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书签

设置

手机阅读

扫二维码

传奇阅读客户端

下载手机版

点击这个书签后,可以收藏每个章节的书签,
“阅读进度”可以在个人中心书架里查看。

第04章

小说:苍天在上 作者:朱清明字数:5522更新时间:2025-02-27 16:29:51

云盖山,方圆三十里,是大别山脉中的一条山系。有大小山峰九十九座,绝壁一百八十余道,沟壑深涧无数。最高峰云盖峰高六百余丈,积雪半年不化,终年云遮雾罩,山名由此而来。

这儿山外有山,山山相连,一色的原始森林,参天古木遮天蔽日,石窟洞穴阴风阵阵;加上沟壑纵横,绝壁阻隔,林中小道百折千回,极难行走,因此较少有人涉足于此,曾有民谣:“云盖山,山连山,累死鬼神跑死仙”,就是形容这儿的峰高壑险、道路难行。虽然山高路险,但大山深处仍坐落着大大小小的寺庙、道观、尼姑庵和离村落较近的土地庙。在太平年代,一些寺庙、道观、尼姑庵有僧、尼、道士居守,不少远近乡民进山烧香拜佛,布施钱物,因此香火不断,也成为误入山林的行人、逃难避灾之人临时歇脚、栖身和存命之所。若遇灾荒战乱年月,民间穷困,寺庙道观断了布施,香火便难以为继,僧尼道士只好另寻他处存身,寺、观、庵无人管理修葺,天长日久,便顶破墙塌、瓦砾遍地,成为狐狸、豺狼、野兔等野物的巢穴。

最具规模的,当数大山最深处的真武庙,主庙有上中下三殿,还有供道士和进山香客居住的厢房、厨房、茅屋等房舍几十间,极盛时有道士、居士百余人。传说这里的菩萨最为灵验,远近的香客便不辞路途遥远、艰险,纷纷到此进香布施,因此香火甚是旺盛。到真武庙,只有一条羊肠小道,要穿越无数个密林、深涧、陡坡、险壁,真个是百转千回、奇险无比。但寺庙坐落处,却是一处几百亩见方、四面峰峦密林环绕的小盆地,有田地可以耕种,有清泉可以饮用,是一处建庙修行的绝佳之地,既环境清幽可静心向佛,又有存身活命之地利,据说为昔年一大财主捐献并出资修建的。

明末、清末民初是几百年来几个最为战乱频仍、匪盗蜂起、民不聊生的年代,大山深处的真武庙也几度遭其劫难。崇祯八年,李自成、张献忠贼兵一部南下大别山地区,一路烧杀掳掠,在攻破罗州城后,又进云盖山掳掠。乡民们纷纷携家带口逃进真武庙,各处要隘关口由民团和乡勇把守,贼兵一时难以攻入,就采取围困之策,将几百乡民生生地围困了三个月。三个月后,寺庙附近的野菜、树叶被采食一空,几百乡民尽数饿死,庙里庙外饿殍狼藉,这为建庙以来的第一个大劫难。清末“长毛”作乱时,附近民众又逃到真武庙避难,“长毛军”久攻不下,也采取围困之策,想把乡民饿死。难民中有一读书人,博古通今,颇有谋略,吩咐大家把仅剩的一点糯米煮熟,喂给携带来的一只猪崽吃,然后将猪崽推下山崖。“长毛军”捕获猪崽,杀之,剖腹一看,猪肚里全是白米饭哩!心想,他们连猪都吃米,想困死他们那得要多久?于是撤军走了。这第二次兵乱,除饿死病死十来个人外,乡民们大多算是躲过了一劫。

民国18年,军阀孙传芳部下有个绰号叫“野公鸡”的匪军头目,带领两千溃败的匪兵窜入大别山区,欲袭扰云盖山一带乡民,好掳掠些物资。当时,**北伐军一个团兵力赶来追堵,在一个叫“狐狸垴”的地方,全歼了匪军,除匪军经过的沿途有一些人、物损失外,大多数乡民得保无虞。传说当时,“野公鸡”率匪军是从东北方向向真武庙袭扰的,要经过“狐狸沟”。当匪军到达这儿时,“野公鸡”望见这儿山势高大险峻,树大林密,突然隐约感觉有些不祥之兆!于是问抓来的当地向导这是什么地方?向导回答说是“狐狸沟”。“野公鸡”大惊失色,抽刀挥向向导,吼道:你明知我叫“野公鸡”,却将我们引到这儿!我命今休矣,你也别想活!言毕也不等向导辩解,一刀就将他劈倒在地!就在这时,埋伏在大山沟两侧山上的北伐军一齐开火,匪军无处可逃,全部被歼。

在大别山地区,人们讲究命数相克之说,狐狸专吃鸡,“野公鸡”到了“狐狸沟”,焉有不亡之理!

