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有了生产队之后,社员们选举队长。有人恶作剧,提议王大狗当队长,大家都一致同意。王大狗又提名张仁当会计(这家伙虽然只给他半碗米饭,可建议他去陈美如家借宿,其功不小),李义任记工员,张学义任保管员,马海涛任饲养员,!这些人家前几年都曾做过喜事、丧事。王大狗在他们家里吃过!所以做人不要看不起流浪汉!朱元璋讨饭为天子,姜太公钓鱼当丞相,这样的事情也是有的!
队长提名,社员们怎好反对?再说都是乡里乡亲,谁当干部都是一样!恨只恨前几年家里没有死人或嫁娶,否则也可能得到任命!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队长这官小得没品,可权力却大得没边。队里的人吃饭、睡觉、生孩子休息,都得队长说了算。队长,是实实在在的土皇帝。
王大狗当上队长后,只要听说哪户人家有喜事或丧事依然前去蹭饭!他是队长,他能光顾不叫蹭饭,叫把光!他的称呼再也不是王大狗:大人叫他王队长,小孩子叫他狗爹、狗叔。
王大狗吃白食出身,他哪里知道何时播种何时收割呀!不过五人领导班子成立后,王大狗经常召集大家开会。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何况五个人!开会前王大狗总是询问大家明天干什么?领导们畅所欲言,基本上观点一致。王大狗最后总结:“你们说得不错,我也是这么想的。”
经过开会讨论,社员干活釆取记工分的形式,每天最高十分工,最低一分。五位领导人全年满勤,每天都是十分工。男社员干重活,一般都是七、八分;妇女干轻活,一天四、五分;小孩子假期或星期天参加劳动,也可以记一、两分。
有一点还是人性化的,就是无论有没有工分,有户口就有口粮,人均每天六两。其余的粮食除了上交国家之外,一律与工分挂钩。工分多的多分,少的少分。如果有副业收入,跟粮食一样按工分多少进行分配。
王大狗当年三十多岁,人模狗样的,又矮又胖,因为蹭饭时吃得不丑,一身横肉像个立着的石碾。平日里横披着上衣,黑肚皮精晃晃地亮着;浑身散发着恶臭,老远就能闻着。裤管儿一边挽得高一边挽得低,走起路来一步三摇,整个儿就是一个痞子,跟要饭时完全两样。要饭时王大狗还有点羞涩,叫他坐哪里就坐哪里,叫他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从来不敢跟人发脾气。当上队长之后,王大狗嗓门一下子粗了,就象工地上的项目经理一样。
那时刚流行广播,家家门口都挂个喇叭,王大狗门口挂的是高音喇叭,一大早,他就接通广播,然后通知社员上工。如果上工的人动作慢了点,他就骂人家八代祖宗。树的皮人的脸,被骂的人低着头不敢喘气;没被骂的人如蒙大赦暗自庆幸。
也有硬碰硬不信邪的,甩开嗓子与王大狗对骂。村民杨大山有次骂他:“县官不过七品,我看你有十六品,架子比皇帝还大!”杨大山以为数字越大官职越大,十六品肯定比七品大。王大狗理直气壮地说:“我就是十六品,你今天迟到扣三分工!”
好汉不吃眼前亏,反正斗不赢,不少人也就学乖了,挨了骂赔上个笑脸,也就过去了;更多的人则是曲意巴结。会计张仁就是这样的人,以前王大狗讨饭,他连剩菜都不肯给他;现在王大狗当上队长,又提名他当了会记,于是王大狗说长,张仁说不短;王大狗说方,张仁说不圆;王大狗说公鸡能下蛋,张仁就说亲眼见。张仁深得王大狗信任,他不叫王大狗队长,人前人后总是叫他“头儿”。
有这么一个笑话:王大狗有天与张仁到田间视察,王大狗惊呼:“蛇!蛇!”张仁道:“听见草响的!听见草响的!”王大狗:“原来是死的。”张仁道:“闻见臭味的,闻见臭味的。”王大狗:“不是蛇,是根草绳。”张仁道:“我也这么想,这儿怎么会有蛇呢?”
