著名的帝王。其实,在当时他们只能算是部落联盟的首领。远古时代没有文字,历史全靠人们的口头流传保存,在民间传说中,在**的心目中,尧、舜、禹都是英明的帝王。
尧的祖父是黄帝。尧16 岁就登上了帝位,他很善于治理天下,国内四方安定,**安居乐业。他统治了国家约100 年时间,活了110 多岁才逝世。
在他逝世前经过**的推荐,他自己又严格考察,最后选定了平民出身,有德有才的舜作为接班人,并且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都嫁给了舜。
舜,又叫葵舜,姓姚,名字叫重华,是今天河北省一带的人,当时叫冀州。舜在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死了,父亲是个瞎子,乡里人叫他瞎老头。舜的后母生了个儿子叫象,是舜的同父异母弟弟。舜的瞎父亲心眼很坏,弟弟象更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家伙,经常动坏主意谋害舜。但舜对父亲和后母还是很孝敬,对弟弟象也很仁爱。
舜登上帝位以后,他同父异母弟弟象很害怕,有一**动跪在舜面前,请求哥哥惩罚。舜扶起象对他说:“过去的事就别提了,今后你改了就好。”
舜虽然已经贵为天子,但拜见自己的父亲还是恭恭敬敬,和当年做普通老百姓的时候一样。瞎老头惭愧地对舜说:“孩子,我当年对不起你,请你原谅我这个瞎子。”
舜在位期间,国内发生一次大水灾,现在的中原地区,特别是黄河两岸变成了一片**,**被迫放弃了原先耕种的土地,纷纷逃到高山野岭上,以野菜、野果充饥。
早在尧帝的时候,就任命了一位治水官员,名字叫鲧。鲧是一位十分尽职的治水官员,他率领民工,用泥土和石块筑坝,把洪水围住,随着水位提高,鲧也增高和加固堤坝,于是堤坝越来越高,越加越宽,逐渐在延长。这样,总算暂时把洪水制服了。
舜接替尧登上帝位的时候,就曾经召见鲧,并向他发出警告:“洪水就像一头猛兽,现在你只是把猛兽锁在笼子里,并没有把它消灭,这是无穷的后患。俗话说,困兽犹斗,它总有一天要冲破笼子,给国家带来灾难。”
围住洪水,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治水方法,鲧除继承传统,采用老方法之外,实在想不出别的好办法。
鲧听了舜的警告以后,他又率领人加高加固堤坝。经过整整9 年的日夜奋战,直到所有的堤坝都加固完工后,他才松了口气说:“即使水位再涨高5 尺,我的大坝也能抵挡得住。”同时他又向舜作出保证:如果是我的堤坝出问题,危害了**的生命财产安全,我愿意用生命承担责任!就在鲧作出保证的当年,天就像是被谁捅破,暴雨整整下了3 个多月。
鲧用9 年时间所筑的堤坝,全都被洪水冲毁、冲垮。这头猛兽真的破笼而出,奔腾咆哮,恣意横虐,吞食**的生命和财产。田地被淹没了,房屋被冲垮了,**死于洪水,葬身鱼腹。
在这场洪水中,儿童死得最多,整个国家面临着灭种的危险。活下来的人被围在若干小块高地上,很多人拥挤在一起,又缺少食品,接着又是瘟疫流行,成年男女在瘟疫中死去大半。
这时,鲧主动对舜说:“请将我处死吧,不然没法向活下来的父老兄弟交代。”
舜接受了鲧的请求,含泪将鲧处死了。
治水官员鲧被处死了,但洪水还得治理。任命谁担任新的治水官员呢?有人向舜推荐说:“鲧的儿子禹从小就跟随父亲治水,对水情熟悉,又总结了父亲的经验,接受了父亲的教训,是位很合适的人选。”
舜觉得有些为难。禹的父亲鲧是因为治水失误被处死的,现在再叫禹继承他父亲未竟之业,禹会接受这个任命吗?推荐的人说:“禹是一位脾气倔强、富有正义感和责任心的青年,他会接受任命的。”
禹得到任命的消息时,结婚才四五天。新婚的妻子对禹说:“我不放你走。阿公死于治水,你不能再在这条路上往前走了。死亡应该大家分担,不能由我们独家承担。”
禹对妻子说:“洪水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算下来我们家死的人最少。我父亲死于治水,我应当继承父业降服洪水,告慰死去的父亲。假如我畏缩不前,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连死去的父亲也会为我的胆怯感到羞耻。退一步说,越是通向死亡的路,就越不能让别人去走。我从小跟随父亲治水,在这一条路上摸索过,比任何人都更有条件走出死亡,夺取胜利!”