山大林密野物多,也最易藏匪。

这几年,云盖山一带不知从哪儿又来了一股土匪,有二三十条人枪,就盘踞在真武庙,专门打家劫舍、拦路抢夺、绑票勒索,附近财主富豪、行商坐贾,经常被抢被绑被杀。虽然大多数人并没有见识过,但传言说有采药人在山上远远看到过,二三十号人,穿的花里胡哨,有的扛枪,有的挎刀;说的是南腔北调,还有好几个是本地区口音。地方乡绅不堪其扰,纷纷具名要求县府剿匪,此时已到任的县长滕少卿,便派县自卫联防大队长杜武带兵前去进剿,可杜武他们走到半途就折头返回了,说是山大林密找不到路。此后,这事就不了了之。由于有土匪盘踞,进山狩猎、采药的人都不敢太过靠近,真武庙周围几座山头,便成了野物的天堂,一些在下面山头少见的野物,在这儿都有。

那次,宋老三打猎失了手的一只狐狸,就逃进了真武庙附近山头,宋老三不敢追赶,就返了程。

但宋老三一直忘不了那只狐狸,做梦都梦到了好几回。那是一只火狐狸!有成年猎狗那么高,通体红色,皮毛在阳光下红得像一团火,红彤彤映亮了人的眼!若能猎得,一张毛皮就值百八十大洋!罗州粮商曾胖子,曾许诺以一百大洋求购一张火狐狸皮子,他的五姨太嚷着要做一件火狐狸皮坎肩。传说火狐狸生下来时是麻黄色,因为喝了人血后才通体变红的——当年,逃难逃荒的百姓倒毙在野外无人收尸掩埋的有很多,大多成为豺狼、豹子和狐狸的口中食。火狐皮做的坎肩,光滑如缎,轻柔细软,既漂亮又保暖,传说还能避“邪气”。

宋老三原不想猎狐狸,尤其是火狐狸。这兽物在大别山地区叫“毛狗”,特有灵性,更有邪性。但一百块大洋的诱惑实在太大,若猎得了一只,他就可给三妹添置一只金手镯了——这愿望一直在他心上。况且,那只火狐狸并不是他有意要去猎的,而是它讨死,主动送到他面前来招惹他的。他认为这是天意。

那天,他正在山上巡猎,来到一个小山包,突然觉得要大便,便来到一棵松树下,将猎枪靠在树上,解开裤腰带蹲下就解。忽然间,他听到身边有些动静,扭头一看,离他一丈远,一只狐狸正蹲在地上定定地看着他!

竟是一只火狐狸!

宋老三一惊!但马上镇定下来,拼命压抑住心跳,一边盯着那兽物一边悄无声息地捋下一把灌木叶子,将屁股一擦,悄悄提起裤腰,慢慢站起身来。

谁知,那兽物并不惧他,竟慢悠悠地朝他又走近了几步,然后停下,定定地看着他!这次,宋老三将那火狐看了个清清楚楚:身子似犬稍显精瘦,脑袋不大,竖耳、尖脸,一双细长的眼睛微微翘起,里面透出两道绿中带红的冰冷的光!宋老三一边紧紧盯着它,一边慢慢向猎枪伸过手去。突然,他仿佛看到那兽物朝他“笑”了一下——尖尖的嘴巴向两边微微咧开,眼睛向上吊起,就像妖媚的女子的魅笑一样!宋老三头皮猛地一阵发麻!愣怔了一下,但还是一把抓起猎枪,闪电般抬起,瞄准,然后扣动了扳机!

“砰!”的一声枪声响起,伴随着枪声传来火狐“嗷嗷”的一声叫。宋老三心里说这下打了个正着,可定睛一看,哪里来的火狐狸,早就不见了踪影!

真是邪了门了!明明瞄得死死的,明明射出了子弹,可那兽物竟跑了!宋老三几步赶到那兽物站立处,一察看,可不是,子弹在那兽物旁边的树上,钻出了一个**!