张仁喜欢拍马屁,可是保管员张学义对工作却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粮食进库、出库他都要过磅记账,稍有损耗他也记在账本旁边,分粮时跟大家讲明。大家都能理解,对他深信不疑。张学义自家分粮也跟其他人家一样,该多少就多少,一点都不会多分。
王大狗当上村长之后,又提名前村长的女儿宋海燕当妇女主任。
妇女主任的工作主要就是抓计划生育。宋海燕结婚多年没有生育,她对孕妇、产妇十分妒忌,对于超生现象更是特别痛恨!听说谁家生了孩子,她立即动员人家放环。如果怀了二胎,她马上要求人家流产引产!有人逃到外地生育,宋海燕只要听说必定将其找回,流产打胎毫不留情!万一在外面生了,孩子自然不能够弄死,不过一定要将人家罚得倾家荡产才罢!老父亲有时劝她适可而止,她仍然我行我素不肯罢休!
宋海燕除了抓计划生育,也兼任村里的广播员。有次播音后麦克风没关,她和王大狗调情的话都传到广播里了!除了她和王大狗不知道以外,全村的人几乎都知道!
村民杨大山是个赌棍,他家里除了三间瓦房,连一件象样的家具都没有!他儿媳一连生了三个女孩,可他还想要个孙子!这年儿媳又怀孕了,宋海燕动员她去引产、结扎,杨大山一家充耳不闻!月份大了,儿媳在房里待产,杨大山象个门神似的在门口坐着!他家没有钱去医院,也不敢去医院,儿媳生产都是他老婆接生,他不信宋海燕能将他儿媳怎样!
宋海燕虽然泼辣,可她毕竟是个女流,她将情况向王大狗作了汇报。王大狗一听这还了得?如果让你生四胎,以后工作还怎么做?他立即叫上所有村干部,加上各个村民小组组长,一行十几人浩浩荡荡地向杨大山家里进发!
到了杨大山门口,只见他环眼圆睁钢牙紧咬,手持一把铁锹理直气壮地说:“要扎扎我!儿媳不能扎!”
儿媳超生扎你有用吗?干部门哄堂大笑!王大狗没有笑,他从邻居家借来一把梯子,身先士卒地爬上屋面揭起瓦来!村长带头,其他干部立即跟上。杨大山勃然大怒,对着王大狗的屁股便是一锹!
王大狗退休以后,在如皋买了房子,他不会上网,电视又看不懂。这天他看见对门一对小夫妻进去,忍不住想和他们拉拉家常。
王大狗摁响了门铃。
“谁呀?”
屋里传出一个女人倦怠的声音。王大狗答道:“我是你邻居,有话跟你说。”屋内的脚步声由远而近,王大狗感觉对方正透过猫眼审视自己;不过他觉得邻里之间串门很正常,所以十分坦然地接受审视。
一分钟后,“吱”的一声,女青年小心翼翼地打开一道门缝,探出头上下打量一下王大狗,满腹狐疑地问:“你有事吗?”
很显然,女主人没有邀请王大狗进屋的意思,王大狗不管这些,他一把推开屋门,一边进来一边大大咧咧地说:“我住在你们对门,叫王大狗,以前是桃园乡一大队主任。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我们以后互相帮助互相照顾。”
男青年新婚燕尔,这几天只想与妻子缠绵。看见王大狗不由火冒三丈!他指着房门对王大狗说了一个字:“滚!”
王大狗莫名其妙,悻悻然走出房间。男青年“呯”的一声将门关上!王大狗后脚尚未出门,结果被铁门蹭了一大块皮!
王大狗在家里呆了几天,再也不敢到人家串门;可他闷在家里又实在难受。这天他将房门锁上,独自坐公交来到杨庄。
说来也巧,这天杨大山老婆去世后出殡,亲朋好友都来吊唁。王大狗老远闻到肉香,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坐到人家饭桌上就吃!
杨大山这次没有骂他,还帮他倒了两杯白酒!他以前骂他只是因为特别生气,倒不是真的在乎吃喝。自从承包田被征用之后,儿子孙子孙女们都到外面打工,家里只剩下他和老伴。现在老伴又去世了,以后家里就他一个人了!
