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宝的奇异少年时光
作者:龙斯克
分类:现代都市
字数:113335
本作品由传奇中文网首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作者:龙斯克
分类:现代都市
字数:113335
本作品由传奇中文网首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天边刚刚泛起点点微光,时而能听到田地里青蛙的呱呱叫声,半熟的禾苗在经历了一晚上的沉寂后还夹带着颗粒状的露水。
这个时间点其实还很早,村子里的人们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了。村口的池塘边,妇女们三三两两地抱着自家人前一天的换洗衣服前来清洗,同时家里的灶台里生着小火煮着一家人早上喝的粥,她们在洗完衣服后还要回去做好中午和晚上吃的饭。
男人们也已经陆陆续续地出门,他们或扛着锄头下地除草,或拿着镰刀上山砍柴,或背着箩筐下地割草喂牲口。这是村子里人们的生活习性,趁着一大早太阳还没升起,天气比较凉快,抓紧时间干一趟活,干完回家吃早饭,再开始一天正式的忙碌。
这时候,有一个年龄看起来五十岁左右的农村妇女也来到池塘边,准备洗衣服。她穿着一件花布短袖衬衫,胸前的扣子不是扁的,而是半球形的,半球的底部设计了一个小小的活动挂扣,针线穿过这个带孔的挂扣和布料连在一起。裤子是粗布制作的,用手触摸这种粗布,感觉就像摸在了刚粉刷完却没有涂抹平整的墙上。裤子的开口在侧面,没有拉链,穿上之后将裤头的一粒扣子扣上,扣子外面缝制了两根像鞋带一样的带子,最后将带子扎紧。
这个妇女叫李秀莲,她嫁到这个叫崔家庄的村子已经二十多年了,村里住的绝大部分都是崔姓,她的夫家也姓崔。今天她的心情可谓是有喜有忧,很期待又很担心,因为洗完衣服吃完早饭,她要陪着大儿媳妇王金花到镇上的卫生院检查身体。
王金花是崔家通过一个远房亲戚介绍从隔壁乡娶来的儿媳妇,是崔家大儿子崔大江的媳妇,是长媳。崔家的经济情况并不好,为了迎娶这个儿媳妇,崔家不仅花光了微薄的积蓄,还从亲戚那里借了钱。大儿媳妇王金花进门已经快半年了,近几日精神不佳,吃饭也吃得不多,还时常伴有呕吐。以李秀莲自己生了六个孩子的经验来看,大儿媳妇八成是有了。
自从昨天决定要陪大儿媳妇去卫生院检查,李秀莲就忐忑不安,她是个要面子的人,总想着要争气,所以自己就一口气生了六个,最小的儿子崔小江才八岁。也不是她天生要强,而是被生活逼的,崔家庄这个村子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不是很好,还很复杂。
李秀莲的丈夫叫崔有才,崔有才的爹,也就是李秀莲的公公,名叫崔长生。崔长生生于二十世纪初的战乱年代,从小家境贫寒,家中人丁稀少,他是家中独子,仅有的一个伯伯也只生了一个儿子。长大后的崔长生在机缘巧合之下做起了药材生意,也不是什么大买卖,只是从县城通过人工挑担子的方式将一些日常用的中草药弄到周边的一些村子售卖,最后在镇上开了个小药铺。通过自己努力,崔长生积攒了一些家当,但算不上富有,只不过比穷人家好过一些。而崔长生唯一的堂兄崔长平却整日懒散,不务正业,家里仅有的一点农田也从不悉心打理,完全靠天吃饭。村里的其他人家日子基本也过得紧巴巴的,要么家徒四壁,要么也就勉强够过日子。