这可是他第一次失手,以往都是弹无虚发的!宋老三额头上不由渗出了一层冷汗!他有些狐疑又有些懊丧地转身欲走,不想远处又传来“嗷嗷”的叫声,纵目一望,那兽物在离他几十丈远的一个山头站着,正望着他哩!宋老三气恼之下,忘记了害怕,恶狠狠地骂了声:“畜生讨死!”抄起猎枪又朝它追去。见他追了过来,那兽物竟一下直起身子,朝他舞动着前肢,仿佛在戏弄他:你来追呀!你来追呀!宋老三又是一愣后,大怒,奋力朝它追了过去。

那兽物一转身又不见了。来到那兽物站着的地方,却见它又在更远处望着他!宋老三一时性起,又朝它追了过去。就这样,他追一程,火狐狸跑一程,始终不远不近、若即若离。追了两三程,宋老三一看,离真武庙只有五六里路程了!于是停住脚步,朝那兽物远去的方向,狠狠地啐了一口,骂骂咧咧地回了家……

这天一早,宋老三起床,先是在祖宗牌位前烧了三炷香,然后把猎枪擦得铮亮。

他又要去猎那只火狐狸。

自从那次后,他几次在梦中见到了它,他忘不了那兽物朝他“笑”时的样子,更想着一百块大洋堆在一起时该是多么的耀人眼目。他一直想象着,三妹戴着他为她买来的金手镯时,那娇羞多情的神态。于是不顾三妹的多次劝阻,执意要去猎那兽物。

吃过早饭,宋老三吩咐三妹为他备好两个粗粉糢糢、几块煮熟的野兔肉和一皮囊水,然后拿起猎枪就要出门。

“爷,爷,我也要去!”儿子玉龙不知这哪儿钻出来,一把抱住了他。

儿子玉龙长到九岁了,半长个子微黑皮肤,虎头虎脑,简直是宋老三的翻版。宋老三夫妇对他甚是钟爱,省吃俭用,早早将他送到城里魏秀才的学馆里发蒙读书,一心期望着他将来有些出息,好出人头地。这小玉龙头脑机灵,但心思却并不在那些“子曰诗云”上,偏好舞枪弄棒,每天一出学堂,就邀上一伙孩子满城疯玩,摔跤、斗鸡、玩弹弓无所不精,也为此闯下不少小小的祸事,如将哪个财主家的小少爷摔了个鼻青脸肿啦、打碎了街坊邻居的窗户、陶器啦,经常被人家告上门来。然而宋老三夫妇宁肯向人家赔礼道歉,认下损失,也舍不得重言呵斥,更舍不得动手管教。因此,玉龙从小就胆大,并有些任性。

有一年,宋家来了一个云游化缘的老和尚。老和尚善于占卜测人前程,宋老三夫妇在热情接待后,请求他为玉龙占卜一卦,看看将来怎样?老和尚便为玉龙卜了一卦,又端详了他一番,对宋老三道:“小施主眉目含威,面相不凡,将来应是领兵打仗的将才之命。只是……”宋老三大喜,连忙追问只是什么?老和尚道:“虽说一切皆有定数,一切皆有因果;然世上万事万物,祸福相依,相生相克,机缘巧合下相互转换也未可知,一切全看小施主今后的造化了!……”接着念出四句偈语来:“命里因果莫强求,八字生来喜亦忧。点将封侯寻常事,若非碰上石打头”。宋老三如何懂得那偈语,再问,老和尚便竖掌念了句:“天机不可泄露……阿弥陀佛!”言毕转身就走。宋老三急忙塞给他两块大洋,但老和尚坚辞不受,只收下一碗米就走了。宋老三夫妇自然参不透那偈语,但里面“点将封侯寻常事”一句却懂得,这不是说玉龙将来要“点将封侯”吗?!于是双双心下大喜,仿佛已见到玉龙“点将封侯”的大富大贵一般,自此对儿子更是宠爱,对他寄托着大大的期望。不过有时,夫妇俩也猜度着,“八字生来喜亦忧”是啥意思?既有“喜”又何来“忧”?还有那句“若非碰上石打头”,难道是说玉龙将来在领兵打仗时,会被石头碰伤、砸伤?当然这倒可能,哪个带兵打仗的,身上没有个疤疤痕痕的?……

这会儿,宋老三怜爱地摸摸儿子的脑袋瓜子,说:“小孩子要念书,打猎你枪都扛不动哩!龙儿,快到学馆去,迟了先生要打板子哩!”