杨大山土地房屋被征用后,吴刚不仅给他一套置换房,还给他一个车库。他家里没钱买车,车库一直空着。他从楼上搬下来一张小床两条被子,让王大狗将就住两个晚上!两位老人斗了一世,最终相逢一笑泯恩仇!
去年九月,王大狗病倒了,临终前他一再嘱托杨大山,一定要将自己土葬,千万不要弄去火化,不然他死都不会瞑目。杨大山听了这话后觉得很为难,因为政府明文规定,所有死者都必须进行火化,以骨灰的形式留存。其本意在于绿化环境。
王大狗看他为难,于是交给他一本存折,上面还有十万多块钱!王大狗说:“只要你把事情办成了,这些钱都是你的。”
杨大山见钱眼开,立马向王大狗保证道:“大哥你放心,我一定会让你入土为安的。”
听到杨大山的肯定答复后,王大狗松了一口气,然后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杨大山得了人家十万多块钱,自然不好再将王大狗火化,他思来想去后,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如果能找来一具尸体代替王大狗火化,王大狗就可以悄悄土葬了。
于是他找到一个名叫钱勇军的人,让他帮忙找一具尸体代替王大狗火葬。钱勇军十分犹豫,杨大山接着说到:“只要你把事情办成了,钱不是问题。”
提到钱的事情,钱勇军顿时来了兴趣,一番讨价还价后,终于达成了约定:杨大山给他两万块钱,他帮忙找一具尸体。
钱勇军脑子里灵光一闪,这时他想到了一个人。
这个人名叫杨桂宝,集体时当过生产队保管员,因为不会种田,包产到户后他把田送给人家种,自己每天在村里收酒瓶。他跑到哪里,哪里就会想起《酒干倘卖无》的歌声。
钱勇军拿定主意后,就跑去商店买了两瓶威力神,打算将杨桂宝灌醉后带走。
这天下午,钱勇军循着歌声找到正在到处收空酒瓶子的杨桂宝。
钱勇军说他认识假酒厂老板,为了做假酒,空瓶回收价比废品收购站高,茅台酒空瓶能卖一千元!他叫杨桂宝以后将空酒瓶卖给他,所以请他到家里喝酒。
杨桂宝信以为真,他毫不犹豫地将两瓶威力神全都喝下去了,这一喝就直接喝醉了,而钱勇军喝的是水。
杨桂宝喝得人事不醒了。钱勇军帮他带上口罩、头套,随后将他送到杨大山家里。杨大山以为真的是死尸,当时就给了他两万块钱。
第二天一早,杨大山通知王小毛来瞻仰王大狗的遗容。王小毛又看不见,他假惺惺地哭了两声之后,便委托杨大山帮他“父亲”去火化,最后还给了杨大山两千块钱。王小毛一走,杨大山立即就把杨桂宝的“尸体”送到火葬场。
这里去火葬场的同时,王大狗真正的尸身却被杨大山的儿子杨继良拉到预定的地方土葬,没有堆坟墓也没有立墓碑。后来警方询问杨继良把王大狗的尸身埋在哪里了,杨继良说他忘了,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却说杨桂宝被送到火葬场后,突然酒醒了。他问怎么回事,杨大山说他昨天晚上喝酒醉死了,他做好事送他来火化。杨桂宝吓坏了,他爬起来就往家里跑。送葬的人莫名其妙:虽然死尸复活的事时有发生,可是王大狗怎么变成杨桂宝了?杨大山这时才明白,钱勇军送来的原来是活人。不过王大狗已经土葬,杨桂宝烧不烧随他。
杨桂宝差点被当成死人火化,他以后再也不敢跟人喝酒了,看见钱勇军就跟老鼠看见猫似的。
王大狗去世以后,张四江被选举为村长。
张四江只有小学文化,大字也不识几个,不过会开拖拉机、卡车,也认得钞票。
早在集体的时候,张四江便是拖拉机驾驶员,除了农忙时耕田之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干私活挣钱。农村人买砖瓦卖猪羊免不了请他帮忙,除了招待他好吃好喝之外,辛苦费也是少不了的。而生产队记他全勤工分,油钱也到他的父亲张仁那里报销。
张四江除了帮人耕田,全村的水电费也是他收!如果要多少给多少,他一般不会收错;如果要六十五元,你给他一百的话,他肯定找你四十五元!他的算法是:个位减个位等于五,十位减十位等于四!依此类推,七十三、八十四,如果你给他一百,他必定找给你三十七、二十六!除了个别脑筋不转弯的人,大家都说他算得不错!