崔长生心地善良,在自己积攒了一些家当并娶上媳妇之后,并没有忘记村里人。首先是那个吊儿郎当混吃等死的堂兄崔长平,不仅家徒四壁,毫无积蓄,还带着一身邋邋遢遢的臭毛病。这种情况下,自然没有哪个姑娘愿意嫁给他,眼看着香火都要断了。好心的崔长生不能看着这种悲剧的发生,他多番张罗,费劲唇舌,终于在一户家境也相对贫苦的人家为崔长平找来了一个老婆。然而却发生了奇怪的事,不知是崔长生表达有误还是女方理解有误,女方竟然误以为要嫁的人是崔长生本人,嫁过来之后才发现,要和自己过一辈子的男人居然是个二流子。成为崔长生堂嫂的这个女人,开始怨恨崔长生。结果还有更离谱的事情,崔长生也真是玩了一辈子鹰,最后被鹰啄瞎了眼。崔长生帮堂兄崔长平找回来的老婆居然是个极有心机的女人,竟是腹中带种而来,最后崔长平发现自己喜当了爹。崔长平这个蠢货竟然还一度认为自己老婆肚子里的孩子是崔长生的,结果就是好人没有得到好报,最后崔长平两夫妻都痛恨上了崔长生。
俗话说得好,别看懒人蠢人一无是处,但是他们往往生得多,事实果然如此。崔长平的老婆生了第一个婚前带来的孩子后又接连生了几个,最终养活到成人的是两个儿子,两个也不算多,好歹遇事能有个帮手。而崔长生自己在生孩子的路上却颇多坎坷,老婆方春梅好不容易怀上,竟频频出现流产,拼尽全力才生了两个儿子。最终养活的只有一个,还是那个在四十三岁才生的小儿子,也就是李秀莲的丈夫崔有才。
穷得叮当响的崔长平别的本事没有,向后代传播仇恨倒是非常积极,加之身边还有个心眼小且不甘心的女人,夫妻合力向后代传播仇恨。
从那之后,两家人的关系便势如水火。崔长平的孩子出生更早,比崔长生的孩子大了十几二十岁,几乎有了一代人的跨度。且不说崔长平自己借了崔长生的钱不还,平日里崔长平的孩子们欺负崔有才,也是常有的事。好在崔长生对崔有才从小就管得严,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家里读书练字,不怎么出门和其他孩子打闹。
村里人其他人也得到了崔长生的不少帮助,比如家里缺粮揭不开锅了,缺钱没法周转了,都来找崔长生借。人啊,经常都是得了别人的好处后不知感恩,嫉妒倒是来得快,心底自动萌生。村里很多人都嫉妒崔长生家的日子,可是欠钱不还毕竟是不太好看的,谁也不想在村里被人指指点点,于是他们就把家里那种零碎的东一块西一块的小块农田转给了崔长生。
日积月累,崔长生家里的土地就莫名地多了起来。终于“运动”来了,崔长平的恨加上村里人的嫉妒,大家合力给崔长生安上了“富农”的头衔。这个帽子安上了可不得了,想摘下来就更不容易了,受影响的会是几代人,哪怕到了崔大江这一代,余波犹在。
崔长生从此变成了村里的焦点,不仅被大家孤立,还经常被大家欺负。镇上的药铺也开不下去了,被迫关门。也许是压力过大,长时间压抑,崔长生不到六十岁就病倒了,要驾鹤西去。在临终的前一年,他就提前给还没毕业的儿子崔有才说了一房没文化的媳妇,她就是李秀莲。临死前千叮咛万嘱咐,希望崔有才努力学习,并留下了最后一笔钱,刚好够崔有才读完了中专师范。
崔有才很争气,读书很努力,中专师范毕业之后被分配到农村当了一位小学教师。崔有才的文凭虽然不高,但是文化程度却非常高,还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他没有嫌弃父亲为他娶的没文化的妻子,而是欣然结了婚。结了婚崔有才发现两个人的差异,可即使经常因为意见不同而吵架,日子也还得过下去。
崔有才和妻子李秀莲使劲地活着,就想争口气,过给村里那群目光短浅的人看看。受到父亲身份的影响,崔有才的工作也是几经波折,教学的地方经常在偏远的村子里,要步行十几里的山路才能到。教师的工资不高,妻子李秀莲参加集体劳动也只能获得妇女的少许工分,家里的日子过得很艰难。