“不嘛,不嘛,我就要去!”玉龙吵闹着不松手。

宋老三就哄道:“好龙儿,长大了我就带你去……听话,跟先生好好念书,爷打得猎物,为你买好玩的东西!”

玉龙这才极不情愿地松开手,背上书包,嘟着嘴上学馆去了。

宋老三就扛上猎枪和食物,出城进了山。

他选择上次的路径上山,到原地方去碰那兽物。狐狸有灵性,火狐狸尤其是,这畜生见在那地方碰上了人,心想人分析它一定不会再出现在那儿,就不会在那儿寻它;而他偏偏再去,说不定又能碰个正着。

宋老三翻山越岭、穿林过涧,走了约十几里路程,离上次那地方已不远了。一路上,他不断看见有野猪、野兔、野鸡出没,但没放一枪,怕惊动了那只火狐狸——这次,他是专冲着它来的。他一路走一路睃巡,寻寻觅觅地来到一片遮天蔽日、藤蔓缠绕的古树林里。

古树林里光线暗淡,凉风阵阵,有些阴森恐怖。但宋老三不怕,他见惯了野物在他枪口下毙命的血腥与残酷,再说有猎枪在手哩!正寻思着,头顶一棵古树上突然腾起一只乌鸦,“呱呱!”地怪叫几声向远处飞去!宋老三叫了声“晦气!”朝乌鸦飞去的方向啐了一口,又低头搜寻起来。就在这时,他前方不远处传来“嗷嗷”的两声叫,他抬头一望,那只如一团火焰般的狐狸就在十来丈开外,像上次那样盯着他!它果然又来了!

宋老三身子一紧,但随即镇定下来,装作对它毫无兴趣的样子,眼睛望着别处,慢悠悠地向它靠近——他要趁它不备,再一枪将它毙命!他一边悄悄地移动,一边拿眼睛的余光去睃那兽物,发现它并没有离开。一丈……两丈……三丈……它仍一动不动!宋老三大喜,在心里说:你再狡猾,么狡猾得过人哩,今天叫你有来无回!就在离它四五丈远处,宋老三立定,迅速转过身来,抬枪,瞄准,可就在他扣动扳机的那一眨眼间,视线中那兽物却不见了!

宋老三又吃了一惊!四处张望,令人更加惊奇的事出现了:那兽物并没有跑远,而是在离他几丈开外的远近,正围着他飞快地绕着圈子!他几次举枪瞄准,可它跑得射箭一般快,怎么也瞄不住!

宋老三就停下手,看那兽物围着他转圈。只见它越跑越快,前面的身影还未消失,后面又接上来了,这样看去像是烧了一个大火圈,将他紧紧地圈在里面!

突然之间,宋老三感到害怕起来!他猛地记起老辈猎人讲过,邪性强的狐狸若碰上单个的行人,会围着人飞快地打转,等到把人转昏,便扑上来一口咬断人的脖子,先吸干人的血,然后再掏心挖肺——人转圈几下就会昏倒的!若是碰上身强力壮、孔武有力的人,几下难以制服,这兽物就绕着人拼命地转圈,一边转一边运用邪气来迷惑人的心智,叫做布“迷魂圈”。被它用“迷魂圈”圈住的人,十有**会命丧它口。一向胆大的宋老三想到这儿,也不由毛骨悚然起来,周身阵阵发凉,额上豆大的冷汗刷刷直下!难道今天着了它的道,要命丧于这兽物吗?!他强自镇定了一下,举起枪,欲鸣枪吓唬吓唬它,别的猎人听见了,也有个呼应——可他的手竟情不自禁地狂抖了起来,猎枪的扳机怎么也扣不动!

就在宋老三闭上双眼,在心里发出一声绝望的哀叹的时候,几声枪响打破了林中的恐怖氛围,也将他从昏昏沉沉中惊醒过来!

但他还未来得及张眼看清是怎么回事,一条布袋突然兜头将他罩下,跟着,他像捆粽子般被人捆了个结结实实!……

  朱清明说:

        

2
  • 88传奇币

  • 588传奇币

  • 1888传奇币

  • 5888传奇币

  • 8888传奇币

  • 18888传奇币

立即打赏

当前剩余0传奇币 充值

  • 1

  • 2

  • 3

  • 4

  • 5

  • 全部

今日剩余可投推荐票0

立即投票

忘记密码?注册新帐号

使用合作网站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