禹接到任命的第二天,就去向舜报到,愉快地接受了治水官员的职务。
就在禹接受任命的第二天,禹的妈妈又去向舜求情:“为了治水,我已经献出了丈夫,还有这个儿子,您就留给我吧!他结婚才6 天。”
舜对禹的妈妈说:“老人家,您的要求是合理的,您的心情我也理解。可是国内有谁比禹更适合当治水官员呢?只要您能推荐,我一定加以考虑..”
禹的妈妈想了一会,叹口气说:“大王,为了治水事业,看来我只能再献出我的儿子了。今后我再也没有什么可奉献的了。”禹的妈妈说完放声大哭。
舜拉着禹的妈妈的手说:“不至于,老人家。我相信禹一定会以他的智慧和辛劳降服洪水,若干年后,您和我还会共同庆贺他的胜利。”
新任治水官员禹上任后并没有立即着手治理洪水,而是和大家一起总结以前的教训,寻找父亲治水失败的原因。
筑坝围水还是有它的合理性的,不然以前的人也不会世世代代都采用这种方法治水。只有将洪水围住,**才能在没有水的地方休养生息,安居乐业。可是筑坝围水又隐藏着最大的后患,水越蓄越多,等于是在替水积蓄力量,一旦冲破堤坝,给**造成的灾难也就越深重。
禹在想:能不能想法削弱洪水的力量?禹手下的人说:“洪水把一座座山头全都淹没了,除非让它退下去,才能削弱它的力量。可是,它怎么肯退下去?我们又能让它到退到哪里去?”
另外一个人说:“这么大的洪水,除了大海,再没有别的地方能容得下它。”
一句话提醒了禹,他高兴地说:“对,大海!我们着手疏通河道,将洪水引入大海。”
可是河道怎么走?大海又在哪里?这些问题就像眼前的洪水一样不可捉摸。
这时候禹想起了“水往低处流”这句古话,只要能探明地势的高低,就可以决定河道的走向。
禹的勇气鼓足了大家的信心,群策群力,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制订出一个治水的方案。这个方案分两步走:第一步整修加固堤坝,把洪水围住,让逃荒的老百姓回来,在没有水的地方抢耕抢种,安定民心。第二步是探明地势,开凿河道,将洪水引入大海。
制订的方案是分两步走,但实施的时候却要同时进行。修固堤坝是传统工程,禹委派了一个助手负责,自己领着一伙人去探明地形。
禹和他的同伴披星戴月, 栉风沐雨, 越过荒山野岭,.过急流险滩, 跟凶猛的野兽搏斗,靠野果和野菜充饥,用了几年时间才探明全国各地的地势高低。接下来,大规模的治水工程开始了。
禹把全国的治水队伍分成9 股,每股都委派专人负责,自己担任总指挥。
禹虽说是治水的总指挥,但他总是出现在最艰苦、最危险的工地,身先士卒参加劳动。他常因劳累过度昏倒在水中,经伙伴们抢救才得脱险。他长期泡在水里,全身都溃烂。百姓们为此感动得流泪,跪下求他休息。禹扶起大家对他们说:“我的父亲死于治水,我现在的生命也是为治水而活着。大家的心意我领了,谢谢大家。”
禹在治水过程中有3 次经过自己家门前,可是一次也没有进去。
禹第一次从家门前经过,是赶往一处工地去解决一个疑难问题。这时他离家已经9 个月,当他走过家门时,听到屋内传出婴儿的啼哭声。他算了一下时间,知道是自己第一个孩子出世。
当时跟随禹的人都劝他回去看看,禹对他们说:“参加治水的有20 多万人,谁不是离乡背井,撇下娇妻爱子?我身为总指挥却不能公而忘私,我还有什么脸面向20 多万的治水大军提要求?”