日子过得穷不可怕,可怕的是环境带来的那种压抑,崔有才作为独生子吃够了人丁单薄的亏。那个年代,在村子里生活,家里人少就是容易受人欺负,这是所有村子普遍存在的问题。再穷也得多一些人,崔有才和妻子李秀莲努力生了六个孩子并养活成人,这是他们那一代人的“争口气”。
如今大儿媳妇可能要为这个家族增添新的成员了,难怪李秀莲会紧张会期待,她用最快的速度洗完了全部的衣服。洗完衣服回到家的李秀莲把衣服全部晾晒好,正好大儿媳妇王金花从菜地里拔完草并摘了一些青菜辣椒回来了,大儿子崔大江从田里忙完并带回了一捆草喂牛,加上小儿子崔小江,总共五个人围在桌前吃早饭。
到了崔大江这一代,日子依然过得很清苦。受到祖父身份的间接影响,在村里依旧不怎么受待见,虽然兄弟众多,但是年龄上比同辈的小很多,特别是堂祖父崔长平那一支脉的人。崔长平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崔有龙,小儿子崔有福。
原本来说,崔有才生了这么多孩子,家里的劳动力是不缺的。可是在崔大江几兄弟还很小,除了吃无法给家里提供什么具体价值的时候,本来课余时间可以帮家里出力的崔有才却生了一场大病。医疗条件太差加上有一些延误,最终肌肉萎缩导致崔有才的脊柱变形,彻底成了一个劳动力很差的人。崔有才当老师会有一份工资收入,可那时候的工资实在是低,他自己除了治病还要不停地吃药,如此家里的经济状况真是捉襟见肘,一分钱掰成两半花都不够。
这么多孩子要养活,大家要吃饭,在这样的情况下,仅仅依靠李秀莲一个女人是完完全全不够的。每个家庭遇到了这种情况,往往都是年龄最大的孩子站出来,早早地承担起家庭的一部分责任,而崔大江就是那个排在前面的孩子。
崔大江还在读小学的时候,就为了生计被迫成了家里很重要的劳动力,被母亲李秀莲管得服服帖帖的。刚要去上学,李秀莲就会再三嘱咐他下课后赶紧回来犁地,还要耙田。从那时起,崔大江就逐步变成了一个本本分分的农民,初中毕业的时候成绩很差,也没什么心思读书,总想着家里的土地,总想着帮母亲种地来养活弟弟们。
崔大江在初中毕业后就不读了,回到家踏踏实实地跟着母亲李秀莲种地,受到李秀莲的高压管制,时间一长,不仅心里怕李秀莲,思想上也没什么主见,缺乏思考。到如今,崔大江都已经种了十几年的地了,弟弟们都不上学了,而是陆陆续续学了各种手艺。崔大江被母亲李秀莲管制着种地,没机会也没想过要去学手艺。老二崔二江学了室内装修的地面贴砖手艺,老三崔三江学了室内装修的吊顶手艺,老师崔四江学了修车手艺,后来不想读书的崔小江也学了室内装修的木工手艺。
吃早饭期间,大儿媳妇王金花刚把碗端到嘴边就想呕吐,立马放下碗筷冲到室外干呕起来。这时候崔有才就对崔大江说道:“看看你媳妇,怎么这么娇贵,还不一定是怀孕了呢,就算怀孕了,也不至于这么大反应,**生了这么多个,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反应。”
听到这话,崔大江没什么反应,默默地端着碗吃着。
门口呕吐的王金花心里却很不爽,一方面是公公崔有才一堆废话,另一方面是觉得自己的丈夫崔大江在公婆面前窝窝囊囊的,不敢出声。
吃完早饭,大家各司其职。李秀莲陪着王金花到卫生院检查,崔有才到学校上课,崔大江下地干活,崔小江到学校上学,不过不是崔有才所在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