这样做不是要亏死吗?其实张四江一点都不亏!
我妈爱收集各种收据,有次我闲得无聊,便把电费收据拿过来看,发现第一个月从505到535度,30度电,这不错;第二个月从525到555度,也是30度,好像也不错,可第二个月应该从535度开始算啊!怎么又从525度开始记呢?第三个月从545到578度,看电表也是578度,尾数(总电量)一致,不过他把前面已结的电量又加到收据里了!我想找他理论,我妈说没有外人时提醒他一下,只要他以后不多收我家的电费就算了,管别人家干嘛?我想每月不过多收三、五块,到底没有找他......谁没事干在家看老收据啊?
却说张四江当上村长以后,免不了开会作报告,文书帮他写好讲话稿,开会前他总要练习一遍。遇到容易读错的字,文书都帮他换成同音字:如草菅人命写成草介人命,心不在焉写成心不在烟,否则他一定会读成草管人命和心不在马。尽管如此,他还是经常念错。有次开村民代表大会,妇女代表名叫单仁卉,他点名时硬叫人家丹人奔,没有人好当面指出他的错误。单仁卉是个聪明女人,明明知道村长叫错了,同样响亮地叫一声“到”!以后大家都叫她丹人奔。她当上妇女主任之后,大家叫她丹主任。
单仁卉四十多岁,丹凤眼,卧蚕眉,在农村算得上是个标致女人。他老公因为偷窃被判刑三年,现在仍在大丰农场服刑,家里只有她和女儿一起生活。
单仁卉本是安徽人,嫁过来后一直在纺织厂里打工,张四江对她并不了解。看她模样周正,第一次开会便提名她为妇女主任(原主任退休)。其他干部和村民代表齐声附和,单仁卉更是求之不得。织布厂里又苦又累,白班、夜班轮留转,工资也不过三千左右。妇女主任工作轻松,迟到早退都不要紧,单仁卉对张四江感激涕零!
过去村干部必须督促小队长收费,当农民土地被租用、征用后,收费直接从补偿款中扣除,杨庄村的干部几乎都成了闲人,当然不干活也有工资。
村民们都搬进了江边小区,我们再也不需要半夜起床捉老鼠,再也不用担心蜈蚣会爬到床上,但我们仍旧怀念小时候在门口菜园捉菜青虫,玩泥巴的日子。现在家门前变得车水马龙,却怎么也听不出哪辆是谁家的车,偶然在楼道里闻见人家饭菜的香气,也没办法厚着脸皮去蹭吃了。
不久化工厂来了,橡胶厂来了,缫丝厂也来了。厂房依河而建,污水全部排进龙游河,又从河里抽进长江。大烟囱里的浓烟直冲蓝天,如果有风的话则随风飘荡,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橡胶、塑料、死蚕蛹的味道。有人向环保部门举报,环保局领导立即赶到。一位副局长分别找厂领导谈话,对于工厂污染环境作出两条处理意见:一是接受罚款每年罚两万;二是关门停止生产!厂领导们纷纷表示接受罚款。橡胶厂厂长财大气粗,一下子交了十万罚款。副局长表示五年之内不会再找他。后来又有人向环保局举报,环保局表示已经罚过款了!对于村民来说,你罚款对我有什么用呢?你罚了他的款,我还是被污染啊!