这时老远传来他的母亲修己的骂声:“父亲治水,丧命在羽山;儿子治水,一去四载。父亲是**,儿子是笨蛋!”
这时屋里传出小孩子的哭声。
大禹听到母亲又骂:“三岁哭到老,有爹没法叫!你要哭,跟你老子去哭,省得奶奶心烦!”
接着传来了涂山氏抱哄小孩的声音。
大禹听见母亲骂得更凶了:“新婚四天,丈夫出行。一去四年,不找不寻。名是新媳妇,实是活寡妇!”
只听得涂山氏长长地叹了口气。
大禹想进去答话,又怕恼着气狠了的母亲,拉扯进去没个完。治水要紧哩!怎能为了家事耽搁时辰?于是悄悄地离开了家门。
二过家门是在中午。头天夜里,大禹想家想得可厉害哩!天不亮就骑马动身赶呀赶,肚子饿得咕噜咕噜叫。到中午辰光,登上了家侧的小丘。大禹勒住了他那匹高头白马,一眼就看见他家那烟囱,冒着**白的炊烟。大禹心想,从这炊烟看,家里是平平安安的。一声悠长的鸡啼,传得老远老远;几声小猪的呼噜,也听得清清楚楚。大禹急切的思家心绪平静下来。离乡背井,屈指算来,该有六七年啦。
这时屋里突然传出**修己爽朗的笑声,接着是她带着兴奋的声音:“孙儿呀,要是你爹回来,他不认识你,怎么办?”
“不认识,我就打他。”
“为什么要打呢?”
大禹听出是妻子温柔的声音。
“连自己的儿子也不认识,不该打吗?”
孩子尖着嗓门撒娇的声气。“打也是活该!”
“好孩子,”
大禹母亲的声音,“脾气**你奶奶呀!”
接着又是一阵笑声。
这时大禹看见妻子抱着儿子站在门前。妻子拉着儿子的手在挥动,叫儿子:“喊爸爸,快喊!”儿子怕生没喊。禹只是对妻子和儿子挥挥手,身影很快就在扬起的尘土中消失了。
大禹第三次经过家门,儿子已经10 岁了。为了办治水的事,离家已不远,大禹就起了回家看看的心意。可是偏偏天不作美,中午辰光,乌云滚滚,雷声隆隆,哗哗哗哗的大雨,简直象天河漏了底儿!尽管如此,大禹还是忍饥挨饿地赶呀赶,傍晚时终于望见了家门。大禹可高兴啦:进家去歇一歇,看看一别十载的亲人,烘烘衣衫,吃点东西,该有多舒坦多称心哪!
大禹骑马直奔家门,他一眼看到屋檐下有个男孩,正用小锄头在疏理屋前的廊檐沟水。那小孩一见来了生人,便扬起头在大雨声中尖着嗓门招呼:“喂,大伯,您见过我爹爹吗?”
大禹故意问:“你爹爹是谁呀?”
“大禹嘛。大伯,请捎个信给他,叫他回来看看,帮我挖挖廊檐沟。”
这时,屋里传出大禹母亲的声音:“你这小表头,乱嚼你舌头!你爹爹治天下的洪水,现在听说正见点成效,你却要他回来挖廊檐沟。”
接着是大禹妻子的声音:“你奶奶讲得对,叫你爹治平洪水再回家。”
小孩天真地扬声说:“对,叫我爹治平洪水再回家。”
大禹一听,心里可高兴啦。他对儿子说:“好!我一定把口信捎给大禹!”
说着大禹就转身上马,马不停蹄地又上路了。
大禹治水,一去十三年,跋山涉水,禹迹茫茫。“三过家门而不入”就是这段故事。至今还传着这样四句话:
一过家门听骂声,
二过家门闻笑声,
三过家门捎口信,
治好洪水转家门!