这让我想起一则笑话:一位财主经过一所学校时,控制不住在教室门口大便。教书先生大怒,将财主扭送到县老爷那里。县老爷问财主愿打愿罚:愿打的话三十大板,愿罚的话五钱银子。财主说愿罚,一边说一边掏出一两银子。县官见钱眼开,根本就不想找钱。他让财主第二天再到学校门口大便一次,这一次也就不罚了!至于教书先生和学生是否高兴,县老爷一点都不关心,他关心的只是罚款。环保局跟他的想法一样。
张四江因为长年开车,腰板挺直精神矍铄,看起来十分健壮。他老婆年近五十,长得象容嬤嬷似的,他对她从来不曾有过兴趣。小时候家里穷,没办法才娶的。村长与妇女主任同一个办公室工作,两个人办公之余眉来眼去,你有情我有意,不久便有了那层关系!他们一个老婆象容嬷嬷,一个老公在服刑,两人之间发生点故事也正常。
却说单仁卉有个女儿名叫吴亭亭,今年虚龄十五岁,上初中三年级。由于发育早,看起来就象十六、七岁。初夏,她那薄薄的衣衫下,逐渐有了一个曲线玲珑的身段。
张主任常去单主任家交流工作,吴亭亭放学回家难免碰到。张四江是个诲人不倦的人,听说吴亭亭成绩特差,于是主动为她辅导数学!他说一百减六十五等于四十五,一百减七十三等于三十七......吴亭亭听得十分认真,心里对张四江充满崇拜。
张主任不仅辅导吴亭亭数学,有空时还跟她讲古典文学!早在上小学时,学校开展评水浒批宋江活动,张主任便看过《水浒传》!他说梁山上有个好汉名叫季达(李逵),手使两把大爷(斧),打得官兵抱头鼠窜!亭亭问他大爷是什么兵器?张四江说大爷就是老兵,季达力大,以人为兵器。他从水浒又讲到三国去了!其实以人为兵器的是典韦而不是季达!亭亭没看过《三国》、《水浒》,以为他讲的都是真的!少女情窦初开,很容易由崇拜转变成爱慕。
感情的事谁也说不清楚!张四江学识渊博,吴亭亭天真烂漫,两位年龄相差三十多岁的人真的相爱了!张四江十七岁结婚,今年四十七,老婆长得丑,而且没文化。他一直觉得自己才高八斗,娶个文盲实在委屈。两个人稀里糊涂过了三十年,孩子都没有一个!想不到现在年近五十竟然遇上了真爱!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能与相爱的人共度余生,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呢?张四江老当益壮精神焕发,有一天单仁卉不在家里,他将吴亭亭抱到床上;吴亭亭也很喜欢张主任,并没有表示反对。
民不告官不究,这事本来也没人知道,想不到张四江走火入魔,回家后吵着要跟容嬷嬷离婚!他要光明正大地娶亭亭为妻!爱江山更爱美人,他说为了亭亭,当不成主任也罢!他会开卡车,做生意同样挣钱!为了爱情,张四江也是拼了!
容嬷嬷自然不肯离婚。她是个文盲,以为离婚后要回娘家。她父母兄嫂都已去世,娘家只有个光棍侄子。她侄子说谁帮他找个老婆可以,姑姑回来绝对不能接受!因此容嬷嬷不管老公如何打骂,无论如何也不肯离婚!
这时吴亭亭已经怀孕,学也不去上了,在家里坐等张主任离婚娶她。张四江打骂升级,有次竟然将铲刀砸在老婆头上,容嬷嬷血流满面昏死过去!
容嬷嬷醒来之后,在邻居们的鼓励之下,勇敢地走进派出所报案!所长听说婚外恋导致家庭矛盾,开始爱理不理!他无意中调出吴亭亭的档案一看,发现她竟然未满十四周岁!
乖乖隆的冬!这可不是什么婚外恋家庭暴力,这是刑事犯罪!所长一跃而起,带上警棍、手铐直奔张四江家而去!张四江不在家里,他正在吴亭亭家里和她甜言蜜语海誓山盟呢!
张四江被抓之后,不断声明他跟吴亭亭是出于真爱!导致吴亭亭未婚先孕至多属于作风问题,撤职免职他都能接受!可是他跟吴亭亭同居时对方未满十四周岁,法院最终判处他有期徒刑六年!
张四江被抓之后,吴亭亭伤心欲绝,因为她是真正喜欢老张,而且怀上了他的孩子。单仁卉劝她将孩子打掉,她却无论如何都不答应!她说她要生下老张的孩子,而且还要等他回来结婚!张四江经常跟她讲古典文学,烈女不从二夫的思想对她影响很大。孩子处于叛逆期,单仁卉只好随她。
第二年吴亭亭生了个儿子,取名张亮亮。张四江出狱后,真的与吴亭亭结婚,单仁卉这时已经调到乡里去了,一家人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