治水工程进展得比计划快,9 条主河道已经开通,好几个大坝中的蓄水也通过河道流入了大海。现在禹正在率领大家开凿支渠,排除田野中的积水。
洪水刚退,土地还不能耕种,禹委派自己的助手们领着大家到山上去捕捉野兽,到河里捕鱼度过灾荒。与此同时,禹又委派种庄稼能手,把农业耕种的经验传授给大家,在洪水退去的土地上种上桑麻,撤下谷种,几年下来,桑麻遍地,禾谷飘香。
禹治水整整花了13 年时间,他自己从一个年轻的英俊少年,劳累得满面皱纹,弯腰驼背,俨然是个老人了。老百姓感激他,称他为大禹。
大禹治服洪水后,皇帝舜派人把大禹的妈妈请来,对她说:“老人家,感谢您为国家生了个好儿子。现在我跟您商量,我想把皇帝的位子让给大禹。”
大禹妈妈说:“那是万万不行的,让他坐上皇帝的宝座,岂不要折死他。”
舜说:“我也是个平民出身,大禹比我强得多。老人家,我委派大禹治水,您也说他不行。事实证明您错了。这次,您就再依我吧。”
大禹妈妈说:“我是个妇道人,知道什么。您是一国之主,当然您说了算..”
大禹被舜选为皇位的继承人以后,一开始是在舜的身边,协助舜料理国家大事,17 年后舜去世了,禹正式登上了皇位。这就是我国夏朝历史的开始。
大禹就是夏朝的第一代皇帝。
却说大禹用铜铸了九个鼎。这个铜,应该也是铜与锡化合的青铜,而不是纯铜。
嬴姓的始祖是大禹的治水助手伯益,伯益被舜赐姓为嬴。
夏朝以后又经过商朝,这段历史封神演义上讲过,传说的成分占多数,这里也就不多讲了。
武王建周后,大封功臣谋士,如将吕尚封于齐,周公旦封于鲁,召公奭封于燕,叔鲜封于管,叔度封于蔡。据说,周初总计分封了七十一个诸侯国,其中兄弟之国十五,同姓之国四十。封邦建国的目的,是加强对各地的统治,并作为周王室的屏藩。诸侯再在自己的封地里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又在自己的封地里分封士,这样自上而下统治**。武王死后,其子诵继位,为成王。成王年少,天下初定,周公旦恐怕诸侯不服,以王叔摄政。管叔、蔡叔不服,与殷纣之子武庚带领淮夷发动叛乱。周公毅然率兵**,平定了叛乱,诛杀了武庚和管叔,放逐了蔡叔,收伏了殷的余民。为了加强对东方的统治,周公奉成王之命负责营建洛邑的工作。洛邑建成后,成王亲自来到洛邑王城,大会天下诸侯和四夷君长,并将跟随武庚叛乱的殷遗民迁进成周,以便控制。成王曾亲自讨伐东夷,使东部得以安定。成王死后,继位的康王继承先王的事业,勤于政事,平易近民,刑罚几十年不用,社会更加安定。
武、成、康三代,政治清明,是周的黄金时代。但到了第四代天子昭王时,就出现了危机。周昭王贵为天子,南巡汉水时被船夫用特制的胶船暗算,葬身于鱼腹之中。
穆王以后,周朝逐渐衰微,到了第十二代天子周幽王时,王朝的危机更为严重。关中地区发生地震、山崩和河水枯竭等严重自然灾害,周幽王不仅不抚恤灾民,反而更加奢侈腐化,贪得无厌。为了博得宠妃褒姒一笑,幽王举烽火欺骗诸侯前来勤王。
最严重的问题是,幽王决定废去王后申氏并杀掉太子宜臼,另立褒姒为王后,立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申后的父亲申侯于是联合西方部族犬戎举兵攻打周幽王,在骊山下杀死幽王。
幽王的儿子宜臼即位时,关中遭受兵火洗劫,残破不堪,犬戎又不时前来**扰。周平王宜臼只得将都城迁到洛邑,史称平王东迁,东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